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位於陝西蒲城縣的唐惠陵,不但出土了羯鼓,跪拜俑,這樣蘊含豐富歷史資訊的文物,還有一個奇觀,就連考古工作者都被他震驚了,那就是李憲墓中滿墓牆高大多彩的壁畫。

唐代的其他墓葬中,雖然也有壁畫出現,但其儲存狀況都不如李憲墓從墓道入口一直延伸到墓室。高大威猛的神獸,肅穆莊嚴的女官,婀娜多姿的仕女,井然有序的排列在牆壁上,人物畫像栩栩如生。

雖然已經過去了1000多年,色彩已不如當初一般絢麗,但是無不彰顯出大唐氣度,惠陵宛如一座地下的王國。那麼這些充滿靈動的壁畫在講述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從這些壁畫身上我們能追尋到大唐王朝哪些生活的氣息呢?

壁畫上的動物和建築風格

讓皇帝墓葬中的壁畫,每一幅都是非常珍貴的一級文物,而且發掘的唐代墓葬像這樣大型的裝飾滿了墓葬壁畫的高等級的唐墓並不多見,特別是像讓皇帝李憲墓這樣的壁畫人物都和真人一般的大小,這種高規格的壁畫是原來從來沒有見到過的,而且這一組壁畫從讓皇帝的墓道入口處一直延伸到了整個地宮的每一個角落。

讓皇帝的地下王國的組成有四個要素。

第一就是它的斜坡墓道,首先我們進入墓道的時候,墓道的東西兩壁都是用白灰刷成了粉白的顏色,第一組壁畫是兩個身穿白色的衣服,頭戴一個鮮紅的雲頭履的兩個神仙腳踩著祥雲正在從北向南飛過來,在這兩個神仙的前邊有仕女引導,而神仙的後面又有兩個神奇的猛獸。

這兩個猛獸就是左青龍,右白虎,青龍白虎本身這兩幅壁畫也是讓皇帝墓裡頭一個很珍貴的寶物。青龍白虎和朱雀玄武合稱為四神,這四個神獸不僅僅是高大的、力量的、威猛的代表,它是能夠震懾一切的邪惡,同時它也標誌著方位。

所以青龍白虎這個壁畫的內容是在唐代墓葬壁畫中經常出現的,但是李憲墓的這個青龍白虎圖,它和其他的墓葬有所不同,它的全長在六米左右,而且畫的特別好,青龍張著血盆大口很威猛,渾身披著翠藍色的鱗片,白虎身上的斑紋是白色和黃色相間的,這和我們實際上見到的老虎的斑紋是不相同的,我們見到的一般的老虎是黑黃相間,而這隻老虎它是黃白相間,我想應該是為了突出白虎的特點。

繼續往下走,光線變得越來越幽暗,在幽暗中我們可以看到眼前出現了一座高大的城樓,這個城樓仔細觀看發現是半真半假,所謂真就是底下拱形的城門樓是真的可以過人,所謂假,就是在城門的拱形門洞之上有一個城門樓,這個城門樓是一個兩層的建築,二層是一個主體建築,仔細看它是一幅畫而不是真的,但是這幅畫畫的太逼真了,就像真的一樣,所以從遠處進來的時候看它就好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一個城樓,就樹立在我們的眼前。

二層是一個主體,他是一個四面流水的,底下有紅色的朱漆的立柱和鈄支撐的屋頂,立柱之間按理說一般都是有牆壁的,可是這個樓非常特殊,它沒有牆壁,而這個柱子和柱子之間從上到下都是長長的細密的竹簾,就好像是一個亭子,外面有一圈木質的迴廊,在這個細密的竹簾的後面,我們可以遠遠地看到有一個頭戴襆頭,身穿著男主便裝的非常儒雅的書生,可以看到他正在抓著欄杆悄悄地俯下身來往外偷看,這個樓的上面有一隻黃色的小鳥飛向遠方。

