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根據考古學家的探查結果,秦始皇陵的封土高50餘米,底部長350米,寬345米,總面積達到了12萬平方米,相當於17個足球場

在秦陵的封土下面,有一組高出地面30米的夯土建築,外側呈9級的臺階狀,高度相當於十層樓高,體量巨大,形制恢弘,這個就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宮殿。

同時,考古學家在陵墓的封土中心區域,還探測到存在大量的汞元素,也就是水銀,他們發現封土下汞的含量比周圍土地裡汞的含量高,要高出20多倍

過去的人埋葬水銀,有一個觀念就是用來防腐,而且古代人把墳墓都建造得很深,原因就是為了與空氣隔絕,防止遺體腐爛

這邊有一個防腐成功的案例,從湖南長沙挖掘出的一座家族墳墓,墓的主人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辛追夫人,考古人員開啟棺後發現,雖然已經過了兩千多年,棺內的辛追夫人依然儲存完好。出土的時候辛追夫人,皮下軟組織柔軟而富彈性,關節能活動,血管清晰可見,毛髮尚在,手指及腳趾紋路清晰。

而辛追夫人歷經千年不腐的原因就是,密封深埋地下形成的低溫、缺氧和無菌的環境,考古學家推測,辛追夫人大約是在公元前168年去世的,有的人就想到秦始皇是公元前210年去世的,他們去世的時間相隔不遠,而且秦始皇也是埋在地表30米以下的地下宮殿。沒有被盜,同樣是一個低溫、缺氧無菌的環境,會不會和秦始皇和辛追夫人一樣,遺體不腐,關節還可以活動呢?

雖然這個猜想很美好,但是秦始皇去世之後,花費了大約2個月時間遺體才放進地下宮殿,而且他去世的時候正值5月,快到夏天了,也許在放入地宮以前,遺體就已經腐爛了。

秦陵地宮水銀的真實用途

前面有提到,考古學家探測到封土下面有大量水銀,這些水銀是因為地宮中的水銀揮發後,沿著封土的裂隙上升到封土的表面所致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記,在秦陵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就是用水銀做成百川江河大海,那麼推測地宮中的水銀最起碼有幾十噸。

而這麼多的水銀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有的說法是水銀是用來防盜或者是防腐用的,答案是也不是,秦代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們不知道水銀有哪些作用,只知道水銀的原料也就是丹砂,是可以當作顏料使用的。

知道水銀可以使遺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腐敗,這是在宋代以後才出現的現象,知道水銀具有強毒性,自漢代以後,由於煉丹術大規模盛行,人們才意識到水銀可以防盜。

關於秦陵地宮水銀的真實用途,也許可以在史書中找到解答,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秦陵地宮是以水銀為四瀆 百川 五嶽 九州島 具地理之勢

東晉的王嘉在他的著作拾遺記中說,為江海川瀆 系列山嶽之形

這些著作不約而同的都提到了,“用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所以可以推斷,這是對秦帝國地理版圖的再現,這個推斷也是有據可考的。

上世紀70年代 在甘肅天水,曾經發掘過一批戰國的墓葬,在這些墓葬裡面曾出土過一個三十萬分之一的一張地圖,而西漢早期長沙馬王堆墓葬中也出土了《誠邑圖》地形圖。

這就可以說明,雖然那個時候地圖的精度有限,但是秦人已經有能力在墓中模擬出來,以帝國水系為骨架的版圖,而秦始皇陵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就是說死後也要和生前一樣,所以秦始皇陵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都是仿造,秦始皇還在世的時候,地宮的水銀是模擬秦帝國的版圖的,秦始皇把它帶入地下,寄託了他對帝國的掛念,也意味著即使在地下 他也是皇帝,也要統治自己的國家。

秦陵地宮的防水措施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穿“”就是開挖的意思。

考古學家經過勘探發現,從地下40米處以下,其中三層比較厚的濾水層,也就是說來自驪山方向的地下水,就是透過這些比較厚的三層沙層來到秦陵地宮附近。這三層的濾水層就是司馬遷說的三泉。

地宮修建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在下挖過程中,在不同的深度會遇到源源不斷的地下水,2000多年前的秦朝工匠很聰明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工匠們在東南來水的方向橫向的開挖水渠,將地下水引導到水渠然後再排到西北比較低的地方去,這個排水工程長度超過一公里,總排水渠位於地宮的東側和西側

當水渠的深度超過地宮的深度時,能保證外圍的地下水不會再進入地宮的時候,就將水渠用一種青膏泥填埋起來,就相當於在地宮的東側,南側,西側,修建了一層高達40米的水泥大壩,這個建築防水工程的設計思想,直到今天還仍然在使用。

秦陵地宮有長明燈嗎?

按照文獻記載是有的,“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這裡的膏就是指油脂,而人魚,有人認為它是雌性的鯨魚,有人認為它是娃娃魚。

有人推測,秦陵地宮裡用的是鯨魚油,如果用鯨魚油製作的蠟燭燃燒一個小時,大概需要8克,用一立方米的鯨魚油可以燃燒5000天,但是,在地宮裡面要使蠟燭在逐漸缺氧的條件下成為長明燈,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沒有氧氣。

秦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怎麼解釋?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應該是說地宮的頂部,裝飾有模擬天文星象的圖畫,在地上有一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地理模型,地宮的頂部有可能繪製了一張大大的二十八星宿圖,二十八星宿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執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

考古資料顯示,在戰國初年 湖北的曾侯乙墓的漆箱上面,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名稱。

所以秦陵地宮頂部完全可能有比較精確的,天文星象圖

我們再試想一下,秦陵地宮的底部是長方形的,而頂部繪製了圓形的天文星象圖,一方一圓結合在一起,似乎有種把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一起帶到地下的感覺。

秦陵地宮有哪些隨葬品?

因為現在還沒有對秦陵進行挖掘,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但是考古學家根據歷史經驗以及歷史文獻,給出了自己的推測。

裡面有和千古一帝相匹配的各種器物,比如金銀器,陶器,木器,竹器,以及各種各樣的絲織品,還有秦始皇喜歡讀書,他肯定會在地宮裡面放置大量的書籍。

除此之外 考古學家推測也許,秦始皇穿著金縷玉衣下葬,因為漢承秦制。

西漢的帝王死後,穿的是金縷玉衣,金縷玉衣就是用玉片連綴成的殮服,外觀和人的形狀相同,只有皇帝才能穿金縷玉衣。

在上世紀60年代,在河北滿城發現了一座巨大的崖洞墓,據考證,墓主人是中山靖王劉勝,這裡就出土了文獻中記載的金縷玉衣。

所以秦始皇的遺體上面穿了一件金縷玉衣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而且金縷玉衣還有延遲腐爛的功能,這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金縷玉衣。

你有去參觀過兵馬俑或者秦始皇陵嘛

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呢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朝早就滅亡了,為什麼賭王何鴻燊卻可以娶4個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