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是一個諸子爭鳴且割據混戰的年代,所謂“亂世出英雄”,兵戈攘亂,再加上思想上的百家爭鳴,許多傑出的人物便運用而生。其中“戰國四公子”便成為其中不可謂不濃墨重彩的一筆。

“戰國四公子”即——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這四位公子在戰國曆史上可以說是叱詫風雲的人物,他們都是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之人,且都擁有共同的卓越,併為其所處的諸侯國的強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關於戰國四公子,有不少的史書材料都記載有關於他們的歷史事蹟、和為人評價,如先秦時期諸子之中的《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時期的《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以及之後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他們四人單獨做傳,這些書籍都為我們查閱、了解戰國四公子提供了較為全面史料證明,也使得戰國四公子的生平事蹟更廣為後人所知。

那麼接下來,筆者將圍繞“戰國四公子”所處的時代背景、四人的封號來源問題、四人的合稱問題及歷史形象問題這四個方面來展開對“戰國四公子”的研究。

一、對於戰國時期的時代背景

從政治上看,春秋至戰國時期的戰爭性質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由原來的稱霸戰爭發展為了兼併戰爭。而自戰國七雄格局形成之後,各國互相兼併之勢更是愈演愈烈,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縱橫家這一階層便運用而生了。

其中士人是縱橫家的主要構成部分,他們在追名逐利的時代風氣和布衣卿相的時代現象的影響下,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言善辯活躍於政治舞臺上。而戰國四公子也被稱為縱橫家,因為他們四人都率領過多國軍隊攻秦,並且孟嘗君曾為魏遊說燕趙,平原君為趙遊說楚王,信陵君的上書魏王和春申君的上書秦王等等行為都可作為評定他們是縱橫家的依據。

從經濟上看,戰國在經濟上有了比較大的發展,比較典型的象徵就是小農經濟得到比較快速的發展。春秋和戰國初期的社會結構都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地主和僱傭農階層。小農經濟也逐漸成為了戰國時期各國的經濟基礎,支撐著整個國家的運作。

農業、手工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從而也推動了商業的發展,商業達到空前的繁榮。且由於當時封君制度盛行,各國的貴族和封君都擁有一定的封邑,他們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且藉助於經濟方面的優勢和政治上的便利進行養士活動。戰國四公子便是進行養士活動人員當中影響力最大和實力最為雄厚的。

從文化方面看,當時養士風氣盛行,文化顯現一片繁榮。在當時,養士文化可以說是戰國文明的一大組成部分。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中我們就能感受到其故事實質中傳達的濃濃的尊士、養士和用士的思想。

戰國時代養士主體分為一國之中和國中權臣兩部分說到權臣養士,孟嘗君可謂是權臣養士活動風氣的首推者。即便是之後的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都極力效仿孟嘗君的尊士、養士和用士之道。因此,賈誼將這四人並列稱時指出了“尊賢重士”的共同點。可以說,養士活動給予了戰國四公子一個在政治上大行其道的舞臺,而養士活動之所以能成為戰國文化的一部分四人功不可沒。

二、“戰國四公子” 封號來源問題

其實,對於四人的封號來源問題的爭論至今仍未休。其中後世著名的史記三家注《史記集解》、《史記索隱》、《史記正義》中對四人封號來源的探討是後世爭論的源頭,而爭論中又以田文之封“孟嘗”的爭議最大。

縱觀史料和各類學學者的相關文章,對於孟嘗君封號來源的爭議可分為兩個派別:一是以太史公為代表的“諡號”派;二是以司馬貞為代表的“邑名”派。後三者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的則皆分為諡號說和地名說兩種說法。

司馬遷在《史記·孟嘗君列傳》中認為孟嘗君的封號“孟嘗”是諡號,但對於其他三君的封號來源並未給出明確的文字解說。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人對他的這一說法不禁生疑。 而“邑名”派的說法更是眾說紛紜,但他們的各類論證觀點都沒有過於可靠的證據且多為推斷。到了近現代人們對此類問題的討論更是多以沿用古人說法,並無提出新的觀點和證據。

三、四人的合稱問題

據了解,自西漢後人們便開始將他們四人放在一起並稱。就目前現存的文獻資料來看,最先合併四人為四君的當屬賈誼。他在《新書·過秦論》中曰:“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

後司馬遷遷沿用賈誼的說法並未四人單獨做傳。也許有人會生出疑惑,為何要將他們四人併為合稱?其實道理很簡單,他們同屬於政治家且所處的年代相同,存在的共同點多之又多。比如他們都位高權重,都是權傾朝野的相,掌握著國家政權;都有非凡的人格魅力;都熱衷於尊士、養士、用士等等。

四、四人的歷史形象問題

先秦兩漢時期記錄有戰國四公子事蹟的史書文獻有《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史記》、《故列女傳》、《越絕書》。那麼接下來筆者將著重從《戰國策》及《史記》這兩本影響力比較廣的書籍來研究分析四人的形象問題。

《戰國策》是記錄戰國時期縱橫家言行及各國戰爭情況的史書,同時也是記錄戰國四公子歷史史記最早的史學著作。該書涉及孟嘗君事蹟的有29篇,春申君的有11篇,平原君的有10篇,信陵君的有6篇。單從書中四人事蹟記錄篇幅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嘗君在政壇上的活躍度和政治影響力遠遠超過其他三人。

從《戰國策》中我們能看到孟嘗君的一系列政治活動,從養士初期的缺乏容人胸懷和目光短淺,到後來的寬容和禮待門客,在政治界名聲大噪;能看到平原君富有深厚的憂患意識,對待富貴時刻保持警惕,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但仍欠缺些政治眼光;

能看到懦弱易怒的信陵君,而他人生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善於發現人才是個伯樂,且善於用人,他肯為人才發下身段,願意聽取人才的勸言;能看到春申君依靠智慧保全了楚國,擁有眾多門客,但卻因防範心不強而慘遭自己的門客算計落得悲慘下場。

從《史記》中,司馬遷結合戰國四公子人物形象的共同點及每人獨到的個性為四人單獨做傳,記錄四人一生,使其形象更加完整呈現於後人眼中。

在太史公筆下的孟嘗君是一個智謀過人、善於養士但心胸狹窄、忘恩負義之人;其筆下的平原君是個講義氣、有忠君愛國之心但又有著濃厚的貴族習氣、貪圖眼前利益之人;其筆下的信陵君是個禮賢下士、平等待人,柔軟和剛強性格並存但又膽小、愚忠之人;其筆下的春申君是個有勇有謀但又攀比心極強的人,在他的人生前期可謂忠君愛國,而後期則利令智昏企圖以子竊國。

結語:

最後,對於戰國四公子的來源封邑名等各類有待考證研究的問題,希望各界有著探索精神的學者能本著科學的態度,堅決摒棄妄下推斷結論,莫將本就不夠清晰的歷史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畢竟歷史的記錄者們不就是在秉持著自己的理想信念記載下那些許片段給後人認識戰國四公子做參考依據的。

參考文獻:

石曉博,楊美璽.戰國四公子風範及其性格探微[J].唐都學刊,第30卷第5期

趙晉.戰國四公子研究——以先秦兩漢時期為中心[D].黑龍江大學,2016.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劍光照空天自碧,腰橫秋水環首刀:古代刀劍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