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宋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大宋東京汴梁被金國攻破,徽欽二帝被擄北狩,另有後妃、宗親、貴戚、官宦、軍匠等三千餘人一同被俘北返,北宋亡。
北宋人口過億,單東京汴梁就有超百萬人口,卻被一個只有百萬女真的金國征服,可悲可嘆。
事情最早還要從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童貫出使遼國說起,檀淵之盟後,宋遼維持百年和平,但宋一心想收復燕雲十六州,此時遼朝衰敗,童貫出使遼國也是想探聽虛實,以為後計。出使途中有遼國大族馬植來見,獻“聯金滅遼”之策,童貫深以為然,後來馬植歸宋並被賜名趙良嗣。
只是遼國固然衰敗,宋朝自己也是內政敗壞,腐朽不堪,以弱身而謀大事,宋朝顯然缺乏自知之明。
由於遼國橫亙宋金之間,陸路斷絕,宋朝先後派出使節馬政、趙良嗣等從山東登萊泛海入金,雙方來往頻繁,多次磋商,最後於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達成協議,相約滅遼。遼南京析津府(也就是燕京,今北京西南)由宋軍攻取,金軍進攻遼中京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等地,遼亡後燕雲十六州地區歸大宋,宋將原給遼的歲幣轉納金國,史稱“海上之盟”。此錯一,與虎謀皮。
協議即成,遼國又疲於應付金人進攻,童貫也想再建不世之功,覺得遼國已是病貓,只等大軍一到,肯定望風披靡。1122年,童貫、蔡攸率師攻遼燕京,結果宋軍戰力低下,內部又不團結,連這病貓也打不過,喪師敗績。無奈之下,童貫厚賄金人,央求金國代替攻下燕京,同年十二月,金破燕京。此役暴露宋軍極度腐朽,外強中乾,孱弱可欺,為靖康之禍埋下隱患。此錯二,廢師燕京。
1123年4月,金將燕京及所屬西部六州之地交給宋朝,宋改燕京為燕山府,以王安中為燕山宣撫使、知燕山府,遼常勝軍降將郭藥師同知燕山府事。
徽宗身在東京,那裡知道前線這諸般齷齪底細,還以為前線將士神勇,親筆命名燕京為燕山府,並命人作“復燕雲碑”,勒石記功,陶醉在光復燕雲的壯舉之中。
當年五月,金南京留守 (金改平州為南京,今河北盧龍、遷安一帶)張覺(又作張珏)聯絡王安中,舉平州之地歸宋。王安中和北宋朝廷在一州之地面前都變的目光短淺,欣然同意。金國當然不答應,先派完顏闍母,後遣完顏宗望討伐,張覺被擊敗,逃奔燕京,完顏宗望揮師燕京城下,威逼王安中交出張覺,兵鋒之下,王安中將張覺殺死,首級交於宗望,是為平州之變。張覺授首之時,心中肯定憤恨不已:自己錯看這幫宋人,如此沒有骨氣血性,奢談什麼恢復燕雲故地,如何成得了大事,異日一定有亡國之禍…
在燕京的原遼常勝軍降兵降將,目睹張覺被殺,不免兔死狐悲,號慟大哭。郭藥師作為其中一員,說到:這要是金人來抓我會怎樣?郭藥師及常勝軍在遼國時就時叛時降,反覆無常,此後,這些降將降卒和宋朝自然也是貌合神離,不再上下同心。郭藥師後來鎮守燕京,和完顏宗望一戰而敗後隨即投降,併成為滅宋先導,應該種因於此 。
宋朝當初本可以不納降張覺,納降後,金國一旦兵臨城下,又把責任完全推卸給張覺,實在是大錯鑄成,平州之變,此錯三。
此時,又發生了另外一件大事,1123年8月,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死了,完顏晟即位,為金太宗;金太祖和太宗對北宋態度應該說差別極大,太祖恨遼入骨,但對北宋還是不錯,當初聯宋滅遼,有些情誼,也是太祖力排眾議,將燕雲十六州中六州先行交還宋朝,還有朔、武、蔚三州本也確定交割。但太宗對宋朝卻沒有這般感情,反而覬覦南地繁華…
1125年8月,完顏宗望及完顏宗翰以張覺投宋事情,請求伐宋,太宗准許。
1125年10月,金人發兵攻宋,分東西兩路,東路以完顏宗望領軍,也就是金國二太子,我們熟悉的金兀朮(完顏宗弼)隨宗望在東路軍,西路為大狼主,完顏宗翰(粘罕)。東西二路之間,隔著巍巍太行山,中間只有太行八陘可以溝通
完顏宗望從平州出發攻燕山,12月郭藥師降,引金兵攻宋。郭藥師叛遼降宋復降金,變成了三姓家奴,但這三姓家奴對金人確是價值非凡,金人從此得知宋軍虛實底細,以奪取東京汴梁為目標,不爭一城一地得失,加快了南侵步伐。
1126年1月宗望軍渡過黃河南下,也是納悶,這黃河天塹居然無人防守,卻原來
“戊辰,金宗弼取湯陰,攻浚州。內侍樑方平領兵在黃河北岸,敵騎奄至,倉卒奔潰。時南岸守橋者望見金人旗幟,燒斷橋纜,陷沒凡數千人,金兵因得不濟。方平既遁,何灌軍亦望風潰散,守兵在河南者無一人”。這宋朝黃河守軍都被金兀朮嚇跑了,此錯四,黃河不守。
