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最為迷人的地方,就是任何看似一個匪夷所思的,或者讓你無法理解的歷史現象背後,只要你細細的去研究和琢磨,就會發現歷史上所有不合理的結果,都有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

在近代史中,最讓人耿耿於懷和想不明白的就是中日甲午戰爭。就像當時清朝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就回憶說過:

“當時全國上下,除了極少一部分頭腦清晰的人除外,大概有百分之九九的人認為日本很難和中國一戰。"

當時清庭的禮部侍郎志銳在給光緒的奏章中說到,日本自不量力,竟敢用兵北韓,我們中國如果這次可以振奮精神,奮發圖強,

“從此亦末始非靖邊強國之一轉機也。”

也有很多當時朝廷的官員認為通過此戰,大清可以重新懾服海外諸夷。

可以說,在戰前,從國外到國內幾乎都一隻認為,這場戰役絕對是中國穩贏。

然而,結果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甲午海戰,日本的聯合艦隊一艘都沒有被擊沉,而中國北洋軍艦幾乎全軍覆沒,甚至最後威海衛失守,中國僅存的幾艘軍艦也被日本俘獲。

而也是因為如此,日本徹底的佔領了北韓和臺灣以及澎湖列島,並受到中國將近一億兩的戰爭賠款。至此之後,中國彷彿就像現在的中國足球一般徹底的崩潰,誰都敢輸,且一點羞恥的心都沒有。

戰爭的失敗導致整個民族在外族面前都全面自卑,就算到現在,這種自卑都還在影響著我們這個曾經那麼驕傲的民族。

那麼那場全世界都看好我們能穩贏的戰爭,為啥最後會落得如此的境地。關於那場戰爭,很多人都做了分析,甚至連北洋艦船上船員在艦炮上掛著晒洗的衣服這樣的小事,都被解釋為是戰爭失敗小細節之一。

至於其它的原因,就更是多的數不勝數。分析來,分析去似乎這場戰爭,北洋水師做的每件事情都影響著失敗的結局,那麼這場戰爭最後導致失敗的那根稻草,究竟是那一根呢?

首先我們對於歷史事件的發生,要有三點清醒的認識。

一:就是這件歷史事情所發生的歷史背景。二:是關於歷史事件真偽的辨析。三:這件歷史事件中最為關鍵的人。

首先是歷史背景

可以說,中國和日本都是差不多在同樣的時段開始變法革新,甚至可以說中國的洋務運動比日本還要早些,但是最大的區別是日本除了天皇制度保留之外,其它的方面從最上層的貴族到最底層的貧民都全面的接受西化。

而中國的指導思想則是“中體西用”,說白了就是用西方的技術來維護封建的中央集權統治。日本在實行資本主義改革之後,國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隨之而來,日本派出大量的間諜來觀察中國以及北韓的狀況,發現了中國以及大部分的亞洲國家都在內心很排斥西方的體制以及思想。

北洋水師的建立,是因為看到日本依靠自己的海軍佔領琉球後,以及當時大部分的侵略者都是來自海洋之後才建立的。

而清政府也是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馬尾海戰的慘敗之後,就完全喪失了進取之心,只是將艦隊建設定位為海岸防守的防禦工具,並沒有像日本一樣建立海洋意識,打造一支具有現代化海洋意識的海軍。

比如,依據當時日軍的記錄,就會發現,日軍記錄了當時很多清軍,雖然裝備著很好的槍支和火炮當時這些清軍士兵似乎並不會使用,大量的清國士兵在使用步槍的時侯,還是和使用鳥銃一樣,閉著眼睛,把槍打響了就行,至於是否擊中目標,更本就不在乎。

這樣的表現,就是典型的還使用很早之前的操練方法,而沒有跟上現代的軍事變革。

二 歷史事件的真偽

在生活中,我們會聽到不少所謂的傳言,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選擇傳播,或者人云亦云,其目的無非是顯示自己的多聞和見多識廣。

