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下西洋的大規模船隊有多大呢?
鄭和下西洋,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整條大船後邊跟一些小船就出發了。不是的,鄭和的船隊最少也是幾十條船,最大船有多大呢?
鄭和最大的船叫寶船,現在根據明史記載,這個船長四十四丈零四尺,寬十八丈。按現在的演算法,一丈大約等於十尺,3.3米,按照這個換算,鄭和最大寶船長有145米,寬有60米。中國最新型的萬噸驅逐艦055型長:175米,寬:21米 。也就是說鄭和當時最大的寶船已經有055那麼大了。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是十五世紀。十五世紀這麼大船可以說在任何海域裡都橫著膀晃。其他那些Nautilus,麥哲倫這些人基本還沒出生呢,所以說鄭和是當時世界上Nautilus裡排老大。
那麼帶著這麼大的船出海,這船隊裡幾十條船剩下的比它小點,有的小也小不多,這麼多船都是幹嘛的呢?有的專門拉貨的船,有的專門運糧食的船,有的專門運水的船,還有專門運人的船,也就是說這個船隊規模最大的時候有兩萬七千八百人。按照現在編制來算的話得有兩個師的陸戰隊。
所以說,當時鄭和這個船隊出海說是搞貿易,看著都不像,更多是像這個地方不服我,我派個船隊出去打他,就跟出去要找茬打仗似的。所以那個時候鄭和這個船隊一個重要目的是什麼呢?
揚中國威,揚大明皇朝的國威,讓那些海外小國看看咱們中華上國有多威風。話說凡是國力強大的國家往往都會對周邊國家指指點點,往往會容易充當區域的警察。就像現在世界上美國最強大,那麼哪有事美國就好管,這個管說起來好聽點是盡到大國的責任,說不好聽的就是搶奪國際話語權。
當時大明王朝這麼鼎盛對周邊國家難免也會指指點點,區域性地區內得說了算才行。所以說鄭和這個船隊出海在一定程度上揚中國威之餘還有一些充當世界警察的意思在裡頭。
鄭和有一次下西洋到了現在的斯里蘭卡,當時叫做錫蘭山國,當時的國王見這麼大的船隊,油水多啊,就搶先下手,進攻了鄭和的船隊。然而鄭和的船隊兵力堪比一個小等國家的總和啊,沒幾下就打敗了錫蘭山國,佔領國都,把錫蘭山國國王抓住殺了,殺了之後,大明皇朝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不能粗暴的干涉他國內政,就將這個國家的王公貴族帶回明朝國內,搞了一個全民公投,誰是賢德之人就讓誰當國王。
在自己國家內搞了一次別的國家的全民公投,就這樣表現出了大明王朝的國威有多威風。另一方面這麼一個艦隊出去顯示出了大明皇朝國力的鼎盛。
然而這麼大的艦隊出海,即使是當時明成祖時期強盛的國力也是很艱難的,總是這麼幹是不行的,所以到後來鄭和的艦隊出海多了一個任務,就是進行國際貿易。當時的明朝經濟總量是世界最大的,GDP最高的國家,物產也豐富,載著滿滿的貨物沿著亞非大陸的海岸線進行貿易。然而跟龐大的航海費用相比,做貿易掙的那倆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也就是說大明皇朝的鄭和下西洋次次虧本是肯定的,但是它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比如帶來了好多我們也沒有的產品,比如胡椒、辣椒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