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來源:建寧線上

1929年3月和5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兩次入閩後促進了閩西蘇維埃運動的迅猛發展,閩西根據地初步形成。年底,國民黨調集閩、粵、贛三省的軍隊,向閩西蘇區發動第二次“會剿”。為打破國民黨閩、粵、贛三省敵人對閩西蘇區的第二次“會剿”,由朱德率領第一、三、四縱隊,毛澤東率領第二縱隊,先後撤離閩西轉戰江西。其中部分隊伍從寧化經建寧去江西廣昌,路過建寧縣的伊家灣、山下、客坊、中畲等鄉村,紀律嚴明、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紅軍,給建寧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建寧群眾的歡迎。

1931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取得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決定乘勝揮師東進擴大戰果,在閩贛邊界籌糧籌款、擴大紅軍和根據地。1月18日,紅軍總部發出第5號命令,指出紅軍當前的主要任務是“以最大的力量繼續籌足3個月的給養,準備敵人再次向我們移動時大舉消滅它”,命令部隊移師建寧、南豐、廣昌一帶籌款。2月21日,紅軍總部又發出第6號命令——《繼續東移加緊籌款的命令》,命令“第四軍以廣昌為指揮中心,派一師進至閩邊之康都圩附近,沿大道一帶在道路左右各30裡以內(距廣昌120裡以內)分散籌款;另一師沿大道往水南圩、船頂隘向建寧移動,工作至3月6日止,須籌現洋12萬元以上。”

1-3月,紅四軍第十師三十團、二十八團和紅十二師一部,分別從南豐的傅坊和廣昌的陳莊翻越船頂隘、甘家隘、鬆仔隘進入建寧西北地區,擊潰各鄉地主武裝保衛團,宣傳黨和紅軍的綱領政策,開展打土豪分浮財、籌糧籌款、擴大紅軍、發展革命積極分子等工作,相繼成立桂陽、陳家排、賢河、巖上、靖安、水南橋、寧家源、溪頭坑、蘆田、裡心、渠村、排前等鄉村的紅色政權鄉人民革命委員會及農會、貧農團等組織,組建桂陽、寧源2支共50多人的游擊隊,擴大紅軍100多人,開闢了建寧西北游擊區。

桂陽游擊隊,是建寧縣的首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地方革命武裝,隊長張國維,指導員夏小喜孫,隊員30餘人,設3個班。為擴大影響,桂陽游擊隊利用當地集市日,於2月21日在桂陽街中心的張王廟舉行成立大會。成立大會結束後,游擊隊立即衝進大豪紳上校保衛團總張秉剛的家,開倉分糧分浮財給窮苦群眾。不久,張秉剛從縣城運回一批槍支埋藏起來。游擊隊得知訊息後,於深夜包圍張秉剛的家進行搜查,在灰糞窯地下挖出10支嶄新的步槍。游擊隊有了武器後,接著打了張作霖、張青圃、唐普主等家的土豪,沒收浮財和罰款,部分留作農會和游擊隊的活動經費,大部上繳紅軍工作團。

寧源游擊隊有隊員20餘人,隊長李細闊,先後在寧家源、蘆田鄉打了黃成才、寧廣懷、潘盛芳、翟趙錢等大土豪,沒收土豪的糧食,宰殺他們的大豬,挖出他們埋在地下的光洋和田契、借據,召開工農群眾大會,將田契、借據當眾燒燬,並用沒收土豪的酒肉請農友會餐。

4月初,國民黨軍第五十六師(師長劉和鼎)進駐建寧,派出1個團進攻裡心遊擊區。紅軍在游擊隊的配合下,在裡心至戴家的豬牯嶺一線將敵擊潰,擊斃敵連長1名。不久,紅軍奉命開赴江西參加第二次反“圍剿”。紅軍轉移後,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勢力趁機反撲。張秉剛帶著反動民團撲進桂陽,妄圖消滅桂陽游擊隊。桂陽游擊隊避其鋒芒,埋藏武器分散隱蔽;寧源游擊隊則以土銃、梭標、大刀為武器,堅持在寧家源、蘆田、排前等地打游擊,遭受重創,隊長李細闊受傷後被敵殺害。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當“吃貨張騫”遇見“西域美食”,兩者會有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