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江西老表”的由來:

只要是到了江西的地盤,無論是南來的車、北往的船,一見當地人,就都會親切地喚一聲“老表”。

這個稱呼在江西本地就更常見了,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你也總能聽到“老表”,這簡直成了江西人民的代稱。

這個稱謂從何而來呢,它究竟有什麼意味呢?據傳,創造這個詞彙的,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鄱陽湖海戰浮雕

在元朝後期,民不聊生。舉旗起義的農民首領朱元璋,正在爭奪天下的路上。彼時,與佔據漢口、湖廣一帶,號稱“漢王”的陳友諒,在鄱陽湖邊的大小戰役,持續了18年。

在其中一次戰鬥中,朱元璋幾乎全軍覆沒。他慌不擇路,和殘存的部將們鑽進蘆葦叢中逃命。

800裡鄱陽湖浩瀚無邊,他和部將靠近餘干縣康郎山。殘破戰船靠岸時,是被農民們發現的,大夥把他們救上岸來。

鄱陽湖南岸

村民們不僅安頓他們治傷養病,各家各戶送來了糧食,像親人一樣關照著他們。

朱元璋調理好傷後,問村民姓什麼?村民回覆他們全村都姓陳。朱元璋聽後十分高興,“有緣分啊,我鳳陽老家的孃舅也姓陳,以後若我登上皇位,你們來找我,就說是‘江西老表’,定有重謝!”

鄱陽湖岸邊的民居

而後朱元璋真的在南京即位,幾年後,江西水災,鄱陽湖平原一片澤國,顆粒無收,民眾推選三位百姓結伴去找朱元璋。

沒想到到了皇宮門前,戒備森嚴,費了好大的工夫,才讓人把“江西老表”的身份傳進宮內,沒想到真的受到朱元璋的接見。

朱元璋問明了緣由,好言相慰,好酒相待,當即下旨,撥出大批銀錢糧草賑濟江西災民,康郎山一帶則永遠免交糧賦稅收,傳諭全國。自此之後,江西老表便在全國各地傳開了。

鄱陽湖內外湖

餘干康山忠臣廟:“鄱陽湖大戰”歷史博物館

這只是鄱陽湖大戰中最輕鬆的橋段,而戰爭總是殘酷的。

在博物館中,陳列著六百年前作戰用的兵器,主要以箭矢、火石炮彈為主。

看著這些歷史久遠、製造精良的武器,帶著一團戰爭的煙塵,向我們展示當年那一役的慘烈。

鄱陽湖大戰的箭矢

鄱陽湖大戰的火炮彈藥

至於這兩方為什麼要打仗?其實都為了能夠統一天下。

陳友諒的地盤在地理上位於朱元璋的上頭。朱元璋為了想發展就只能去攻打陳友諒。這麼說來,陳友諒為了他自己地位的安穩,必須要消滅朱元璋。

所以二人其實無仇無怨,是時代驅使了這場戰役的發生。

陳友諒一方:60萬大軍,上千艘戰艦,小船不計其數。

朱元璋一方:總兵力20萬,多以輕快小船為主。

其實說到這,很多人都認為這將是一場碾壓性的勝利。

鄱陽湖海戰示意圖

確實,朱元璋在兵力各方面都不佔優。

陳友諒家裡原來是打漁的,出身比朱元璋好一點。陳友諒野心勃勃,兄弟人多勢眾,個個都是驍勇善戰。

為什麼陳友諒最終不敵朱元璋呢?

網上的眾說紛紜顯然沒說服我,帶著這個困惑,我走進了位於餘干康山的忠臣廟,這裡有一個“鄱陽湖大戰”歷史博物館,那裡應該有我想要的解答。

鄱陽湖海戰博物館

餘干康山忠臣廟:一座皇帝為大臣建的寺廟

忠臣廟位於餘干西北鄱陽湖中的康山。康山,又名康郎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西北端,是鄱陽湖的一個小島。

這個環湖半島的康郞山,留有朱元璋大戰陳友諒的遺蹟——一座幾經修復的忠臣廟,聳立在離縣城四十多公里的湖區。

前後三進的建築,前為定江王殿,中觀音堂,後36忠臣殿。兩旁設鐘鼓二。

忠臣廟俯瞰

忠臣廟

忠臣廟建築分佈

忠臣廟牌樓上刻著朱元璋“忠臣廟”的筆跡,跨過那連線廟與陸地的拱橋,看那些以往的戰袍,讀那些征戰沙場的舊事,彷彿打開了歷史塵封的篇章,這與鄱陽湖中的魚鳥棲息,水鄉情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忠臣廟牌樓

忠臣廟香爐

說到盔甲兵器,我們走進忠臣廟正殿中,廟中供奉著的,便是在鄱陽湖大戰中戰死的的三十六位將軍。

由於在鄱陽湖中,故深受水災影響,廟宇隨經過多此翻修。但紅牆黃瓦,簷角翹起,描金描彩,流光寶頂,氣勢雄壯。

這座廟是朱元璋在康郎山大戰中,打敗陳友諒後的第二年,擇基建造,為紀念在大戰中為他效忠的將士的廟宇,距今已經六百多年了;

