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中國古代,由於學校教育發展尚不完善,家庭教育擔當著十分重要的教育重任,因此形成非常豐富的家庭教育思想。長時間的傳承下來,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國古代家教既有明晰的道德理想,又有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全的組織制度,是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外最早的和長效的教育資源,無論是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還是家教內容和方法,中國古代家庭教育裡都包含了許多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借鑑、吸收的精華。

時至今日,教書育人的任務主要由學校的老師完成。無論學校教育怎麼樣發展,不行否認的是,家庭仍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仍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從始至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家庭教育對人的教育和影響不但作用重大,並且不可取代。所以,對中國古代家庭教育思想進行研究,對當前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意義。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清圖片

中國古代最早有文獻記載並流傳下來的是周公的《誡伯禽書》。他告誡兒子伯禽:“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聽說,德行寬裕卻恭敬待人,就會得到榮耀土地廣大卻克勤克儉,就沒有危險祿位尊盛卻謙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貴人眾兵強卻心懷敬畏,就能常勝不敗聰明睿智卻總認為自己愚鈍無知,就是明哲之士博聞強記卻自覺淺陋,那是真正的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貴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為遵循了這些品德。不知謙遜從而招致身死國喪,桀紂就是這樣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而伯禽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沒過幾年就把魯國治理成民風淳樸、務本重農、崇教敬學的禮儀之邦。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見周公對兒子的諄諄教誨。

周公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受到了後世的效仿和發揚。孟母在周公言傳的基礎上,開創了身教。孟子小時候逃學,孟母剪斷自己快要織好的布,告訴孟子偷奸耍滑去做一件事,就像剪掉的布匹一樣,看起來付出了努力,實際上沒有一點用,必將從頭再來。孟母為了給孟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次搬家。《大學》更是進一步完善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理論。自此,天下事也成了家事,家國同體,教化天下的任務被分攤到了每個家庭,實行家庭教育責任制,這個古代教育界的包產到戶模式!

這種教育模式有什麼特點呢?那就是子女教育的好壞,與家庭榮辱息息相關。唐代崔元煒的母親說:如果聽說在外面做官的兒子生活過得很清苦,就是“好訊息”,如果聽說他在外面過得裘馬輕肥、生活奢侈,就是“壞訊息”;她正告兒子做官如果“不務清潔,無以戴天覆地”。這說明為官清廉與否,不僅事關社會的禍福,也波及家庭的榮辱。不像現在,小孩教育出現問題,全部甩鍋給學校。這就是教育責任制的問題,學校還是家庭來承擔教育責任?始終是個爭議。簡單來說,古代以實行家庭教育為主,學校教育為輔的包產到戶模式!現在實行家庭教育為輔,學校教育為主的大鍋飯模式!

這種教育體系是家庭倫理秩序向社會進行類比和推廣,實現了把家庭倫理同人際倫理、政治倫理的對接和統一。這其實也強化了受教者的道德觀念,因此在古代流傳下來了眾多的道德故事典範。中國古代家教既有明晰的道德理想,又有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全的組織制度,是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外最早的和長效的教育資源。

有人認為古代人讀書是為了科舉致仕,可天下間讀書人有多少,做官的又有幾個?對此古代家庭教育早就衍生出耕讀傳家的思想。《甘氏家訓》中說:“我家自祖父以來,專以耕讀為業,不干預地方公事。願我子弟篤守家風,專務本業,奮志讀書。”即便是耕田務農也要“奮志讀書”,足見中華傳統文化對於提高人的從業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滋養之功。古代家教強調讀書的目的在於提高人的素質和敬業精神,力圖使讀書的子弟踐行一種學以致用的人生哲學。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在家信中告誡子孫“兒輩須以仁禮存心,以孝弟為本,以聖賢自期,務在光前裕後,斯可矣”就是說,好好做人,做點為前人爭光,為後人造福的事就可以了。

當今社會,學校教育早已經取代家庭教育成為主流,這是社會發展必然的產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更容易忽略家庭教育。出現了很多家庭教育幾乎為零的熊孩子,在這方面,我們不妨借鑑古人的經驗。

趣說歷史,以不一樣的視角提供另一種思考方式,歷史不能長久的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歷史不是科學,依靠偽造和刪除搞得跟科學一樣。讓我們一起慢慢揭開她的面紗,尋找最原始的足跡。更多歷史內容,大家下期再見!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唐朝的“宰相之職”多為三品,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顯赫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