這副圖有幾點需要說一下。

首先它的畫工非常的嫻熟而且完全的模擬,所以通過這幅畫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到唐代的城樓建築他是一個什麼樣的模式,因為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唐代的城樓了,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至少我們會有印象,唐代的城樓還是這樣的一種規格,至少這是其中規格之一吧。

第二個這幅畫它的格調非常的明朗。這個人正好站立在讓皇帝地宮的入口之處,也就是陰陽兩界劃分的地方,一個讓別人感覺到很陰森很幽暗的地方,探著頭像外張望。

第三個是這幅畫的小鳥,給這幅畫一下子帶來了生命的活力,因為它沒有牆壁。沒有窗戶,他掛著竹簾,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通透,而且上面還有人,屋頂上還有小鳥,讓人感覺到這幅畫充滿了詩意,而不是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這副畫線條非常流暢,而且沒有一筆是多餘的,就包括那隻小鳥都飽含著深意,也就是這個小鳥給這幅畫帶來了活力,讓它拉近了和我們之間的關係,這幅畫裡頭有一個祕密,這個祕密就是這個頭戴著軟腳襆頭的儒雅的書生,這個人究竟是誰呢?他為什麼會站在這生死兩界的地方偷偷地向外張望呢?文章最後再說。

李憲墓的級別高於太子公主,親王等皇親國戚。但較之真正的皇帝陵寢在規格上仍有差距,但墓葬內的各種構造已經體現出了墓主人的與眾不同,那麼在李憲的地宮裡,還發現了哪些不同尋常的佈置呢?

壁畫上的人物

進入了這個城門洞就進入了讓皇帝的地宮,從這個地宮的入口一直到他的寢宮,中間有七個天井,三個過洞,什麼是天井呢?天井就是一個開口在上面,從上面一直豎著挖下來筆直的下來,挖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接近墓的底部的時候,它會在東西兩壁往兩邊擴張,這樣擴張之後就會在底下形成一個近方形的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很像是我們傳統的中國民居,特別是在南方經常見到的那種天井。穿過天井就是甬道,這個甬道還稱為過洞。

無論是天井還是過洞,兩邊的牆壁上都有著非常精美的圖畫,所以當穿過了這個城門洞之後,就是讓皇帝的第一過洞,也就是進入第一個院落的廊坊,東西兩壁還是粉白色的牆壁,但是光線還是比較幽暗的。

在朦朧中可以看到牆壁上一邊一組人物圖,每一組人物圖是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男子頭戴襆頭,這是唐代男子最普通的服裝,表情是極其的嚴肅,莊嚴肅穆,很認真,雙手在胸前拿著笏板,兩個人相對而立。在他們兩個人的中間看到有一個小門,這個門原來是用木頭做的,而且上了鎖,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這個木門早已經沒有了,所以落在地上變成了小零件,進入了這個壁龕,實際上它是一個近方形的空間,上面是一個尖尖的頂,這樣的壁龕在唐讓皇帝的地宮之中一共有六個。

壁龕是做什麼用的呢?壁龕是專門儲存讓皇帝的財富的地方,所以我們看到的這兩位壁畫人物實際上有兩個責任。

第一個責任就是要好好地看守這些財富,是一個門衛,同時他們還是庫管,他們手裡拿著笏板出入庫都要登記,都要做一個認真的記錄。

雖然時間讓壁龕的門鎖都沒有了,可是這兩個人還是在認真看守著這道門。

穿過了第一過洞之後,眼前豁然一亮,有一道光線從頂上一直照射下來,這就是第一天井,天井的兩邊仍然畫著壁畫,左右都有,內容都是一樣的,每一組是三個人,一共是六個人,六個人全都是女子裝扮,他們穿著非常濃豔的服裝,而且是唐代很流行的女子便裝,就是一個短小的襦衫,襦衫基本上到了腰的部位。下面繫著一個高腰的曳地長裙,基本上都系在胸部以下的位置。

