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600年後,我們今天站在天安門城樓下,依然還能夠感受到他的巨集偉。
難怪當年已故臺灣作家李敖先生登上天安門城樓的時候感嘆道:"大國氣象啊!"
但是為什麼這麼巨集偉的一個建築卻沒有人知道建設者的名字呢?
這其實和古代工匠的地位不高有很大原因,古往今來能夠留下姓名的工匠真的是屈指可數。
天安門是古代建築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史上輝煌的傑作,也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徵。
天安門歷經滄桑,600年間巋然不動,雖然經多次修葺,但仍保持著明朝初建時的原貌,是真正見證歷史的雄偉鉅作,而這麼一個輝煌的建築竟然是一個還沒有19歲的天才所設計。
本身天安門一開始是明朝皇宮的正門,也被稱為是“承天門”,一直到了清朝順治時期,才改名“天安門”。
當時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移到了北京之後,這邊也稱為了明朝的政治中心,於是在永樂15年的時候,他開始從各地去召集那些在工匠上出名的人,然後要重新建一個規模龐大的北京城,當時蒯祥就在其中,開始設計皇宮,所設計的領域就有承天門。
蒯祥是1398年出生的,在1417年就去北京開始修承天門,當時還沒有十九歲,可見他的天賦有多厲害,不然也不會被朱棣選中。
他從小的時候就跟著自己的父親開始學習木匠了,家裡世世代代都是木匠出生,他的父親蒯富也是個十分有名的木匠,之前還在皇宮擔任建築木匠師的管理,總之他跟著父親學木匠,加上天賦異稟,很快就有了厲害的技術。
在他們老家鄉下十分的有名,於是朝廷就打聽到了,專門讓他過來負責關於明朝皇宮的這個任務,他第一個接到的任務就是承天門得設計。
畢竟是皇宮的正門,無論如何都得看起來很大氣巨集偉,所以他就按照當時南京那邊的承天門,設計出了一個黃瓦飛簷有著三層樓一樣的木牌坊。
在四年之後,承天門也逐漸被設計完成,被當時的朝中大臣還有朱棣都十分的喜愛,而且還封他一個“蒯魯班”的稱號。
後來三十年之後,承天門遭到了大火,被損壞了一部分,於是明英宗趕緊下命令要求重建,於是蒯祥再次重新設計,這個時候他又把承天門的規模擴大了一倍,而這個時候已經從牌坊改為了宮殿一樣的造型。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天安門,簡直就是和現在一個樣子,只是和承天門比起來稍微小一點,蒯祥為了能夠設計出承天門可以說是煞費苦心,把自己這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上面,他所利用的是力學的構造,雖然說後面多次被破壞。
但是後人也用他的設計理念重新設計,在六百年之後,仍然能看得出來和當初差不多的模樣。
千百年來,正是因為這些偉大而無名的工匠,才留下了現在這些巨集偉的歷史遺蹟,被我們後人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