“南朝可謂無人,若以一二千人寧河,我輩豈得渡哉?”六萬金軍在宗望的狂笑聲中,乘坐搜尋來的十幾條小船,用五天五夜的時間,從容渡過無人把守的黃河天塹。
後何灌逃回東京被拒入城,戰死城下,樑方平于靖康元年二月被欽宗誅殺。
1125年底,驚聞金軍南下,徽宗急於出逃以避金人兵鋒,匆忙間徽宗傳位給太子趙恆,即宋欽宗,自己號為太上道君皇帝。此時宋徽宗才知道之前真是枉信童貫等人。金軍渡黃河時,徽宗出東京城奔亳州避禍而去。宋欽宗即位後,以【詩·周頌·我將】中“日靖四方”與【尚書·周官】中“永康兆民”二句,取“日靖四方,永康兆民”之意,改元靖康,寓意多麼美好,結局卻糟糕之極。
於此同時,西路軍完顏宗翰,連克朔州、代州、中山等,但受阻於太原,宋張孝純防守皆備,久攻部下。
1126年,正月初八,完顏宗望軍兵臨東京汴梁城下 ,駐兵牟駝岡 。
宋欽宗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等,負責開封的防禦。在李綱主持之下,宋軍“修樓櫓,掛氈幕,安砲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櫑木,備火油,凡防守之具畢備”。又在汴梁城四壁各駐軍一萬兩千人,馬步軍前中左右後共四萬八千人,前後軍屯通津門及朝陽門外,分守延豐倉及樊家岡,左右中軍駐城內。
金軍開始攻城,戰事慘烈,互有死傷。欽宗派鄭望之、高世則為軍前計議使前往金營議和。
宗望要求割讓河北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並要求宋朝派親王、宰輔作為人質,然後退軍。不得已,康王趙構及張邦昌前往宗望大營,達成協議。
有一點值得一提,“正月庚辰,張邦昌從康王詣金營,自午至夜分始達”。第二天,道君皇帝到了鎮江。一面從容赴國難,一個逃之夭夭,徽宗一生為君為人,都是極差。
張邦昌此次出使金營,應該給宗望留下印象,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為以後立他為偽楚皇帝埋下伏筆。
這時四方勤王之師也先後到達汴梁城下,馬忠的京西兵,範瓊的京東兵,金人不敢在汴梁四周隨意活動。而且由於完顏宗翰受困太原,未能切斷宋朝東西聯絡,种師道、姚平仲率十萬涇原、秦鳳西軍(北宋在甘陝對付西夏的精銳邊軍)出潼關趕來勤王,宗望只得從東京城郊撤離至西北遠郊孟陽寨。
宋欽宗任命种師道為同知樞密院事,京畿、河北、河東宣撫使, 統四方勤王兵及前後軍。
二月初一,李梲,鄭望之在金營繳納和議所定金銀財貨。當夜姚平仲劫宗望營,結果事先情報被洩,金人早有準備,劫營失敗,姚平仲遠遁陝西,而後种師道、李綱被罷職。此罪五,行事不密,劫營失敗。
二月初,由於宋朝勤王之師匯聚汴京,同時割讓河北三鎮的詔書也已拿到,又有肅王作為人質,心滿意得之下,宗望率軍北返,第一次東京戰役結束。
其實,大宋人才濟濟,金人退兵北撤,种師道請求在金軍渡黃河未半的時候出擊,金軍在水中,幾乎沒有戰鬥力,又被黃河分割,首尾不顧,必定混亂,肯定一擊成功。欽宗不同意,种師道嘆息:現在不打,以後一定是我大宋心腹大患,“異日必為中國患”。
御史中丞呂好問也向欽宗進言:現在金人得勝而歸,志得意滿,更加輕視我大宋,今年秋冬之季,肯定以舉國之力再來侵犯,我們現在就應該趕快準備,以備不測。
這二人所預見,都被不幸言中。
李綱也建議根據澶淵之盟的舊例 “護送”金軍出境,密令諸將有機會就縱兵追擊。宋欽宗這次難得同意了這個建議,派兵數萬,緊緊“護送”。但李邦彥等宰執不同意,認為李綱把汴京的軍隊都派去追擊金軍,萬一發生不測,恐怕無法應付,又把追擊的軍隊趕快召回,宋軍此時已經追擊到河北邢、趙之間,聽聞班師命令,扼腕嘆息。投降派又最終壓到了主戰派。
以後种師道又提出亡羊補牢的辦法,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預為下次“防秋”之計 。但又被宰執否決,認為萬一金軍不來,這筆巨大的軍費就白白浪費了,拒絕採用种師道之言。這些投降派大臣危急之下還在計算錢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最後省下的錢也是入金人虎狼之口,不犒己軍就犒敵軍。以上為罪六,不用忠臣之言
第一次汴京保衛戰結束,北宋君臣僥倖得免,但危機很快再次襲來,他們還會犯下什麼大錯,還有機會嗎?請看本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