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兩天看到一句對唐朝賢臣名相的概括:“唐稱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房玄齡和杜如晦自然再熟悉不過,唐玄宗的能臣姚崇以往倒沒有如何注意他的功績,於是我翻開了姚崇的列傳,這一看,竟然被我發現唐在姚崇的治國之策裡藏著玄宗後期“安史之亂”的真正起因...

一.姚崇的傳奇經歷:三任宰相出將入相

1.20歲前做遊俠,20歲後當宰相

印象的宰相,一般都是年紀偏大溫文爾雅,和武將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姚崇這個人是個奇才,20歲之前豪放不羈,喜愛行俠仗義,在家鄉是出了名的遊俠。20歲之後聽了朋友的建議讀書考科舉,往後竟然當了三次宰相,並給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姚崇這個人,雖然說讀書讀得晚,但天才真的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只要一個機會姚崇的才能就會像沒有月亮的夜晚的星星一樣,讓無數人注意到他的光芒,而這個機會,在武則天稱帝后不久很快就來了。

《舊唐書.姚崇等》:時契丹寇陷河北數州,兵機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條貫。則天甚奇之,超遷夏官侍郎,又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知人善用的武則天

當時唐朝經歷政治動盪,在東北最大的邊患——契丹,趁機南下攻佔了河北的幾個州郡,唐朝舉國震動。姚崇這時正在兵部當“夏官”,也就是郎中,契丹南下兵部忙的不可開交,姚崇在處理軍機,謀劃軍務方面,整個的表現可以說“算無遺策”,凡是他經手的軍務井井有條,這就被武則天注意到了。

武則天一看,想不到兵部裡還有這樣的奇才,當即提拔他做了兵部侍郎,也就是兵部的二把手,接著又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直接掛宰相的頭銜處理政事。從這時算起,往後四年內武則天把姚崇從兵部小官直接提拔到首席宰相的位置,實現了多級連跳。

《舊唐書.姚崇等》元之曰:"事則天歲久,乍此辭違,情發於衷,非忍所得。昨預公誅凶逆者,是臣子之常道,豈敢言功;今辭違舊主悲泣者,亦臣子之終節,緣此獲罪,實所甘心。"無幾,出為亳州刺史,轉常州刺史。

所以說當時的姚崇才幹和前途是被所有人看好的,等到武則天被迫退位,群臣都在互相慶賀李唐江山終於迴歸正統,只有姚崇大聲哭泣,說維護江山社稷的安穩是臣子本分,但舊主恩情也不敢忘所以才難過,就這樣姚崇被群臣和新帝疏遠,也丟了宰相的位置。

2.新皇繼位再任宰相,直言上諫被貶地方

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李顯上位,姚崇因站隊原因暫時失去宰相的位置,姚崇眼看李顯難成大器又放任享樂,選擇淡出朝堂,景龍四年李隆基發動政變,把父親李旦推上皇位,於是姚崇重新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職宰相。

姚崇這個人責任心非常重,當時皇帝李旦生性懦弱被太平公主裹挾朝政,太子李隆基地位岌岌可危,為了國家安定姚崇建議唐睿宗李旦讓太平公主遷出洛陽,實際上是淡化太平公主的權力。

《舊唐書.姚崇等》: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尋遷中書令...請加罪,乃貶元之為申州刺史

李旦也是個沒心沒肺的主,轉頭就告訴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大怒,太子李隆基為了保住姚崇也為了自保,主動上書讓唐睿宗李旦把姚崇貶到申州當刺史,於是姚崇又從宰相變成了將軍,其後輾轉多地一直沒回到京城直到李隆基登基。

3.和皇帝提了10個條件,不答應不當宰相

等到李隆基登基,經歷多次動盪的唐朝內憂外患已經十分嚴重了,特別是官員腐敗和消極怠工的問題,李隆基深知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有一批能幹敢幹的心腹,他第一反應想起的,就是此時還在渭南做刺史的姚崇,藉著去驪山閱兵圍獵的名義,千里迢迢把姚崇從渭南召到了身邊。

這時候的李隆基29歲,姚崇已經60歲,李隆基試探的問姚崇“善獵乎”,姚崇回答說我20歲前就是幹這個的,20歲後又在朝堂“打獵”,這一語雙關的回答讓李隆基大喜。

兩人牽著馬長談許久,正當李隆基高興的時候,姚崇卻提出了10個建議,並說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不當宰相了,別人都是拼命往宰相位置爬,姚崇卻趁機要挾李隆基,可以說是犯了君臣之道的大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二.“治國十策”,開元盛世的輝煌和沒落

李隆基聽了姚崇的話,也不生氣,說那你就說說是哪10個條件。姚崇一聽明白唐玄宗是下定決心整頓朝綱了,噼裡啪啦說了10件條件。總結下來姚崇在10個條件裡一共說了8件事情,這8件事情也是姚崇治國之道的核心綱要,開元盛世的到來和輝煌很大程度上也和這8件事情有關。

