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龍一向被人們看作是古代一種神獸,是生活在神話裡面的動物,真實的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不過卻又有很多傳說,比如說古代曾經有人養過龍,甚至有人吃過龍,傳說一位夏朝的君主就吃過龍,而且自從他吃了龍之後,夏朝就走向了衰落,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夏朝還真的有人養過龍嗎?

夏朝自少康之後,又傳了數代人,很快便傳到了夏帝不降。這位君王在位了一共在位了六十九年,他擔心自己死後兒子難當大任,所以就傳位於自己的弟弟帝扃。帝扃在位二十一年,帝扃又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帝廑,帝廑在位多少年,我沒有找到出處,故而在此我們放下不說。

終於等到自己叔叔與兄弟都當過國君了,大概是自己這個兄弟也沒有後人。這個時候的孔甲又讓人給推了出來,繼承這個國君之位。

對前面內容做一定的說明,夏帝不降在位時間有一定的問題。我手中的《竹本紀年》原文:“不降繼位,六年,伐九苑。六十九年,其弟立,是為帝扃。”但是我見網路有文字記載,六十九年不是六十九年,而是立十九年。但是我想來,古代文字應該不會出現形似這種情況吧!而且也不會這麼巧的六和立剛好形似,內容謹慎一點。如果有問題請以各位朋友自己的理解為準,我並沒有對古代文字作研究,所以見諒。

竹本之中沒有孔甲這個人,但是提到了“帝廑,一名胤甲。”有人猜想胤甲可能是孔甲,所以就是說帝廑可能就是孔甲。如此一來,夏朝的十七位帝王實際上也就只有十六位。我們不對故事作哲理性的探討,所以我們跳過不說這個問題。

司馬遷先生的《史記》,提到這本書多會聯想到嚴謹兩字。上古三皇,司馬遷先生並無記載,再有後面夏朝斷層中的后羿與寒浞,先生也沒有留下一個字。至於後者,不知是先生覺得太過荒誕,還是先生深受儒家學問的薰陶,不願意為這兩人留名。但是到了孔甲這個時候,司馬遷先生突然為此人留下了上百字之多。

《史記》原文如下:“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大意如下:

孔甲當了君王,喜歡搞搞迷信這一套,乾的盡是淫亂之事。這個時候夏后氏也不怎麼行了,原來跟著自己的小弟,現在也不聽話了。這個時候上天降下了兩條龍,有雌雄剛好一對,但是孔甲不會養,也找不到人會養。這個時候堯帝的家族沒落了,堯帝有一個後人叫劉累,原來和會養龍的人學習過養龍,就去幫孔甲做事。孔甲賜劉累姓御龍氏,還送了劉累一塊地。在劉累的餵養之下,兩條龍中有一條雌龍死了,劉累就把這條龍做成了食物,送給孔甲吃。孔甲吃完了,覺得十分好吃,於是又讓人去向劉累要,劉累被嚇得就跑了。

劉累這哥們,其實也只是個半吊子,沒有什麼本事,去給孔甲養龍,有一點騙吃騙喝的意思在其中。有的人屬於藝高人膽大,劉累這哥們有的就是膽大。大概就和大家所認為的一樣,養牛與養豬也差不多的,結果去了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列仙傳》曰:師門為夏孔甲龍師,孔甲不能修其心意,殺而埋之外野,一旦風雨迎之,頃則山木皆焚。孔甲祠而禱之,未還而道死。

劉累跑路了,孔甲這邊又找到了一個叫做師門的哥們,結果這哥們讓孔甲不高興了,於是孔甲就把師門殺了,埋在了野外,一時之間風雨交加,到雨停之時又有大片樹木被燃燒。孔甲十分相信鬼神這一說法,於是就出城祈禱,祈禱完畢還沒有回到城中,便死在了半路上。

孔甲死後,他兒子帝皋繼位。

自少康之後,孔甲是第一位有這麼多文字記載的君王,為什麼會是孔甲呢?我想來大概有兩點:一是夏國國力衰敗的開始,二是孔甲與龍的這個故事。

每一個講故事的人,似乎都喜歡說說自己的感受,談談自己對於這個故事的看法。我則不然,我就講講故事,所以故事沒有什麼個人感悟之類的東西。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戰國時期小國存亡記——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