首頁>歷史>

蘇軾是宋朝最有名的才子,詩詞作為他的業餘愛好,給他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從國內到國外,從平民到太后,和他一樣擁有海量粉絲的柳永,空有才子之名,參加科舉考試屢次名落孫山。那麼蘇軾的科舉考試成績到底怎麼樣呢?

關於蘇軾那年參加科舉考試有這樣一種說法:歐陽修當時擔任主考官,閱卷時發現,一份試卷行文風格和自己非常相似,才氣縱橫,他覺得應該是自己的學生,為了避嫌,就忍痛割愛,放在了第二名。

就這樣,蘇軾與狀元的榮耀失之交臂。這個說法其實不夠準確,因為蘇軾的省試成績是第二名,殿試綜合成績並不高,是乙科第六名。

蘇轍在其《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中說:“嘉佑二年,歐陽文忠公考試禮部進士,疾時文之詭異,思有以救之。梅聖俞時與其事,得公《論刑賞》,以示文忠。文中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下士也,乃置公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

下面就通過蘇軾的科考經歷和成績,來了解一下宋代科舉考試的過程、內容和相關制度。看一看這樣的考試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夠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其一,進士考試的流程和內容

宋太祖開寶六年,殿試開始由皇帝親自主持。從此,參加了殿試的考生們就成了天子門生。完整的科舉制度程式是從宋英宗治平二年制定,分為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大體上每三年舉行一次。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

蘇軾在參加省試的時候,題目是:“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就是那篇著名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出自《尚書》。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討論刑事案件中的疑罪從輕觀點。 歐陽修對這篇文章非常讚賞,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

科舉考試主要分為進士和明經,進士考試的內容是詩賦文章,明經則是給出教材,考試內容主要是填空。明經因為難度比較低,含金量就差一點。,故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唐朝詩人元稹因為家境貧寒,先考明經科,後來不得不重新應考進士。

進士考試內容主要分為詩賦,經義,論,策。經義考題是從儒家典籍中摘出一句話,考生需要就此闡述其中所包含的道理。考生可以自由發揮,自主創新。省試的題目則是要求考生就經史記載中的人物或者典故進行評論。

《宋史·選舉志一》:“凡進士,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其二,進士考試的防作弊程式:鎖院、糊名和謄寫。

鎖院制度從宋太宗時開始,就是規定考官從接受任務的時候就要住在貢院裡,一直到放榜結束,都不能與外人接觸,預防考官接受請託,從而影響錄取的公正性。

糊名又叫封彌,就是卷子上考生姓名、年齡、籍貫、三代等資訊會被糊上,用字號來代替。

糊名制度最早開始於武則天即位的那一年,但是沒有被廣泛應用。宋太宗淳化三年的殿試開始採用。

宋史記載:將作監莆田陳靖上書,請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許之。

省試的糊名制度開始於真宗1008年,禮部侍郎周起,患難貢舉不公,請求把糊名制度應用於省試。採用以後,宋真宗高興的說:“今歲舉人頗以糊名為懼,然有藝者皆喜於盡公。”就是說沒本事的考生就挺害怕的,有才華的考生反而都覺得高興,認為這樣很公平。

謄寫這一制度始於宋真宗。考生的試卷、封彌、字號都要在宦官和謄錄官員的監督下,由專門負責的書吏謄寫副本,與試卷對比無誤後,將副本交給考官,這樣就可以避免考官從字跡上認出考生,從而舞弊給打高分。

所以歐陽修只能從文章風格上猜測,蘇軾這張經過謄寫,又糊名的卷子,可能是自己的弟子的考卷。

除了鎖院、糊名和謄寫這三項制度,還有其他預防作弊的措施。

迴避制度,也叫別頭試,就是說考生和考官如果有親戚關係,那考官就要回避,由其他考官代替。

排座制度,考試以前,會張榜公佈考生的座位,考試的時候不允許移動或者調換。

禁止攜帶書本、講義,以及找人代筆。這項制度也是從宋代開始,為此專門設立監門官和巡鋪官,在考生進入考場的時候,檢查一遍,考試開始以後,還會來回巡查,一旦發現考生有作弊行為,立刻嚴加處罰。

就算是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宋代的科舉考試製度確實做到了公平公正。

其三、科舉考試的類別

蘇軾在他為母親守孝結束後,又參加了制科考試。

宋朝的進士考試分為常規性考試和恩科,恩科就是皇帝覺得人才難得,特別賜予某些人進士出身,常規性考試製度基本延續唐朝的做法,分為常科和制科。

制科考試在唐代做為進士考試的補充,並不受到重視。到了宋朝,逐漸形成了經常考試的科目。含金量也大大增加。比如,仁宗時設的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識洞韜略運籌帷幄,軍謀巨集遠材任邊寄等科目。

制科考試範圍比較小,應試資格並不嚴格,普通百姓、在職官員、已經考中進士的考生,都可以參加。但是需要有兩個推薦人的舉薦,蘇軾當時的推薦人是翰林學士歐陽修,和龍圖閣直學士楊畋。

