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浙江錢塘人(今浙江杭州)。明代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在京師遭遇瓦剌大軍進犯之時,“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領導軍民擊敗瓦剌大軍,保住了北京城。其事蹟見《明史·于謙傳》。
瓦剌是當時蒙古三大部(瓦剌、韃靼、兀良哈)之一,臣屬於明朝。明英宗繼位後,王振弄權,朝政敗壞。此時,瓦剌卻日益強盛起來,先後擊敗並控制了其他二部,並在首領也先率領下不斷南下,侵擾明朝邊關地區。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遣使南下製造釁端。這年七月,他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明遣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禦敵。
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由於英宗將軍隊交於王振,王振根本就沒有帶兵經驗,造成明軍指揮混亂,毫無章法可言。最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四日,明軍被瓦剌大軍包圍在土木堡並擊潰,明英宗被俘。
訊息傳到北京,京師一片混亂。在部分大臣主張南遷的情況下,于謙挺身而出,主張堅守北京。當時,英宗被俘,太子年幼,國家無主而難以安定。于謙等大臣從國家利益出發,請太后立郕王為帝,建元景泰,是為景帝。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于謙臨危受命,總督京師防務。他奏明景帝,選任文臣武將,修繕甲帳器械,儲存兵馬糧草,做好防禦準備。
十月初,也先挾持英宗南下,攻破紫荊關(今河北易縣西北)後,直撲北京。一些大臣顧忌英宗被挾持,投鼠忌器,建議景帝與也先議和。于謙認為也先非為議和而來,意在京師,遂提出“社稷為重,君次之”,堅決主張抗擊。總兵認為瓦剌大軍來勢洶洶,不如暫避鋒芒,堅壁清野,固守城內。于謙不同意:“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明史·于謙傳》)他講京師二十二萬軍隊分別部署與九大城門之外,自己也親自披堅執銳,與將軍石亨等到城北德勝門外,正面迎戰也先。同時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如此,軍心大定,拼死一戰。
十月十一日,也先在彰儀門外戰敗,氣焰稍有收斂。其時,叛逃太監喜寧為他出主意,邀于謙、王直等大臣前往談判,並趁機扣留他們。這一陰謀被景帝和于謙識破,只派兩名普通官員前往。也先心有不甘,於十三日命騎兵進攻德勝門,結果被早有準備的明軍伏擊,大敗而回。也先又率軍進攻西直門,也未得逞。
十四日,于謙派武興、王敬率兵在彰儀門外主動出擊,瓦剌軍隊撤退,此時,皇城內的數百騎兵卻想爭功,反而衝亂了己方陣營,致使瓦拉軍再度反撲,追到了土城。這時,土城百姓主動到房頂協助明軍守城,王竑和毛福壽的援兵很快到來,再次擊退了瓦剌軍隊。雙方對峙相持了數日,其時,明軍各路勤王軍隊即將趕來,也先深怕被明軍內外夾擊,遂挾持英宗逃回了北方。于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北京保衛戰大獲全勝,于謙功勞最著,景帝加封他為少保,總督軍務。
于謙作為一名大臣,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保社稷,安朝廷,清奸黨,退瓦剌,可謂一代名臣矣!
景泰八年,奪門之變,于謙被誣陷謀反,在獄中,于謙寫下了千古名篇《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最終,這位一生忠於大明,挽大廈於將傾的一代名臣,死在了自己人刀下。史載:天下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