姚崇要唐玄宗李隆基答應的8件事,歸納起來其實就24個字:“行仁政、嚴執法、禁外戚、禁宦官、禁貢獻、禁寺院、慎用兵、納忠言”。這8件事情看起來並沒什麼特殊,哪個中興或者開國帝王不用仁政?但這和唐朝的當時社會背景結合起來,這24字的綱領就尤為重要。

“行仁政”的背景是武則天時期為了鞏固統治採用互相舉報的方式來控制官員,結果搞得每個人風聲鶴唳,李隆基上臺後雖然廢除了這條法令,但現象依然嚴重,怎麼讓官員和百姓感受到社會的安定,就極為考驗政治智慧。

“嚴執法、禁外戚、禁宦官”是因為自東漢以來,重用外戚和宦官引出的政變和霍亂就層出不窮,而且皇親國戚犯法也很難被懲治,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唐朝就難以做到上下一心。

“禁貢獻、禁寺院”是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很不好,寺院的僧人可以免稅並在武則天和李世民時期就大肆修建寺院推行佛教,而官員之間為了升遷多會採用賄賂的方式送禮,禮佛不親民的現象也很嚴重,後來唐玄宗禁寺院後,僅假和尚假尼姑就查出2萬多人。這個政策的施行,極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也遏制了全國上下崇尚佛教荒於政事的風氣。

《舊唐書.姚崇等》先是,中宗時,公主外戚皆奏請度人為僧尼,亦有出私財造寺者,富戶強丁,皆經營避役,遠近充滿。至是,崇奏曰:"佛不在外,求之於心...上納其言,令有司隱括僧徒,以偽濫還俗者萬二千餘人。

唐朝時期大為盛行的佛教

“慎用兵、納忠言”主要是針對對外的政策和對皇帝的勸諫。自唐太宗李世民以來,唐朝和周邊小國的摩擦從未停止過,這其中有政治因素也有民族矛盾原因,但客觀事實上唐朝多年的征戰加重了百姓負擔,而且戰爭失利帶來的連鎖反應讓唐朝內部也矛盾重重,而唐朝開始休養生息後,國力開始得以迅速提升,百姓安居樂業。

唐玄宗答應了姚崇的10個條件,並在初期嚴格按照這10條建議中的治國方針整頓吏治,撫卹百姓,唐朝君臣上下一心,迎來了唐朝的“開元盛世”。而即將提到的“安史之亂”的發生,就是唐玄宗在統治的後期漸漸背離這10條建議的過程。

三.如姚崇不死,“安史之亂”未必會發生

姚崇對唐玄宗的10個條件我們歸納成了24個字,整頓吏治遠離宦官和外戚的唐玄宗也開創了開元盛世,但姚崇死後,唐玄宗身邊諫臣和能臣越來越少,“安史之亂”發生的過程就是唐玄宗對姚崇24字治國之道逐漸背離的過程。

唐玄宗晚年,“嚴執法、禁外戚、禁宦官、納忠言”逐漸成了一句笑談。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隆基想從洛陽回長安,宰相張九齡建議等百姓秋收後再啟程,奸臣李林甫拍了一記馬屁,唐玄宗馬上找不到北,結果沿途百姓顆粒無收,沿途災民不斷,而這一切唐玄宗彷彿根本看不見。

不聽勸諫只是唐玄宗晚年最輕微的毛病,更為嚴重的是他開始重用宦官高力士和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把答應姚崇“禁外戚、禁宦官”的誓言丟之腦後,高力士成了歷史上第一個大張旗鼓娶老婆的太監,楊國忠也權傾朝野,可見唐玄宗對他們的寵愛。

安祿山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姚崇當年的治國之策也只剩下“慎用兵”了,唐玄宗這時候哪裡還記得這回事,內部藩鎮割據的隱患唐玄宗選擇視而不見,多次用兵和周邊國家交戰,和契丹、吐蕃等國的戰役消耗了大量國力,並讓安祿山等割據軍閥進一步壯大了實力,終於“安史之亂”爆發了。

《舊唐書.玄宗下》:丙寅,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率蕃、漢之兵十餘萬,自幽州南向詣闕,以誅楊國忠為名,先殺太原尹楊光翽於博陵郡。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積極踐行姚崇等人的治國政策,結果迎來了“開元盛世”,晚年對早期政治方針的不斷背離也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丟了皇位不說,也讓藩鎮割據成為唐朝尾大不掉的弊病,間接導致了唐王朝的滅亡。

結語:從盛世到“安史之亂”,是唐玄宗對姚崇失信的過程

遙想唐玄宗即位之初答應姚崇的10個建議,君臣一心勵精圖治,唐玄宗才能開創開元盛世,然後姚崇死後唐玄宗一個一個背離了這10個建議,重用宦官頻繁對外用兵,導致藩鎮勢力坐大,國力衰弱矛盾加劇,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

這不禁讓人遐想,如果姚崇等人還在,唐玄宗和唐朝會不會不至於走到這一步呢?

參考資料:

《舊唐書.姚崇傳》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朝理學名臣李光地與陳夢雷的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