這些女子她們為什麼會在這個地方呢?他們的身份又是什麼呢?他們和讓皇帝有什麼關係呢?我想這些壁畫人物應該是生活和工作在讓皇帝內宮的那些女官的首領,從《唐書》記載我們可以知道皇帝內宮設有六尚局,這六尚局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

六尚宮的管轄範圍

尚宮局主要的管轄範圍就是引導皇帝皇后或者有人來朝見,他們在前面引導。尚儀局就是主管禮儀的管接待。尚服局,顧名思義它是管的皇帝皇后的所有的服裝。尚食局是管飲食,尚寢局那自然是管睡覺了,尚功局管的就是女工和皇上、皇后的珠寶首飾由他們來儲存,這就是六尚局。

所以皇宮裡頭即便是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做,有了這六尚局,所有的事情都有具體的衙門具體的人物去負責,一點兒都不亂,因此立在兩旁的這六位仕女,應該是這六尚局的首腦人物。

接下來的第二過洞,第三過洞還有第二天井壁畫的內容基本上和剛才描述的是一樣的,到了第三天井的時候,兩邊的壁畫內容有所改變,當然還是人物圖,但是這些人物卻不是仕女了,變成了一群瘦小枯乾尖嘴猴腮的男子,這些人沒有長鬍子,從他們的體貌特徵上來分析,他們應該是宦官,也就是讓皇帝內宮裡專門伺候皇帝和皇后的這些宦官的首領,站在兩邊,歡迎自己的主人。

從過洞和天井進入之後,會看到一個很長的甬道,它的頂頭上也就是他的最南端是一個磚券的非常厚的封門。本來通過了墓道,穿過了過洞和天井讓皇帝的重重的院落之後,我們如果進入了這道門就開始走入了皇帝的寢宮了,但是這扇門是被磚封堵上了,經過調查,這扇門實際上已經被先前進入的盜墓人挖開了一個缺口。

經過清理之後,也就只能從這個缺口進入到了這條很長的甬道,進入甬道之後,會感到腳下的長長的斜坡變得和緩了,腳底下也沒有那麼泥濘了,往兩邊的石壁上看,依然粉刷著白灰,站在磚砌的門位置上,向北望去,十幾米處立著一座青石雕刻的石門,這座石門很高大,整個堵塞了甬道,從石門和磚券的封門之間仔細的觀察它的牆壁,發現還有一道木門,這道木門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看不到了,可是呢,從牆上遺留的痕跡來推測,這裡曾經有過一道木門。

所以要進入讓皇帝的地宮,首先必須通過磚質的、木質的和石質的三道封門,這樣我們才能夠進入到中心區域。

墓室裡磚券的門已經被盜墓人挖了一角下來,木門又朽掉了,就只剩石門一扇門高傲的聳立在這個地方,告訴了我們當時石門所在的位置,而且由於它儲存的是比較完整的,所以我們看到石門上雕刻出了許多的非常美麗的圖案。

56位仕女人物

唐朝女子崇尚豐腴之美,上有武則天千嬌百媚,下有楊玉環豔壓群芳,在讓皇帝李憲的墓葬中就有56位身份特殊的女子,個個體態豐腴站立在甬道兩旁,盡顯大唐女子的風采。細細品味壁畫人物能了解到哪些唐朝女子的服飾資訊?

進入石門之後確實讓人非常震驚,在石門裡面的粉白的牆壁上一共排列著一邊28位的仕女圖加起來是56位,56位仕女一個個都跟正常人一樣高,身高大概都在一米五八到一米六左右,一米多寬的甬道兩邊一排排站著一溜人物確實非常的排場,同時也確實很有震懾力,第一批進入這個墓葬進行盜竊的賊,一定是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所有的行為可能都暴露在這56位女子的眾目睽睽之下,因此他們心裡很心虛也非常害怕,所以用自己手頭的這些工具把這些仕女的臉劃的亂七八糟,有的甚至挖下來。