可惜廟之前進毀與民國廿年的洪水;昭忠祠懷忠樓又毀於一九五四年的紅瀾。經一九九三年搶修,無奈財力匱乏,仍未恢復原貌,實在是遺憾。

忠臣廟36位將軍

忠臣廟密道入口

忠臣廟裡的傳說:

在忠臣廟的正中央,有一個井狀的入口,裡面有一條密道,於廟初建成時就存在了。相傳這裡存放著36位將軍生前的盔甲戰袍和兵器,意味著它們與魂靈同在。

下面這位將軍名叫韓成,由於長相酷似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將朱元璋的戰船逼至絕境,朱元璋大喊“是天要亡我啊!”

這時韓成將軍請求換上朱元璋的衣服,代替朱元璋去孤身面對陳友諒,朱元璋見情況危急,也顧不了自己的形象,聽從了他的建議。

韓成將軍塑像

韓成長得確實和朱元璋有幾分相像,不管是身形還是容貌。

正常人是可以分辨得出來其中的蹊蹺,但是怪只怪陳友諒曾經下過命令,對朱元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所以陳友諒的手下看到韓成投河之後,紛紛跳入水中搶奪屍體。

頓時場面瞬間大亂,也是這時候真正的朱元璋趁著縫隙,成功突圍,才有了喘息的機會。

忠臣廟門牌

忠臣廟內部木質結構

“黿將軍”與“定江王”

不管什麼廟,只要供奉定江王,來往船家經過之時,都要虔誠祭拜。漁民們或鳴炮焚香,或進廟跪拜。逢年過節,或遇到重大事件,漁民們則在廟前斬殺雄雞,獻上供品。

但在忠誠廟的後面 ,也有一座定江王殿,那和朱元璋又有什麼關係呢?

定江王塑像

定江王原為一隻大黿(即鱉)。鄱陽湖漁民傳說:大黿原是龍王的兒子。

一天,鄱陽湖上突然狂風大作,把湖面上的漁船全打翻了。漁民們在水裡掙扎呼救,情況危急。大黿見此情景,動了惻隱之心,衝到湖裡把漁民們一一救上岸。

大黿保護了漁民,漁民對大黿感激不盡。為了表達內心的謝意,表彰大黿的功德,漁民們就在湖邊建造了廟宇,給它塑像並尊稱為“黿將軍”。

定江王介紹

“黿將軍”變為“定江王”,這才與朱元璋有關。大戰鄱陽湖時,因遇風浪,朱元璋的船被風折斷了風帆,舵也被暗礁打斷。這時,大黿出現了,它以身代舵,救了朱元璋,使他化險為夷,反敗為勝。

因此,朱元璋便封大黿為“定江王”。這以後,漁民們都尊稱大黿為“定江王”,重新為其塑像、建廟,虔誠朝拜。

36將軍立像

36將軍立像

鄱陽湖大戰的原因探索:

又一次站在鄱陽湖大戰博物館中,看著最後一戰的沙盤,簡直就是赤壁之戰的復刻。眼看著風平浪靜,陳友諒便下令用鐵索將戰船串聯起來。

朱元璋採用火攻,利用己方船小而快的優勢,趁黃昏是東北風的時候順風放火。赤壁一戰經典劇目重現,一時間烈焰升騰、湖水盡赤。陳軍死傷大半,朱元璋趁勢發起猛攻,又殲滅敵人2000餘人。

朱軍發動猛烈攻勢,突入陳軍艦隊,陳軍不敵撤退。隨後開始轉攻為守,不敢再輕易作戰,雙方對峙三天。陳友諒兩員大將意識到大勢已去,投降了朱軍,陳友諒一怒之下把俘虜全殺了。而朱元璋這邊卻把俘虜全都放了回去,兩相對比之下,陳軍軍心瓦解,士氣更加低落。

在其後的一個多月間,雙方都在對峙。但是陳軍因為不是本土作戰,而且被四面圍困,糧草用盡,不得不實施突圍。在突圍的過程中,遭到了朱元璋軍隊的伏擊,陳友諒中箭身亡。此戰拉下帷幕。

在此戰中,最初先是朱文正對於洪都的死守,為朱元璋的圍而攻之爭取了足夠的時間,且打亂了陳友諒的佈局,應立頭功。

其次朱元璋手下大將,像徐達、常遇春等等拼死而戰也是重要的原因。陳友諒敗在這樣一群人面前不冤。

後記:

對於這樣一場大戰,最好不過的體驗方式,便是走進朱元璋為戰死的36位將軍建立的忠臣廟,去重溫那塵封的故事,去感受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與思考。

陳友諒的失敗是多方面共同引起的,為帥者要以德服人,可惜陳友諒沒有意識到民心的重要性,太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才造成身死名裂的地步。

但是能成為一方豪強,坐擁百萬軍,我們相信也是有大能力的,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只允許有一個勝出者。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霍去病數次出征匈奴,為何從不迷路?扒開史料,越來越服這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