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在西餐廳吃飯的時候,也許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人吃飯用碗筷,而西方人用刀叉呢?從這餐具的應用又能看出中西方怎樣的歷史文化背景呢?今天就帶你回顧這有趣的歷史現象,去釐清東西方飲食文化後面的發展規律。
1、首先告訴你,一開始我們中國祖先也是用刀叉的,而不是筷子!
什麼?中國古人一開始就是用刀叉?對,你沒有看錯,刀叉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
現在世界上最早發現的餐具刀是在中國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大家可以想一下,新石器時代的人還基本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對付肉食類最好的工具當然是刀了,所以聰明的中國古人就把刀最先應用於飲食之中。
只不過,當時人們把用於餐桌上的刀具叫做“匕”。現代人用的匕首原來產生的時候居然是用於飲食的。看看下面出土的青銅匕,它具有兩種實用功能:一是相當於勺子,二是相當於餐刀。可以切可以撈。
先秦的時候,這個“匕”其實就是從刀演變而來的,後來,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兩個功能就分開了,形成了刀和勺。“匕”後來只代表勺子,這個字在古代也引申成美食,美味。我們至今把去世的母親稱為“妣”,甲骨文中“妣”就是“匕”,代表做飯的母親。
餐具刀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餐具,接著出現的就是餐具的叉子。在中國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們出土的時候是在一起的,說明當時是成套使用的。
到了商代,餐叉變為兩齒,也小巧了。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當時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在中國商代的一些遺址、墓葬中也有出土餐具,都表明商代時刀叉是人們使用的主要餐具。
之後,在洛陽的一個戰國墓裡頭出土了50多件多銅刀銅叉,說明戰國也用刀叉。甘肅酒泉出土過東漢銅餐叉,廣東出土過東晉鐵餐叉,甘肅漳縣出土過元代的餐叉餐刀,同時在山東嘉祥也出土過刀叉,還有專門放置刀叉的竹鞘。刀叉的使用一直持續到宋元時期。
2、那麼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筷子的呢?
在中國江淮東部龍莊出土的42根骨箸,還有青海出土的骨箸,距今都7000年了。但一是發現數量少,不能當成當時中華大地上普遍的餐具。再者,按我們的生活常識,筷子就是兩根小棍,誰知道當時人們還拿它有沒有別的用途。
中國最早的筷子是安陽殷墟1005號墓發現的6支銅箸頭。這就是為進餐準備的。所以,學界認為筷子當被做餐具使用是在商代。以後慢慢取代了刀叉,到了戰國時筷子成為餐桌上的主流,從此我們中國人開始大規模地使用筷子了,而刀叉進入到了廚房,很難再登大雅之堂。
商代的青銅箸
3、為什麼用筷子取代了刀叉呢?
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發展的結果。
在商周時期,中國的烹飪技術擺脫了原始的狀態,進入到飲食的文明時期。讓我們來看看西周的王室和貴族的標準飲食。
這時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代八珍"。它由2飯6菜組成:"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牂"(煨烤炸燉母羊羔)、"搗珍"(合燒牛、羊、鹿的裡脊肉)、“漬”(酒糟牛羊肉)、"熬"(類似五香牛肉乾)、"肝"(燒烤肉油包狗肝)。
這些“八珍”可是廚師事先對食物精加工的,工序很複雜。事先就把食材進行了加工成適合入口的大小塊,端出來的菜品已經切好做好了,所以,吃飯時當然不用自己在用刀叉進行分割了,只要用筷子夾住送入嘴中就行了。因為“周代八珍”是中國各地方菜系的鼻祖,所以筷子成為古代中國飲食的主流餐具。
所以,在商周及其以後的春秋戰國時期,用筷子的則是貴族,用筷子吃飯在當時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之後才慢慢向民間推廣普及,取代了刀叉。
當時以華夏文化為主的中原文明,講究華夷有辨,要將自己先進的文明和周圍遊牧民族區分開來,遊牧民族的飲食特點還是以食肉為主,離不開刀叉。所以,筷子就成了先進文化的代表。屬於華夏文明的邊緣地帶使用刀叉,或者底層的打漁狩獵貧苦人使用,因為刀叉對於簡單肉類加工比筷子實用多了。
後來,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受到了華夏文明的影響,也開始提高自己的地位,開始用筷子。但是,還要切肉、吃肉,怎麼辦?於是,出現了這樣的餐具。
這就是“刀筷組合”。 餐刀和筷子套用,而且裝在一起,方便攜帶。吃飯既顯得貴族氣質有格調,還具有實用切肉的功能。
4、那麼西方古代社會用什麼吃飯呢?
