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後再看,更好看喲~
說到賢臣良將應該沒有人會想到曹操,但是如果細看三國會發現,曹操一生官職都是東漢丞相,爵位為魏王,直到兒子曹丕稱帝后才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並且曹操也非常配得上賢臣良將這個名號,首先我們說賢臣。說賢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主公,曹操的主公是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
首先漢朝帝國到東漢劉協,中間經歷了許多問題,其中因“宦官之亂”才有機會讓當時的司空董卓廢少帝立劉協為漢獻帝,之後還發生了黃巾之亂,涼州之亂,董卓討伐戰,群雄割據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在自拜相國的董卓廢少帝,立劉協(漢獻帝)之時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
自拜相國的董卓
董卓被呂布殺了之後,漢獻帝劉協又被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後來逃出長安,輾轉東行並且,下詔讓各路諸侯來接他。最近接到他的袁紹,但是他沒接,可是說是很多人都可以去接他,但是都沒有接,各路諸侯其實都是冷眼旁觀,但是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接到了漢獻帝劉協,並且遷都許昌。要知道漢獻帝劉協181年出生,189年8歲就當皇帝了,196年被曹操接去了後才過上好日子。之前控制漢獻帝劉協的是董卓這個非常殘暴,踐踏法律,破壞經濟,殘害人民,造成了東漢末年政權極度混亂的人。
而相比董卓,相比各路諸侯,甚至是相比前後數個朝代,曹操又做了什麼賢臣的事情。
唯才是舉: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尚禮重法: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響,其根基屬於儒家思想範疇,尚仁義禮讓,並試圖以仁義、道德、禮讓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禮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術,嚴刑峻法,史載甚明,這構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側面。施行屯田:建安元年,曹操採納棗祇等人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於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設定田官,興辦屯田。屯田以國家投資的方式保證再生產,工作效率高於普通的自耕農。因此短時間內就使地方“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屯田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所以曹操說:“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改革戶籍:曹操在攻破鄴城後,鑑於東漢後期沉重的人頭稅,改為戶調製,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收田租每畝為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他不得擅興發”。這一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得到了一致的擁護。興修水利:曹操在世時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並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鄉舒城建立的七門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時還能每天澆灌兩萬頃良田。提倡廉潔:開源同時,曹操也非常注意節流,並以身作則,提倡廉潔。史書中稱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簡單地說,衣服沒有花裡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繡彩,帷帳屏風落滿補丁,床榻被褥“敗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糾正下,東漢以來的奢華之風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潔勤儉自律。即使是高官顯貴也不敢過度鋪張,甚至出現了有人故意穿破舊衣服取悅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過來不得不下令來糾正這一奇怪的不正之風。最後最重要的是漢獻帝劉協只在建安五年(200年)暗下過所謂的衣帶詔(不一定是真的)令董承(董卓親戚)聯合劉備等人密謀誅殺曹操,漢獻帝劉協可以說是隻有這一次親自給曹操搗亂並且事情還不一定是真的(董承可是董卓親戚,不可能已經忘記被董卓支配的恐懼吧),再此之後漢獻帝劉協一直很安靜的當皇帝,直到曹操丞相去世,可以說漢獻帝劉協在曹操這裡是他人生中最舒服最像皇帝的時候。
可能你會覺得像皇帝有什麼用,還不是傀儡,曹操能不算賢臣。但是沒有曹操,漢獻帝劉協這個傀儡都當不下去,很多人都想稱帝,有些人是有實質行動的。
第一個,許昭(三國志稱其許昌)會稽人,與父、子一起造反,先自稱大將軍,後稱帝,自稱“陽明皇帝”,然後被孫堅給滅了。
第二個,孫堅,初平元年(190年)以袁紹盟主關東聯軍討伐董卓,關東聯軍的先鋒孫堅(與滅陽明皇帝的同一人)把董卓打的撤離並且焚燒洛陽遷都長安後,孫堅進入洛陽城後,命令部隊清掃漢室宗廟,結果偶然得到了漢王朝的傳國玉璽,就做起了皇帝夢,和袁紹翻臉也是為了趕緊帶著傳國玉璽會江東,但不巧路過荊州之時被劉表暗算死掉了。
第三個,袁術東漢四世三公名門之家是袁紹的異母弟,上面說到孫堅帶著傳國玉璽就跑了,但是被劉表殺了,但是傳國玉璽可沒有丟,孫堅長子孫策還活著,持有傳國玉璽,但是並無稱帝之心,畢竟老爸都因為這個死掉了。並且孫策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之後為了借兵,重振江東,把傳國玉璽給了袁術。袁術獲得傳國玉璽後野心就大了,在興平二年(197)年就是曹操接漢獻帝劉協的後一年,袁術在壽春稱帝。但是他稱帝之後很快被天下諸侯所不齒一邊被群毆,197年冬季還碰上大旱災與大饑荒,199年,袁術就已經走投無路被袁紹收留,最後自己嘔血而亡。
另外還有袁紹在孫堅把董卓打的西走長安後,袁紹是準備拋棄漢獻帝劉協,另立新君,以便於駕馭。他選中漢宗室、幽州牧劉虞。當時袁氏兄弟不睦,袁術有自立之心,他假借維護忠義,反對袁紹另立劉虞為帝。
說完曹操賢臣的一面,再來說說曹操是否是良將
曹操一生打過無數經典戰役,但可能大家最記住的是他失敗的赤壁之戰,所以就小看了曹操的出色的軍事能力。
首先在早年,曹操就和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
然後董卓入京,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就逃出了洛陽,到了陳留,散盡家財,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陳留起兵。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擊敗。當年冬天,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又助袁紹打敗劉備、單經及陶謙諸軍。
初平四年(193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擊大敗袁術、黑山軍、南匈奴。徐州牧陶謙率軍攻入兗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軍征討陶謙,攻克徐州十餘城。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 官渡之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同時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戰例。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遠征烏桓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鄴城。後陸續肅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北方
之後就是赤壁之戰等戰役,整體而言曹操是三國時期非常厲害將領。精通兵法,治軍嚴整,愛惜將才。
最後總結,曹操雖說出身低微宦官之後,但智慧超群,不單單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文學家、書法家。魯迅贊之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唐朝張懷瓘《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雖然獨攬朝政,但終生未敢稱帝,並且也算善待漢獻帝劉協。
亂世中治國有方,恢復了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堪稱賢臣!
軍事上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堪稱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