雖然這些侍女人物面部受到了一定的損傷,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他們都是站立的姿勢,而且一個個是體態豐腴。站立的姿勢多半都是S型的,很是婀娜多姿。他們大部分人都穿著唐代女子非常流行的、時尚的、短小的褥衫和高腰的曳地長裙,但是膚色和她們的容妝都和剛才說的過洞和天井裡的那些仕女有著比較大的區別。

她們的服飾非常淡雅,而且妝也化得很素淨,有的人穿的還是朝服,大部分人都還是穿著女子便裝,姿態也各有不同,有的手裡拿著笏板,一臉的嚴肅相,有的人拈花、捕諜、竊竊私語,很有生活的氣息。

這裡面大部分人穿的是女子的便裝,但還有一部分穿的是女著男裝,就是說女子穿著男人的服飾,據說這個女著男裝最早起源於唐代的早期,唐代早期有一部分勞動婦女為了行動方便,為了幹體力活方便,所以不穿裙子,穿男子的便裝,因為男子便裝很好穿,套頭就穿了,右邊係扣,腰裡束著帶,雖然袍子比較長,可以到腳面上,可是兩邊還開著叉,這樣對於行走,幹活搬東西都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為什麼會在唐代宮廷中流行?據說跟太平公主有一定關係。

太平公主突然有一天興趣所致,她弄了一套男裝打扮起來,很高興的去見自己的父母,他的母親武則天和她的父親高宗一看他這種打扮,兩個人都開懷大笑了,說這個女兒真是調皮,明明是女孩子偏偏還要穿男裝,但是就是因為公主穿的男裝和一般的女子不一樣,所以宮裡很多的宮女看到公主穿了男裝以後,既俏皮又非常的英俊瀟灑,所以悄悄的在底下模仿,宮裡頭首先流行了,宮裡頭流行之後很快就傳到了長安城裡的這些貴婦群眾,貴婦們也開始了這種打扮。長安城流行了,全國就開始流行了,所以女著男裝當時是一種很流行的裝飾,而且男裝雖然說是男裝,實際上加了非常多的女兒家的因素。

比如說衣服的領子會繡上花,帶的軟腳襆頭也會紮成蝴蝶結的樣子,而不像男子一樣垂在肩膀後面。

往前走就進入了讓皇帝的墓室。

走進墓室中央就是唐讓皇帝李憲居住的地方,在30多平米的空間內,一幅巨大的樂舞圖呈現於眼前,讓人感受到歌聲婉轉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宛若星空一般的屋頂,美輪美奐,1000多年裡,李憲彷彿隱居在這座地下宮殿,避開了塵世間的是是非非,與嬪妃為伴,與樂舞相守,好似一個快樂神仙,我們不禁遐想,這是否就是唐讓皇帝李憲生前真實模樣。

讓皇帝的世外桃源

這是讓皇帝地宮的第四個組成部分,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讓皇帝的這個墓室是一個近方形的空間,高高的頂是一個圓圓的像個窩窩頭一樣的形狀,叫作穹窿頂,墓室的頂子要做成圓圓的形狀,要對應天。而墓室四壁要圍成一個方框,要對應地,這就是所謂的天地合一,這是中國人的講究。

圍成的這個空間,它的面積大概是在33平方米左右,周圍牆壁上也是畫滿了各種各樣的壁畫。首先看東壁的壁畫是一個長的大畫卷,這個畫卷畫的是樂舞圖,它的最南部是六個人組成的一個樂隊,這六個人拿著不同的樂器,有琵琶,有箜篌,還有拍板這些樂器。

這六個人看神態都是演奏的非常的專心致志,在這樂隊的北邊,有兩個相對而舞的人物,一男一女,女的是在一個地毯上起舞,據說他們跳的是湖人的舞,湖人的舞有兩種,一種叫做胡旋舞,一種叫做胡騰舞。

