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長城是中國古代中原王朝用於防禦遊牧民族的一種大型軍事工事。由於長城的重要作用,各王朝都非常重視修長城,甚至把修長城列為頭等大事。不過有趣的是,作為受遊牧民族侵擾最嚴重的王朝之一的宋朝,卻似乎對修長城並不感冒,宋代一直沒有大規模修長城。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長城能夠有效地抵禦遊牧民族的侵擾,而遊牧民族又屢屢南下,財大氣粗的宋朝為何不修長城?

​首先,沒條件。修長城往往要結合當地的地理結構,例如山川、河流等。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地形加強防禦,另一方面可以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宋朝顯然沒有這個條件,宋朝丟了幽雲十六州後,北部邊境門戶大開,一直暴露在遊牧民族騎兵的兵鋒之下。宋朝想要修長城只能在平原地區修,但如果在平原上修長城,其實作用並不大。因為長城的防禦效果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好,長城的主要作用是預警和遲滯敵人。如果依託山脈和河流還好點,但在平原上修長城其防禦力毫無疑問會大打折扣,想擋住遊牧民族騎兵困難重重。而當時遼國佔據幽雲十六州後,獲得了漢人先進的攻城技術,具備了攻堅的能力,所以修長城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修長城對於宋朝而言並不實用,也沒有必要。有修長城的錢還不如多養點兵,多造點裝備,到時候遊牧民族來了還能擋一擋。

​其次,沒錢修。想要從平地上修一條從華北到西北的堅固長城,工程量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使宋朝舉全國之力也未必吃得消。宋朝以冗員、冗兵、冗費著稱,財政年年赤字入不敷出,連皇宮都沒錢修,別說修長城。所以宋朝不修長城也是無奈。所以,宋朝不僅僅是沒有條件修,就是有條件也未必有能力修。當然,宋朝雖然沒修長城,但對防禦絲毫沒有掉以輕心,宋朝採用了另一種非常實用和實惠的方法來加強防禦,用以抵擋遊牧民族的進攻。

​為了抵禦遊牧民族南下,宋朝在邊境地區瘋狂挖溝種樹,同時設定軍寨和城池,利用河流、沼澤、方田、樹林、城池構建了一條全新的防線。雖然這條防線防禦力比不上長城,但效果也不錯,而且成本低廉,可以說價效比非常高。宋朝一口氣從北部邊境到黃河北岸修了三道防線。為了加強國家安全,宋朝甚至在河北大肆推行水稻種植,政府撥錢教農民水稻種植技術,並投入巨資修築堤壩,一旦開戰,把堤壩一毀,北部立即就是千里沼澤,遊牧民族的騎兵想過也過不去。所以宋朝不修長城是有自己道理的。

​當然,這種複雜龐大的防線終究比不上傳統的長城防線。依託燕山地勢的傳統長城防線防禦性能極高,又早已修好,如果宋朝獲得長城防線,只需要修修補補派點兵就可以了,既可以省錢又增強了防禦,所以宋朝做夢都想收復幽雲十六州。可惜幽雲十六州在遼國的手裡,宋朝放棄修長城而修“平原防線”也是沒辦法的事。其實,宋朝能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上和遊牧民族對抗上百年,不得不說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如果幽雲十六州還在宋朝手裡,遊牧民族想要入主中原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

參考資料:《宋史》、《宋朝軍制初探》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時沒有銀行轉賬,皇帝怎麼將工資發給官員?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