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君說歷史 2019-10-12
1.古代帝王為什麼要移民實邊?中國古代國與國之間是沒有領土界定,更沒有界線的劃分,做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統治者,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種大一統的思想影響,自然以“天朝上國”自居,皇帝貴為“天子”,帶天行使管理天下的權力,那天下的土地自然都是“天子”自己家的土地,都由“天子”一個人說的算。
每當中原王朝開疆拓土或者抵抗外族侵略,與周邊國家之間,與遊牧民族之間設立重鎮用邊塞的來證明對土地所有權,皇帝為了維護邊塞地區的安定,能夠長期控制佔領的地區,往往都是從中原地區徵調大批人口,到邊塞地區建城,派兵駐紮,進行生產生活,這種遷移活動又稱“移民實邊”。
對於這種人口大遷移,在中國古代書中就有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初期的楚國,為了加強邊境地區管理,曾經遷移國內的貴族,到邊境地區開荒生活,發展邊疆經濟,加強國防力量。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動南征,攻打百越等少數民族,並實施“移民實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秦始皇派兵佔領南越地區,設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遷罪犯、商人等到南越邊疆生活駐守。
先秦之前的“移民實邊”政策,只是君主的發令,具有強制性,老百姓並沒有主管願望願意遷到邊疆生活,但是到西漢時期為了抵禦匈奴入侵,“移民實邊”做為一種治國理政的思想,一直被沿用到現代,而真正提出“移民實邊”的人就是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重臣晁錯。
晁錯在任時期為防禦邊疆外族侵略,向漢文帝上書《守邊勸農疏》,《募民實塞疏》,提出國家要用經濟優惠政策鼓勵老百姓遷移邊疆,在匈奴猖獗的地方建立城市,吸引大量漢民到邊疆生活,在當地藏兵於民,抵禦匈奴侵略,被文帝所採納。
晁錯又在《論貴粟疏》中建議,全國百姓向邊塞地區募集糧食,老百姓可以通過繳納糧食換取爵位官職也可用於贖罪,這叫“納粟授爵”,晁錯一系列措施為“文景之治”開創奠定了物質基礎,開創邊境軍隊屯田的先河,為抵抗匈奴南侵有積極作用。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為抵抗匈奴襲擾,從中原地區徵調移民70萬,到西北諸郡戍邊屯田,實行兵農結合,這樣既減輕政府軍費的負擔,又可以保證邊境安全。
漢昭帝時的趙充國實行軍屯戍邊,三國時期曹操在許昌屯田政策,都是晁錯“移民實邊”的思想延伸和放大。
“移民實邊”這種邊疆政策,對於抵禦少數遊牧民族侵略有一定積極作用,唐朝時期在邊境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管理機構,元太祖忽必烈派蒙古軍隊駐紮大理,清朝順治皇帝“遷民入關”都是“移民實邊”理論體現。
2.有清一代從“闖關東”到“移民實邊”東北移民血淚史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滿族八旗兵丁和漢軍八旗部隊“從龍入關”,幾乎全部從東北關外遷撥入關中原地區,不完全統計明末清初的滿族人口大約有100萬人口,入關就達90萬之多,這直接導致東北大量土地閒置荒廢,原來滿族和漢族貿易頻繁,人口相對集中的遼東地區也變得人口稀少。
在關外極寒地區已經有一些被政府發配到塞北“流人”在哪生活,這時候”“流人”實際上就是觸犯了刑律的人,(因為山東與遼東地緣較近,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邊寒苦”的東北,這也就是早期來到關外的山東人)這些“流人”有農民起義被鎮壓後的殘餘,有文字獄或科場舞弊案獲罪人,有刑事犯及其家屬,有失職犯罪官員、兵士等,在關內生活慣了的人,到那絕塞荒山、冰天雪地、遠離鄉土、舉目無親的環境裡生活,生活極其悽慘。
順治皇帝入關以後也意識到,八旗兵丁大量入關,導致關外土地荒廢無人開墾種植,地廣人稀,於是為了增加關外人口數量,開始有限度的開放遼東地區,這時候從關內移民主體從“流人”變為“流民”,因為清軍入關,關內人口開始大量增長,讓中原地區等地變得地狹人稠,而東北卻有著肥沃的土地和豐厚的礦藏,史書說關外:“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很多流民與其坐等餓死,不如到關外奮力一搏。
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地區,以獎勵政策招攬官吏和應招出關的移民,“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在這種優惠政策鼓勵下,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的“流民”陸續沿大遼河而上,開始開荒種地,繁衍生意,但是移民遷移規模有限。
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遼東一帶都是“有土無人”,“自瀋陽至卜奎(今齊齊哈爾),中間數百里無居民”。為了限制蒙古人內遷和漢民外遷,劃分遊牧地和農業區,清朝於順治年間沿明朝遼東邊牆舊址築了約900里長的“柳條邊”,到康熙年間又加築了新邊牆。邊牆設20座邊門,每門常駐數十名官兵,稽查出入,禁止邊內居民到越過籬笆到邊外打獵,採人蔘,放牧。
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皇帝怕關內移民,湧入到關外恐驚擾“龍脈”,東北是滿族的發源地,也是清王朝“龍興之地”,為了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廢止順治皇帝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自此以後,政府沿山海關一帶遍植柳樹牆,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在那裡嚴密地看守著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清軍以一萬之眾抵抗俄國軍隊入侵收復雅克薩(今中國漠河黑龍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羅斯阿爾巴津諾),取得雅克薩大捷,清軍以戰勝國的身份與俄方議談中俄邊境問題,康熙皇帝派索額圖與俄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領土邊境線,“雅克薩之戰”勝利,讓康熙皇帝盲目認為北疆以後高枕無憂,對於關東地區仍然實行圈禁政策,嚴防漢族入關,並從關內逐漸遷回八旗兵丁回關外開墾荒地,但是這些八旗兵丁已經在關內養尊處優慣了,回到關外很難適應當地氣候,很多又回到關裡,所以關外地區仍然是地廣人稀。
