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引言:

明末天啟年間,皇帝朱由校昏聵無能,導致天下大亂,在朝廷黨爭不斷的情況下,民間又遭逢各種天災,民不聊生,食不果腹。面對民間的疾苦,即便是有些官員想要力挽狂瀾,但奈何國庫空虛,僅有的賑災糧款下撥後,經過貪官汙吏的搜刮,落到百姓手中的也寥寥無幾。

在這種環境下,公元1628年,即明崇禎元年,王自用吳延貴等人率先掀起了農民起義,並很快形成燎原之勢,我們今天的主人翁張獻忠也起於這個時期。

一、明末烽煙四起,義軍突起

張獻忠,公元1606年出生於陝西貧苦農民家庭,外號黃虎,是與“闖王李自成並稱的明末傑出的農民起義領袖。崇禎三年,農民顆粒無收,眼看就要餓死之際,張獻忠果斷地站出來組織鄉勇參加農民起義,由於小時候上過學,又練得一身好武藝,他的隊伍也很快成長起來。

張獻忠軍隊從陝西出發,先後攻下了河南、山西、安徽、四川等地,隊伍的規模也發展到了數萬人,成為明末十三支農民起義軍主力之一,而且號召力首屈一指。

當時明王朝派出的三邊總督是楊鶴,他的任務就是平定這些農民造反集團。楊鶴和一幫只知道打打殺殺的將領不一樣,他認為農民之所以起義,必定是有原因的,對於這些餓急眼的農民,不能只是一味地剿殺,而是應該在武力壓制下進行招安,然後除掉。

他的這個建議很快被崇禎帝接納,並將起義軍順利困在了河南。但令人意外的是,張獻忠軍隊從包圍中成功突圍,還一路南下擊敗鳳陽兩萬明軍,將朱家的龍興之地掀了個底朝天,整個明廷為之震驚。

二、橫掃四方,建立大西政權

由於自家祖墳被挖,朝廷開始加大對張獻忠農民軍的圍剿力度,但張獻忠還是率領軍隊佔領了瀘州、安慶、滁州等地。此後他繼續輾轉回陝西並且與高迎祥會合,成功瓦解了明軍消滅農民軍主力的企圖。後名將洪承疇總攬軍務,擊殺了高迎祥,但依舊沒能捉住張獻忠,受挫後的張獻忠於崇禎十年表面上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實際上在謀求東山再起。

崇禎十二年中旬,張獻忠在谷城集結軍隊,再次宣佈發動起義,當地駐守的明軍一擊即潰,明廷以兵部尚書楊嗣昌為帥,親赴前線督軍,與張獻忠農民軍作戰。公元1643年農民軍連下蘄()州、漢陽、武昌等江南重鎮,張獻忠實力空前強大。不過在楊嗣昌的戰略合圍下,張獻忠兵敗突圍,西入四川。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崇禎帝自縊身亡,明朝滅亡。張獻忠意識到機會成熟了,於是以成都為西京在明蜀王府正式登基稱帝,建立大西政權,這也是繼大順、南明、大清後的第四個政權。

三、清軍入關,沉銀江底

公元1646年,清軍擊潰李自成大順政權,與漢中陽平關陳兵,準備一舉殲滅張獻忠。眼見形勢不好,張獻忠開始考慮退路,他命令手下把數年來聚斂的財物全部集中在一起,秘密地沉入到長江某段,期盼今後東山再起的時候作為資本。不過在清軍的強力打擊下,不久張獻忠就兵敗身亡,再也沒機會從頭再來了。而他當年長江沉銀之地卻成為了千古之謎,民間還因此流傳出了很多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段四川的民謠:“石龍對石鼓,金銀萬萬五。 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據說有清一朝,統治者們始終沒放棄尋找這一鉅額財寶,但由於各種原因,始終沒有成行。

進入到21世紀,生活在岷江兩岸的居民經常從河灘上或者是較淺的江水裡發現刻有“大西”字樣的黑色金屬塊,據說這就是當年張獻忠沉降的銀錠。這個訊息很快在當地傳開,還有不少人自發尋找寶藏的最終藏身之處。

這件事引起了公安部門的警覺,於是派出專人對江段進行保護,同時追繳文物。後來經專業考古人員挖掘發現,此處除了銀錠之外,還有不少的黃金以及出土了一枚“永昌大元帥”金銀,據專家推測這些寶藏的主人正是張獻忠。

結語:

2016年,四川省文物、歷史、考古專家組成科考隊,趕赴岷江對疑似張獻忠沉銀處進行全面挖掘,經過數月的努力,先後出土各類文物四萬餘件,其中以金銀為主,後經北京故宮博物館專家和明史專家共同鑑定,確認出土文物皆來自張獻忠,至此千古沉銀之謎真相水落石出。

1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皇帝每天都要“洗龍溝”,為何宮女毫不避諱,還要爭搶著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