在甲午海戰失敗之後,就有很多這樣的傳聞,比如就有著名的“主炮晾衣”,說的是定遠艦訪問日本的時侯,因為定遠的管帶劉步蟾和日本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是同學,所以就約了東鄉參觀定遠艦。

東鄉在定遠艦上看到中國水兵在主炮上晾衣服,就對自己的同僚說,清國士兵散漫,海軍不堪一擊。

後來中國著名的海軍歷史專家陳悅考通過翻閱大量歷史文獻,以及考證大量的歷史記錄發現,這個說法完全就是日本人制造的謠言,其目的就是灌輸一種思想,中國人不行,沒有進取精神,懶惰散漫。

還有就是大量的史料都指責,當時的清國北洋水師軍事廢弛,軍官貪墨享樂,士兵懶惰散漫。可是依據當時被中國聘為軍事顧問的斐利特和總教習琅威理都在自己的回憶路中描述道

“駛船之法則仍甚合機宜,操演陣勢任純熟而兼能變化…其發跑號令之旗,皆用英文,各皆能一目了然”。

從這段就可以看出,所謂的北洋水師的軍官和士兵是多麼辛苦的訓練。另外,在劉公島的甲午戰爭陳列館就展示了一封遺書,這是當時“經遠”艦的二副陳京營在戰前寫給自己父親的絕筆,信中內容是表明自己殉國的決心。

在作戰的時侯,中國官兵的表現也是如此。根據歷史的記錄,甲午海戰中,中國軍艦管帶級別的軍官以身殉職的就高達一半,由此可見條件更為優良的日軍是怎樣熬過來的。

歷史事件中的人物

甲午海戰,雖然看起來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轉型點。而這個轉折點的主角就是兩個任,一個叫做李鴻章,另一個就是丁汝昌。

現在很多人都說李鴻章目光短淺,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不讓北洋艦隊出港作戰,而從現在李鴻章發給丁汝昌的電報來看,其實從甲午開始,李鴻章就電告丁汝昌務必血戰到低,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民族一個機會。

但是或許因為丁汝昌的懦弱,他始終沒有率領殘餘的軍艦在太陽的夕陽下戰鬥。他本希望可以熬到援軍的到來,打敗日本人。但是又是因為性格,使得他在沒有等到援兵後,最後吞食鴉片自殺。這個懦弱的男人,哪怕是死,也不敢面對失敗。

總結

對於中日甲午戰爭,有大量的分析文章對此論述,從各個方面闡述為何中國會輸掉這場關係到國運的戰爭。

雖然我們的北洋艦隊在當時的確是比日本的艦隊要落後一點,但是總體來說,裝備之間的差距不是很大,不像抗日戰爭時期那樣,出現代差的武器。

與此同時,北洋艦隊的官兵作戰也很英勇,不少軍艦的管帶都隨船殉國一起沉入黃海。可以說,北洋艦隊在當時的確已經做到了自己最大的極限,但是依然還是輸的那樣慘,這就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

甲午海戰失敗的最大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句話,“靈魂的落後”。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化”,日本選擇了從內心的接受和變革,迅速的從一個封建國家轉變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也成為亞洲國家裡唯一的強國,免遭了被殖民的下場。

但是中國卻選擇視而不見,鴕鳥心態,面對一次次的失敗,依然使用老舊的思維來應對,害怕變革所帶來的劇痛,最後這個朝廷不但自己完蛋,隨之而來的也是將我們這個民族推入了一個歷史災難的泥塘。

教訓

以歷史為鏡,可以知錯與對,甲午海戰的失敗,不是輸給日本,而是輸給了我們自己的思想,固執與心態。

其實人也是如此,你的想法和態度,也註定你將會過怎樣的人生。好與壞,贏和輸都是自己的轉念之間。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函谷關的守望:秦王掃六合,其實是一場關於地理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