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出身,獲劉邦賞識
一開始,周勃靠著編織器具,替人吹奏哀樂,賺取生活所需的費用。小時候的周勃就已經開始習武,擅長騎馬射箭,後來他成為當地的勇士。之後,周勃開始跟隨劉邦,從一個訓練官做起,陪著劉邦到處作戰。經歷了眾多戰事以後,劉邦更加信賴周勃,除了欣賞他的武藝,更欣賞他忠厚質樸的個性。周勃雖然不是什麼驚世之才,也沒有什麼文化底蘊,但是隻要劉邦需要他,前線需要他,他從來都不會推辭。不管是在奪取下邑,還是和秦軍對陣之時,都能看到周勃衝鋒陷陣的樣子。
一直到秦朝正式倒臺,項羽落敗,各種內亂被平定,抵禦了匈奴的進攻,劉邦成為皇帝之後,周勃便被冊封為一等侯。不過,這個時候的天下還不算真正的太平,其中還暗藏著許多反叛勢力。劉邦非常看重周勃,但凡對敵軍的討伐重任,他都會交給周勃去辦。不誇張地說,周勃在軍事上是劉邦最信任的人。這一點也可以在劉邦斬殺大量功臣的時候體現出來,因為周勃躲過了一劫,好好地活到新皇帝即位。惠帝在位的時候,周勃已經是當朝的太尉了。
支援呂后,隱忍度日
劉邦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提起周勃此人能夠安天下,所以呂后對周勃也是頗有寄望。劉邦駕崩以後,劉盈即位,呂后協政。當時的皇帝還年輕,幾乎所有的政事都是呂后處理的。呂后的為人,想必大家都知道,後來,劉盈被嚇慘了,也不敢過多管理朝政,只顧著終日飲酒玩樂,沒過幾年,就去見先王了。呂后手上的權力更大了,周勃為人雖然耿直,但他也清楚這個時候和呂后對抗,就是等著送死。於是,周勃只能隱忍不發,假裝支援呂后掌國。
周勃不敢發難的另一個原因,其實是因為他不想破壞當時漢朝還算安定的生活,和平實在是太難得了。而呂后除了在處理呂家和私事的時候有所偏頗,在國家大事上卻還是遵循國法的。所以,一直到呂后去世以後,周勃等人才正式擁立劉恆即位。在劉恆稱帝的過程當中,功勞最大的當屬周勃。所以,皇帝賞賜了周勃許多財寶封地。陳平是另一個有功之人,也得到了不少賞賜。但是,陳平是一個擅長政治權術之人,他覺得新帝上任,功臣鋒芒不能太露,所以自動把功勞都推給周勃。
得意忘形,不知收斂
劉恆也覺得周勃功勞最大,便冊封他為右丞相。一時間,周勃來到了他仕途上的最高峰。他有錢,有權,有土地,皇帝是他捧上去的,突然就覺得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再耿直的人,面對眼前源源不絕的利益也還是會心動的,除了一些品格高尚到極致的人例外。於是,周勃沒有參透陳平的用意,每天都過著被人吹捧的日子。後來,改變周勃命運的人登場了,他就是袁盎。
袁盎的父親在漢朝還沒建立之前,一直都在當強盜。天下大定以後,袁家就開始結束掠奪的生活,轉而做慈善,結交各路人士,有什麼困難都會幫著解決,在江湖上很受尊敬。到了袁盎的時候,他開始轉戰政壇,就這樣成為呂家的幕僚。後來,就成了朝中一員,當上郎中。這個官位雖然很小,但是卻屬於皇帝的近臣,可以直接與皇帝對話。
大禍臨頭,被皇帝棄用
袁盎早就覺得周勃過渡膨脹,一直都想參他一本。一次,皇帝像往常那樣目送周勃離開以示敬重,而周勃臉上也滿是驕傲。袁盎趁此機會詢問皇帝,覺得周勃為人如何。這個時候的皇帝還是認為周勃對社稷有功,依舊稱讚。但是,袁盎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所謂對社稷有功的臣子,應該是君在臣在,君亡人亡的。而當呂后專政的時候,周勃貴為太尉,卻袖手旁觀。等到呂后倒臺,才趁機立功討功勞,現在皇帝禮遇有加,做臣子的居然天天居功自傲,實在說不過去。
皇帝聽了,頓時覺得頗有道理。從這天開始,皇帝面對周勃的時候不再有好臉色,不再像以前那樣尊敬。周勃察覺到異樣,也開始收斂自己的姿態。後來,周勃知道是袁盎在背後搞鬼,見到他的時候就破口大罵,但忍住了沒動手。袁盎也不理他,徑自走開。事後,周勃越想越害怕,他想起了那些被皇帝無情斬殺的大功臣,想起了那些老臣子換了君主以後悽慘的生活。於是,周勃決定辭官,讓陳平一個人獨大當丞相。但沒過多久,陳平也死了,無奈之下,皇帝再次請回周勃擔任丞相。
周勃也確實耿直,根本沒有想想自己是否適合繼續留在朝堂,就答應了皇帝的要求。後來,周勃又遭遇被誣陷想要謀反的罪名,被關入大牢。幸運的是,周勃曾經對薄太后之弟有恩,薄太后替周勃解圍,才得到釋放。經過此事以後,周勃似乎突然開竅,下定決心不再捲入朝堂政事。皇帝也不打算再度重用他,就這樣讓他離去。其實,周勃是否良臣,還是要視乎當時的政治環境去審視的。不過,一代功臣最後的下場不免令人慨嘆,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