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項人的前身,是西部古老遊牧民族羌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在西晉時代與吐谷渾部落通婚,成為了党項羌,到了唐朝時期,逐漸內附中原王朝,後党項部落首領在平定黃巢中有功,被賜以“李”姓,封為定難軍節度使,統管夏洲等五地,党項人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從而開始擁兵自雄,割據一方。
西夏正式建國始於北宋時期,當時它在遼、宋兩國的夾縫中,利用兩國矛盾,不斷擴大自身實力及版圖,在1038年,由李元昊在寧夏的銀川正式建立政權,國號“大夏”,成為當時重要的“攪局者”,更確立了宋、遼、西夏的鼎足之勢。
這一態勢的形成,是西夏與北宋的三場戰爭決定的,而挑起這系列戰爭的是西夏由漢人組成的智囊團。在西夏立國之初,決定國家政治軍事外交政策的,有一個6人團,除了一位叫嵬名手的是西夏人外,其餘諸人均是漢人。而其中的張元、吳昊兩人是為李元昊制定侵宋大計的主心骨,他們二人是在宋朝久試不第的讀書人,因自恃胸中有萬般丘壑,更有文韜武略之才,卻不得朝廷重用,氣憤之餘,一起叛逃的西夏,成為了李元昊的重要謀士。
張元、吳昊兩人熟知軍事策略,更瞭解宋朝國情,所以為西夏制定了先佔關中,再向中原腹地挺進的軍事方針,同時,在外交方面,聯合遼國,讓遼國從河北進襲北宋,造成北宋朝兩面交戰的局面。
影視劇中的李元昊
於是,公元1040年春,李元昊親率大軍以北宋西北重鎮延州為目的地,揭開了對宋大規模作戰的序幕。
戰爭初始,西夏軍隊沒有佔到便宜,李元昊對戰同是党項族的宋將李士彬時,採用利誘和強攻都毫無辦法,最後決定採用詐降之計,他安排了一批又一批的党項部落詐降,本來李士彬準備將這批人遷居到南方,可時任延州知州的範雍,卻出了“庸招”,認為可以“以夷制夷”,將他們編入了宋朝邊防部隊。
李元昊見計成,突然發動的進攻,事先詐降的党項人趁機發難,延州外圍防守據點被攻破,李士彬被殺,西夏大軍結實包圍了延州城,範雍在拼死據守同時,向周邊的宋軍求援。
此時的李元昊採用了“圍點打援”的戰術,在探知宋朝援軍的動向後,在今延安西北的三川口埋下伏兵,以逸待勞,靜待宋軍到來。
當宋軍在宋將劉平帶領下,跋涉而來,與嚴陣以待的西夏大軍遭遇,當時,天降大雪,兩軍在數寸深的雪地擺陣對戰,先期交鋒,宋軍雖然遠涉而來,但將猛兵精,士氣如虹,將西夏軍擊退,戰鬥中主將劉平脖子和耳朵都被流矢射穿,血流不止,卻指揮宋兵死戰不退。然而早有準備的西夏軍,立刻又發動一場新的攻擊,宋軍本已小勝,軍心正穩,可宋軍中後陣將領黃德和卻膽怯了,帶領後軍狂逃,這樣一來,“眾從之,皆潰”,本來在對戰中佔有優勢的宋軍陣容大亂,當時劉平曾派人阻止黃德和,可黃德和不聽,只顧逃命。無奈之下,劉平只好率領自己的屬下千餘人抵住西夏進攻,“轉鬥三日,賊退還水東”,此時的宋軍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然而,早有準備的西夏軍,攻勢如潮。劉平只能率殘部退至西南山,設立柵欄防守,半夜時分,西夏集合大軍圍攻,宋軍苦戰不支,大部戰死,而劉平及部將石元孫被西夏軍俘虜了。
三川口一戰,以西夏軍大勝結束,但因為天降大雪,加上延州城堅,久攻不下,而其餘幾路西夏軍進攻也不利,更因補給不足,李元昊只好下令撤兵。
三川口的大敗後,北宋朝廷調整了西北守邊的領導班子,韓琦、范仲淹成為抵禦西夏的主要決策者。宋軍經過調整,逐步恢復元氣,與西夏保持著對峙局面,期間雙方攻防各有勝負。
公元1041年,李元昊攻勢轉盛,在該如何應對上,宋朝朝廷出現了不同意見,其中范仲淹主張防守,而韓琦主張進攻,當時的皇帝宋仁宗偏向於進攻,但也同意了范仲淹所說的要擇機進攻說法。