古代希臘和羅馬吃飯是用手抓飯。即便當時最強盛的羅馬,貴族最時尚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取食物。在很多歐美歷史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人們是不用刀叉的。
到了中世紀,人們還是手抓飯吃。當時的教會認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為造福人類而恩賜的,用餐具接觸食物是對上帝的傲慢無禮和侮辱。
當時歐洲宮廷吃飯是很講究的。為了區分地位的高低,王室和貴族是用三個手指,不能像平民用五個手指。所以,叉子一般都是三齒。手指沾了油水也不能像平民一樣舔吮或用衣服擦,而是要用專門的布,這也是餐巾的來歷。
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他們無奈的選擇,因為歐洲文明發源地大多屬於地中海氣候,當時沒現在的灌溉技術和生產條件,只能靠天吃飯。地中海氣候夏天是炎熱乾燥少雨,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所以,飲食還是以遊牧民族的特點為主,農業比中國落後多了。
就拿現在最流行最時尚最復古的麵包Miche為例,這算是歐洲歷史悠久的傳統平民麵包,我們從這麵包來看當時歐洲社會飲食水平。這麵包可不全是用麵粉製作的,當時農業條件也不允許他們如此,純粹的白麵包只有法國宮廷才能享用。普通的平民然後往裡面摻上燕麥和麥麩等別的東西,也不是每家都有烤爐的,然後到公用的磚石烤爐烤制,一般烤一個麵包是一家人幾天的口糧。所以,這種麵包很硬、很大,放多少天也不會壞。在大航海時代,這樣的麵包居然能保持數月甚至一年,所以很乾很硬,甚至可以把它當成板磚拍人。所以,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鏡頭,一個人很費力地掰下一塊,然後蘸一些湯汁,泡軟以後才能吃。這也是古代歐洲平民的典型食物和吃法。
不用嘗,一想就知道這麵包的口感和味道了。關鍵裡面還摻有雜質,對於這樣的食用,最實用的工具當然是手,可以掰可以蘸湯還可以挑揀雜物。
5、刀叉是怎麼通過遊牧民族傳到西方的,西方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刀叉的?
全世界也見不到這樣的史料和考古發現。只能靠西方學者專家推論和猜測了。有觀點認為到了15世紀,刀叉才開始流行的。也有西方學者認為,歐洲使用刀叉能推到公元10世紀也就是拜佔廷帝國時候開始的。就我個人看法,這種推測是靠譜的,近些年隨著對拜占庭的歷史研究,我們發現這個時期,拜占庭處於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節點上,歐洲社會接受很多東方傳來的文化和發明,例如紙、火藥等。
先進文明總是具有輻射性的,中亞及其阿拉伯地區對東西文明具有引導和溝通的橋樑作用。所以,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對刀叉和筷子使用,也通過這個渠道傳到了歐洲。當時受到了教會的抵制,認為這是對上帝的不敬。但刀叉和筷子使用畢竟是人們生活文明的象徵,所以經過長時間的普及,到了15世紀歐洲人開始普遍地用刀叉了。但因為其飲食特點,刀叉還是顯得比較實用,可以切肉切面包,而筷子卻不實用,所以西方人只接受了東方飲食文化中的刀叉。
這刀叉的使用反映著東西方飲食文化差距和當時農業生產力的水平。在古代,以農業文明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你再拿起筷子,能否感到我們中華文化曾經的輝煌與厚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