據說胡騰舞是一個人跳,這個力度很大。胡旋舞是兩個人跳,一男一女合跳的,所以這兩個人跳的也許就是傳說中的胡旋舞。在這兩個舞人的北側是主要的人物圖,這些人物是一堆的貴婦人,這些貴婦人看起來長得都很年輕,穿的也都是女子便裝,有的坐在榻上在看錶演,其中有一位體型高大的人物,是情不自禁地站起來了,她的容貌非常的豐滿端莊兒,而且頭上盤著高髻,穿的衣服也很素雅。

在她右手的地方坐著另外一個美貌的少女,這個少女一看裝束就很年輕,秀髮攏在腦後,也是唐代女子經常梳的一種髮型,這一群貴婦在看錶演。

天上彩雲飄飄,地下有雅樂聲聲,整個的這一副圖案就應該是讓皇帝生前後宮深院裡的那種非常安詳和諧的後宮生活的一種描繪。墓室的北壁仍然畫滿了壁畫,這個壁畫也可以分做兩部分,在東邊的這一部分一字排開畫了六位仕女人物。

這六個仕女全部都是站立的姿勢,但是表情確實很豐富,有的站得很筆直,垂頭低眼,有的人左顧右盼,還有的人竊竊私語。人性化的去說,也許這1000多年的黑夜實在是太漫長了,這些人是讓皇帝地宮裡頭去伺候主人的,那些仕女時間太長了,她們有的可能抽空想要打個盹兒,有的禁不住要說幾句體己話,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一個畫面。

在這些仕女人物的西邊,有一個非常高大的玄武形象,這個玄武不但是一個龜,而且它是龜蛇合體。

再來看西壁,西壁實際上沒有畫什麼非常驚人的圖案,全部都是五彩祥雲,五彩祥雲畫出來之後給整個的墓室營造出了一個飄飄欲仙的感覺。而它的南壁畫著一個朱雀,這個朱雀姿勢是一個展翅欲飛的姿勢。

再來看窩頭狀的穹頂上的壁畫,整個的穹隆頂塗滿了灰黑色,完全營造出一種夜幕的感覺,在夜幕上用石灰粘上去,營造出了一個繁星點點的夜晚的場景。石灰團很有意思,它在石灰裡頭摻了膠以後,因為太高了,完全是用人手扔上去的,扔到哪兒就是哪,所以沒有什麼太多的規律可言,但是效果非常好,它所營造出的這個氣氛是一個夜晚的景象。

在東南角和正西方分別畫著一個紅色的太陽和一個白色的月亮,這就是剛才所說的它整個墓室營造出來的氣氛就是一個人間的天和地的這麼一個場景。在夜幕籠罩之中,讓皇帝每一次下朝歸來都會和自己的嬪妃們一起飲酒作詩,聽音樂,看舞蹈,興趣所致的讓皇帝也會給嬪妃們表演吹簫和笛子。

這麼一個幸福的,和諧的寧靜的生活,使他完全不知道苦難為何物,更不知道這歲月悠悠轉眼就是千年,讓皇帝是他死後封的,生前他是寧王的身份,他是每天要上朝的,下了朝之後深居簡出,他會到自己的深宮內院裡和自己的王妃,和自己的妻妾們團聚在一起,共同飲酒聽歌,歡聚一堂,博紅顏一笑。

竹簾後的祕密

一般而言,陵墓裡壁畫的內容多反應死者生前的活動情況,盡其所能的把世間生活起居環境人物活動包括在內。

另一部分則是表現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從李憲墓道過洞直至墓室中央,壁畫人物都成雙成對出現,唯獨墓室入口的城門樓上一位書生在竹簾後向外眺望,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那麼這位書生是誰?他為什麼獨自一人呢?

想一想什麼人能夠站在讓皇帝地宮的入口處,站在城樓上往外眺望,在這樣一個陰陽兩界劃分的地方,誰有這樣的權利呢?我想這個書生就應該是李憲本人的形象。

李憲雖然在地宮中生活的非常平和,可是大唐盛世這種開放的氣息 ,外面的萬千氣象,對他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儘管他是一個生性淡泊的人,恐怕也耐不住這樣寂寞。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帝王排行榜:中國十大傑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