歐陽修在嘉祐五年《舉蘇軾應制科狀》中說:“臣伏見新授河南府福昌縣主簿蘇軾,學問通博,資識明敏,文采爛然,論議蜂出。其行業修飭,名聲甚遠。臣今保舉,堪應材識兼茂明於體用科。

宋代的制科考試難度非常大,通過率也低。三百多年,參加的四百多人,二十二次考試,一共有四十人通過。

蘇軾的制科考試成績在當時轟動一時,他的成績是第三等。被時人稱為百年第一。制科考試分為五等,不過一二等從來都是空缺,三等就是第一了。

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軾始具草,文義粲然。復對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軾而已。

制科可以看成是今天的研究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綜合體,既有著相當的難度,又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確實為朝廷選拔出了非常優秀的人才,蘇軾就是其中的翹楚。

其四、科舉考試的成績和授予的官職之間的聯絡

那麼為什麼蘇軾已經考中了進士,還要參加更難的制科考試呢?是他自負才華,不滿意自己的成績,想進一步證明自己嗎?

可能這是原因之一,但是並不是全部。這就關係到科舉考試以後,考生們會得到怎樣的官職。

這種考試,可以理解為國家中央直屬機關某部門公務員招聘的特殊考試。只要通過了,馬上就能得到相應的職務,不像唐朝,進士及第後還有兩年吏部的稽核階段。

蘇軾制科第三等相當於進士的第一名,應該擔任大理評事、籤書兩使幕職官。大理評事大理評事是官名,負責刑事案件的審理,正八品。

制科第五名和進士的第四、五名一樣,授予試銜知縣,所謂試銜,就是代理的意思,並不是擔任知縣實際職務。蘇軾進士考試的名次是第六名,按規矩是要外放的,他當時被授予的是福昌主簿,主簿是知縣的下屬,一般負責錢糧、司法等雜事,品級是從八品或者正九品。

蘇軾應該是對自己的進士考試成績不滿意,參加制科考試是為了仕途的起點更高一些。

自今制科入第三等,與進士第一,除大理評事、籤書兩使幕職官;代還,升通判;再任滿,試館職。制科入第四等,與進士第二、第三,除兩使幕職官;代還,改次等京官。制科入第五等,與進士第四、第五,除試銜知縣;代還,遷兩使職官。鎖廳人視此。若夫高才異行,施於有政而功狀較然者,當以異恩擢焉。”

不管是進士還是制科考試,最後經過皇帝這位政府一把手的最後一道關,定了名次,然後按照名次授予官銜,可以說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了。

其五、科舉考試內容與實際的聯絡

宋太宗時,制科考試內容分為詩賦、論、頌、策、制誥。除了詩賦之外,其餘都是偏重於實用型的文章。

宋代的制科考試和實際人事需求聯絡得比較緊密。

比如,需要有軍事才能的人才,那就開一科軍謀巨集遠材任邊寄考試,或者識洞韜略運籌帷幄考試,至於考試內容,當然就和軍事謀略相關。

再比如,需要人品端正能言善辯的御史臺諫官,那就開一科賢良方正能言極諫考試,考試內容當然得和朝廷規章制度有關。

蘇軾的制科考試題是《教戰守策》,他的文章一共一千一百多字。主要論述了國家要居安思危,以及君主知道軍備的重要性,廢棄軍備導致的惡果,駁斥了軍備無用的論點,並且提出了崇尚武力,時刻備戰,預防外敵入侵等觀點。

蘇軾參加的是賢良方正能言直諫科,後來他在《答李端叔書》裡還以此自嘲。

“軾少年時,讀書作文,專為應舉而已。既及進士第,貪得不已,又舉制策,其實何所有。而其科號為直言極諫,故每紛然誦說古今,考論是非,以應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為實能之。故譊譊至今,坐此得罪幾死。”

他的制科應試文章在當時備受好評,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宋神宗特別喜歡這篇文章,經常在宮中閱讀,有時都因此忘了吃飯。

後世有人說蘇軾在文學藝術方面是不世出的天才,但是如果真的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也許並不會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成就,因為文學成就和政治才能是兩回事。

其實這完全是誤解。蘇軾只不過生不逢時罷了,他的制科考試成績非常優秀,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四年後回到朝廷,判登聞鼓院。

治平二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後,蘇軾回到朝廷,王安石領導的熙寧變法已經開始。蘇軾的師友都和王安石政見不合,遭到打擊,貶斥出京。蘇軾也因為對新法有意見,從來沒有得到過重用,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被貶謫當中。

但是從蘇軾短暫的擔任地方官的作為來看,他確實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同樣,從蘇軾的科舉考試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北宋初年的科舉考試,並不像明清時的八股文,程式僵化,束縛思想,而是確實能夠與實際操作相聯絡,也能夠達到為國取士為國選才的初衷和目的。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完備的考試製度。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解密中國古代493位皇帝------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