康熙皇帝他在封禁東北的同時,在關內實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不收取老百姓人頭稅的,外加康乾盛世很少關內有兵荒馬亂戰亂,山東人口開始倍增,清初山東人口不過400萬,到道光時期,山東人口已經突破了3000萬,此後仍有增加,最高時為3778萬人。
人口激增,人均耕地不斷減少,在乾隆年間就降到了“溫飽常數”之下,平均每人只有3.68畝。於是 ,山東各地官吏同聲呼籲:“戶口漸增,百病以人多為首。”
從康熙朝開始,山東人有著更迫切地前往東北墾荒地的願望,為了吃飯,儘管東北封禁,山東流民還是“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一時間山東人的足跡踏遍了遼闊的關東大地。
因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實行封禁後強行進入東北的,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也就是一百年後,大約已有180萬關內移民在東北生活。而這些移民活動都是在政府的封禁政策下進行的,故稱之為“闖關東”,並被後人所沿用。
到了1860年,清政府終於認識到封禁不是長久之策,因為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朝廷最終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開始“移民實邊”,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開啟虛掩的大門,關外正式向移民敞開,清代著名學者鄭觀應在《盛世危言·墾荒》記載:“自 吉林 、 黑龍江 袤延以達於 西藏 三萬裡,安能日日應敵,處處設防,除此移民實邊,更無善策。”
咸豐皇帝開禁放墾後“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伴隨著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年增年長,蔚成大觀,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使東北終於成為一個“移民社會”。
1904年清政府全面開放東北各邊荒地,1907年,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1908年僅奉天一省人口已達1100萬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東三省移民實邊章程》。
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遷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萬至八百萬人之間”,移民像潮水一樣湧入關外,可想而見當時的場面壯觀。
關東地區與山東僅隔渤海相望,山東人遷移到關東有兩條路。
一條水路,從膠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煙臺、黃縣(龍口市)到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不過100公里,本身環渤海之間的海上經濟交流就非常頻繁,膠東地區一帶的農民闖關東大多是浮海北上。
一條陸路,從山東陸路到關東,需環繞渤海經過山海關,再借道“遼西走廊”,魯西、魯南、魯北的難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隨著“膠濟鐵路”、“津浦鐵路”天津至山東嶧縣(棗莊市嶧城區)段、“京奉鐵路”等路段的開通,從山東可以直接乘火車到瀋陽,更為山東人民闖關東提供方便。
3 從東北的新移民看“移民實邊”“闖關東”的積極意義
日本人小越平隆是明治時期的日本間諜,曾經多次以遊客的身份來到中國東北監測地形資料,回到日本編寫《滿洲旅行記》,並詳細生動地記載闖關東的情景“旅行於滿洲各處,其與目相接者,皆山東店,為山東省移住之民所開設者也。於作(明治)三十一年五月,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一山東車,婦女擁坐其上,其小兒啼號,側臥輾轉。弟挽於前,兄推於後,老嫗倚杖,少女相扶,蹌蹌踉踉,不可名狀。有罵丈夫之少婦,有呼子女之老嫗,逐隊連群,慘聲撼野。有行於通化者,有行於懷仁者,有行於海龍城者,有行於朝陽鎮者,肩背相望焉。(明治)三十二年四月,由奉天至吉林,日日共寢食於客店者,皆是山東之移住民,無非在浦鹽耕稼之人群也。此等固無正確之統計,人口之調查,又其行程之道路,有由汽船者,有由木船者,有由陸路者,故其詳細不得而知,大約年年有七八萬或十萬內外而已。”真實反映當時闖關東的實際情況。
至於“闖關東”的原因,小越平隆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主要是前期移民東北的山東人民知道東北土壤肥沃,遠勝家鄉土壤,故而鄉鄰相傳,奔至東北;山東人口眾多,土地貧瘠,其民不足以自養;山東黃河氾濫,自然災害嚴重,民不聊生。
當年許多闖關東的山東人“挑起籮筐,一頭放孩子,一頭放鍋子”地前往東北墾荒,闖關東的山東人進入東北後從事的職業以農墾為主,兼有其它各業。清初,移民數量不多,大多從事採參、淘金、砍伐森林、獵取獸皮等職業,出現很多“走山者”,他們不顧朝廷禁令,常常成群結隊馱負糧布深入深山,有些採參、淘金人入山既遠,一去不返。
此後,移民漸以耕作為主要職業,開始他們既沒有土地,也沒有開墾權,於是“始而為傭,繼而為佃”,“租得旗人土地,從事耕作”,也有私自開墾土地的,“山東人入境者即集合同族,建造所謂家屋之窩棚,以為根據地,開始在附近土地燒荒,第一年種蕎麥,第二年起順序栽種高粱、稻粟”。
清朝推動“移民實邊”政策,推動了關外經濟發展,增加了關外人口基數,同時面對晚晴清朝政治敗局,粉碎了沙皇曾推動政治移民到中國東北地區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闖進來的區區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的包圍,再也無法使祖國大好山河被俄羅斯人侵略。
後來日寇又想利用滿清偽滿洲國,並想實施“移民滿蒙百萬戶”(向中國東北移民日本人和北韓人)計劃,面對人口已達3000萬的中國東北同胞的反抗,最終仍無法斬斷當地中國人血脈親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