公元1041年三月,李元昊派軍進攻渭州,兵峰直指寧夏的懷遠城,韓琦聞報後,命宋將任福為統領,進攻西夏。當時,任福率輕騎數千先行,而西夏軍隊是一觸即潰,而刺探軍情的宋軍偵查部隊報告,說西夏兵很少,任福認為可以乘機合圍西夏軍,全殲之。
其實,這又是西夏的誘兵之計,先前潰逃的西夏軍,就是為了讓宋軍放鬆警惕之心,更誘使宋軍深入西夏早已佈置好的埋伏圈。當時,李元昊已在好水川、姚家川穀口埋伏下了十萬大軍,只等宋軍“入甕”。
所以當宋軍輕裝奔襲而來,很快就落入了西夏布置的埋伏圈中。
但宋軍沒有氣餒和慌亂,勇猛前突,力求穩住宋軍陣腳,然而早有準備的西夏軍隊自然不會給宋軍機會,西夏士兵漫山遍野而來,更有數千西夏精兵“紮了口袋”,斷絕了宋軍的退路。宋軍被西夏軍隊合圍了。
儘管如此,宋軍依然不願投降,將領和兵士都在奮勇作戰,主將任福身上多處負傷,血染戰袍,最後寡不敵眾,自刎報國。而宋將王珪引兵來援,可西夏兵多陣堅,一直無法突入,可他明知大勢已去,但依然不退,抱著必死之心殺入敵陣,最後雙目中箭,血灑疆場而死。此戰的結果是,宋朝軍隊損失了任福等多員大將,士卒死傷7萬多人。訊息一出,關右震動,韓琦更為此上書自劾。
此戰過後,北宋在與西夏的對峙中開始處於劣勢。
西夏在好水川大勝之後,李元昊曾派使臣送書信給范仲淹,信中語氣十分的傲慢,氣得范仲淹不顧大國禮儀,當眾將該信燒燬,范仲淹也以為燒信一事,被朝臣舉報,以至於被朝廷降職一級。
西夏趁著大勝之勢,在1041年的深秋時節,李元昊再次對宋朝用兵,此次的目標是經渭州,進攻關中地區,然後東阻潼關,隔絕兩川,進而將長安城掌控手中。
此次西夏集合精兵十萬,分兩路出兵,準備會師在鎮戎鎮(今寧夏固原)。宋軍聞訊,即派宋將葛懷敏率軍應敵,宋兵分四路直奔固原以北的定川寨。
李元昊故伎重施,西夏軍隊已經早早地在定川寨設下埋伏,並且燒燬河上木橋,斷絕了宋軍突圍的必經之路。
當葛懷敏率宋軍在定川寨會合之時,埋伏已久的西夏軍傾巢而出,向宋軍合圍而來。宋軍倉促接戰,還是保持住了陣型不亂,但天有不測風雲,在此關鍵時刻,忽然颳起了東北黑風,宋軍的陣腳大亂,眾軍開始潰散,宋軍被西夏兵重重包圍在營寨之中。
當晚,宋軍主將葛懷敏與眾將商議,決定突圍,可在突圍的方向上,一直無法確定。最後,葛懷敏下令向鎮戎鎮方向突圍。凌晨時分,宋軍結陣而出,近萬名宋軍突破重圍,然而宋軍選擇的這條路,早已被西夏軍切斷,此時西夏軍四面衝殺而來,宋軍只好死戰,激戰過後,宋軍全部官兵,從主帥葛懷敏,以及諸將和士兵全部陣亡。
李元昊趁勢長驅直入,攻破渭州,劫掠一番後而去。此時,范仲淹率大軍而來,再加上陝西各地20萬駐軍的牽制,以及西夏背後的吐蕃國襲擾,李元昊不得不收兵返回。
定川寨之敗後,北宋朝廷徹底打消了進攻西夏的想法,開始採取守勢。而西夏,在多年的大戰後,國力不濟,也暫緩了進攻宋朝的態勢。同時,收了北宋每年增加20萬歲幣好處的遼國,也停止對宋朝的軍事威懾,成了“斡旋人”,勸西夏不可妄動。自此西夏和北宋休兵和好。
在1044年十月,遼國因為西夏建國後,許多原屬於遼國的党項部落叛遼歸夏,遼興宗親率10萬遼軍問罪西夏,西夏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絕地反擊,擊敗了遼國,而遼國經過此戰,元氣大傷,無力再戰,只得與西夏簽訂和平條約。
西夏國也從此擺脫對遼國的依附,至此,就形成了歷史上的北宋、西夏、遼國長期對峙鼎足的格局。
寫在後面
縱觀西夏的崛起,有其歷史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李元昊審時度勢,抓住契機,制定的合理決策決定的,三戰定乾坤。所以,國家也罷,個人也罷,只要找準位置,積攢實力,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
資料出處:《宋史》《遼史》《西夏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