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秦始皇大家是最熟知不過了,都知道他是嬴姓趙氏,所以現在也可稱呼他為嬴政或趙政(先秦時期只稱趙政),那麼至於大家所說的為什麼嬴政的兒子不姓嬴呢?其實這主要是由於大家不了解在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分開來命名的,所以才會有了一種錯覺,認為扶蘇和胡亥沒有跟隨他父王嬴政的姓氏。那下面就帶大家從姓與氏的起源,去分析胡亥與扶蘇的真正姓氏。
姓的由來在最早期的母系氏族社會,因為人們都只知道自己的母親而不知生父是誰,並且每個氏族的族長為了把自己的子民給分開,所以也就採用姓來命名自己族人的名稱。“姓”是一個象形字,把它分開來寫,不難發現其中的深意,“從女從生”,意為女人所生之人。
自此姓也就發展而來,姓的出現從一方面表示出了族人之間血緣關係,更容易把自己一個姓氏的族人歸置到一個部落,對於當時母系氏族社會來說成為了每一個人最重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不但可以表明族人間的血緣關係,還針對於當時的氏族外婚制有了很好的辨別能力,從一個人的姓就可判別是否能夠通婚。
所以“姓”從母系氏族社會開始就應運而生了,它標誌著血緣的來歷。最早的由女字為偏旁的姓大概有十幾個,如姬,姜,嬴,姚,妊,姒,妘,媯等,這些最早的姓往往表示一個氏族的居住地或者是部落的圖騰,對一個部落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氏的出現由於在古代中國,當時主要以農耕為主要生活來源,而且隨著父系氏族社會的出現,氏也就從姓當中衍生出來。而此時的氏由於是部落內衍生出來的,所以主要是象徵著一個部落的首領,但是隨著後來國家的誕生以後,很多地方的封地和官職也就成了氏的名稱。並且此時的氏只有貴族才能夠擁有,因為他們的氏一般都是從封地或者是官職當中世襲下來的,所以對於當時普通的平民和徵收來的奴隸,是沒有屬於自己的姓氏的。
而且在父系氏族社會,由於女子不能夠提供日常的勞動力,所以女子只有通過姓來表明自己的血緣關係,而男子通過氏來表明自己的地位身份,所以此時的姓和氏已經有了不同的作用。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
嬴姓的起始,趙氏的發源對於秦始皇家族的嬴姓,也是作為上古八大姓氏之一的,可以說是流傳了很久,那麼對於嬴姓的起源,最早應該是在舜帝時期,以下為《史記》中記載內容:
秦之先,帝顓頊(zhuān xū)之苗裔孫曰女脩(xiū)。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cì)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皁遊(liú)。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yì)。舜賜姓嬴氏。
從大致意思也可以看到,嬴姓是舜帝最先賜予柏翳(伯益)的。而後經柏翳(伯益)的子孫傳遞,並且在伯益的長子大廉生的後代就開始輔佐殷商,後世被封為諸侯,所以嬴姓經過了三十餘世,六百多年的傳承,最終傳到了秦始皇這裡。
而對於秦始皇趙氏的來源是因為西周時期的造父(柏翳的後世)。據記載西周時期的造父是為周穆王駕車的馬伕,在一次遊玩的過程中西周的徐國公起了反叛之心,所以在這緊急時刻是造父駕車把周穆王給送到前線,才及時的打敗了徐國公的叛軍,贏得了大的勝利。而周穆王為了感謝造父,就把趙城賞賜給了造父,所以從那以後造父一族也就有了自己的封地和氏號。由於在西周時期男子稱氏,所以對於秦始皇這一脈來說趙氏作為他們的新姓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而且嬴秦這一脈自周朝開始就位居諸侯,地位不俗。
自此嬴姓趙氏也就完整的出現了。
姓氏的連用姓氏連在一起使用,是從秦漢才開始形成的這個習慣。在先秦時代,男子的稱呼一般為氏+名,所以如果是在秦朝,我們應該稱秦始皇為趙政,這也是最符合當時社會現象的一種叫法。至於胡亥和扶蘇為什麼沒有直接加上趙氏,可能由於在司馬遷編撰史記的時候,已經有了姓氏合在一起的說法,所以直接省略掉了前面的姓氏而只呼其名。
總結:扶蘇和胡亥都是嬴姓子弟,他們本來應該叫做趙胡亥和趙扶蘇,而不是我們誤認為的姓胡和姓扶了(況且扶姓基本沒有)。所以現在你知道胡亥和扶蘇的真實姓名了吧,其實他們是真正的嬴姓趙氏的後人,而且趙氏之名自西周時期就開始使用了,可別再想著他們不隨秦始皇的姓氏了。現在是不是了解了中國最早的嬴姓趙氏的起源了呢?
-
1 #
-
2 #
公子扶蘇,扶蘇是名字,而不是姓扶!公子伯邑考、公子重耳姬姓等等
-
3 #
閩南語“胡”與“扶”同音。
-
4 #
先秦國君稱姓,貴族稱氏。
-
5 #
張嘴秦爺爺(皇帝),還始爺爺,有始就有。。。暗示我是三(孫子),我過勁,然家是滿家,哪裡來的秦孫子?
先秦多數人還是用姓,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氏。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如果對方有氏而稱呼其姓,是很無禮的行為,相當於無視對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