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晚清又是割地又是賠款,被洋人變著花樣折磨,那又是怎麼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一直堅持到1912年的辛亥革命的呢?其實讓晚清多活七十多年的是洋人。

晚清時期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氛圍,和之前的封建王朝有著很大的不同,晚清時期和外國的殖民勢力互相勾結,來維持自己的統治,鎮壓自己的人民。雖說大清朝在各種對外戰爭中勝少敗多,割地賠款,外帶簽了一大堆不平等條約,不過同時列強也非常樂於維持清政府的存在,幫他續命,目的是讓大清能夠源源不斷地幫自己賺取利潤。

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夕,大清戶部存銀大概是1300萬兩,地方分貯800萬兩,合計2100萬兩,一場鴉片戰爭竟全部花光。結果鴉片戰爭之後,緊跟著就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前後持續近20年。將富庶的東南地區幾乎打成白地,大清為了搞定這些事軍費開支高達6.27億兩,套出來的錢數不再辛丑和馬關之下。清政府被逼得無計可施,無奈加徵田賦鹽課,開徵厘金洋稅。即便是這樣錢還是不夠用,期間接連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皇帝無奈只能逃跑,圓明園被洋人燒燬。

大清走到這一步眼瞅著就要亡國,在第二場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無奈簽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以及中俄的《璦琿條約》等各種條約,讓大清在瀕臨滅國的邊緣由活了下去。從咸豐年間清政府就開始預設在沿海諸省可以私下向洋行借款,那時大多還是一些十幾萬幾十萬兩銀子的買賣。結果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就逐步擴大了向洋行的借款規模。

到了左宗棠西征的時候曾前後六次向洋行借款,借款規模達到了1600萬兩。從地方到中央,從幾十萬到上千萬。在多次借款之後洋人表示大清朝不能只借錢,得有抵押物才行。清朝政府經過研究決定用海關關稅作為抵押物來借款。在那之後大清朝的海關就屈辱的被洋人把持了。

1887年關稅超過2000萬兩,佔所有賦稅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了清朝末期三分之一的賦稅收入都來自於關稅。甲午戰爭前夕,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飆升到了8200多萬兩,財政支出是7800多萬兩,能有400萬兩左右的盈餘。

1902年庚子賠款出現困難,洋人們將大清關稅再次提高到實際的5%,以便於讓大清續命還錢。所以洋人一次次地幫助大清,只是為了繼續割大清的韭菜。大清亂了洋人們的商品就無法銷售,大清沒了,錢就沒人還了。

這就是為什麼總說晚清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為什麼中國人民頭頂壓著三頂大山。因為有些東西我們看不到,卻有實實在在在我們身上吸著血。外國的商品傾銷和天價賠償,最終都會透過大清朝廷變成扼住底層百姓的一隻大手。

辛亥革命實際上使晚清國力徹底透支,財政瀕臨崩潰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列強需要一個代理人在中國為他們源源不斷地賺取利潤,這個代理人可以是大清王朝,可以是國民政府,了儀式愛新覺羅皇室,也可以是某個人總統,他們並不介意讓這個人吃得飽一點,而作為代價,這個人必須維持這個國家的穩定,保護洋人的利益。所以清政府末期的迅速崩潰,有革命思想蓬勃發展,也有列強看透了清王朝的能力。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安格聯指示手下把關稅扣下,回到上海匯豐銀行,清政府借款無力,客觀上促成了清帝的退位。列強始終用一隻看不見的手干預著近代中國的走向,這就是近代史的無奈。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金國末年忠義勇士陳和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