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西漢初年,除了漢惠帝以外,最尷尬的皇帝應該是算是漢景帝了。漢景帝的爺爺漢高祖有廟號,漢景帝的父親漢太宗有自己的廟號,漢景帝的兒子漢世宗也有自己的廟號,唯獨夾在中間的漢景帝沒有廟號。漢景帝沒有屬於自己的廟號,說明漢朝後人並不完全認可他,認為漢景帝的功勞不足以上廟號。漢景帝雖然也是一代明君,不過有時候做事確實不如漢文帝。漢景帝相對來說是一個寡恩少情、腹黑的帝王。漢景帝寡恩、薄情的特點在對待自己的恩師方面體現地淋漓極致。

晁錯在漢文帝時代已經成名,號稱“智囊”,他和賈誼是兩大著名天才。晁錯和賈誼也是漢文帝精心挑選出來,留給自己兒子的優秀人才。可惜的是賈誼英年早逝,晁錯成為漢景帝身邊唯一一個頂級人才。漢文帝時期,晁錯就進入漢景帝的太子府成為漢景帝的首席老師。漢景帝在晁錯的薰陶之下逐漸成為一名出色的帝王。漢景帝登基之後,晁錯有了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漢景帝提拔晁錯為御史大夫,雖然晁錯頭上還有一個丞相,但是由於漢景帝的恩寵,晁錯實際上已經是丞相。漢景帝初年的國家大政方針都由晁錯制定並參與執行。漢景帝初年,漢景帝和晁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削藩”上。

晁錯的“削藩令”遭到了劉氏諸侯國的強烈反對。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趙王劉遂、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發動叛亂。吳楚七國為了師出有名,打出了“清君側”的旗幟。從七國的口號來說,“清君側”的目標非常明顯,就是針對晁錯。所以有人把七國的口號總結為“清君側、誅晁錯”。面對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一方面任命周亞夫為太尉,鎮壓七國叛亂;另一方面在袁盎的建議下誅殺了自己的恩師晁錯。可憐的晁錯穿著朝衣被直接腰斬於東市,而且被誅滅全家。漢景帝斬殺晁錯的行為,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吳楚叛軍的攻勢依然猛烈。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晁錯做了漢景帝的替罪羊,漢景帝冤殺了晁錯。以漢景帝的聰明才智他會看不到吳楚七國“清君側”的旗號,只是一個幌子嗎?如果漢景帝看不出的話,他不可能成為一代明君,也不可能開創文景之治。既然漢景帝知道“清君側”只是一個幌子,為什麼還要誅殺自己的恩師呢?

有一定政治才能的人可以看得出吳楚七國“清君側”的口號只是一個幌子而已,但是廣大老百姓卻不一定看得出來其中的深意。許多人的想法很簡單,確實是晁錯逼得七國叛亂,他們起來誅殺晁錯也非常正常。如果出於這個方面考慮,許多人有可能會同情吳楚七國。雖然“清君側”只是個幌子,畢竟吳楚七國把矛頭對準的是晁錯而不是漢景帝。因此,不少人依然對吳楚七國抱有一定幻想。在當時泥沙俱下的環境下,有人在觀望、有人在暗地裡藏著、有人蠢蠢欲動,這時候漢景帝看不出誰是敵、誰是友。只有讓吳楚七國的真實目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真正看清誰是敵、誰是友。在這種情況下,漢景帝已經有了誅殺晁錯的想法。只不過漢景帝不願意背上欺師滅祖的惡名。袁盎提出來用晁錯的人頭換取吳楚七國退兵的想法之後,給了漢景帝一個絕佳的藉口,得到了漢景帝的支援。漢景帝在東市將晁錯腰斬。事實證明,晁錯的人頭根本沒有使得吳楚七國退兵,只換回了一句:我已為東帝。雖然晁錯的死沒有使得吳楚七國退兵,卻將吳楚七國的險惡用心徹底公諸於眾。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吳楚七國是徹頭徹尾的造反,他們要誅殺是皇帝,而不是所謂的僅僅誅殺晁錯。晁錯被殺之後,吳楚七國的旗幟就已經倒地,許多持觀望態度的人轉而支援中央政府,老百姓也不願意為吳楚七國賣命。漢景帝用晁錯的人頭,換得了天下民心歸附,為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奠定了重要基礎。

晁錯本身的思想偏重於法家,晁錯本人行事也偏向於法家。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他自然會把自己的法家思想灌輸到漢景帝身上。從漢景帝日後的行事風格來看,確是頗具幾分法家風采。晁錯將權術教給了漢景帝,卻不知道在封建專制制度下,只有帝王才能真正掌握權術。漢景帝學會權術之後,晁錯的位置就顯得有些尷尬。晁錯雖然一心一意為漢景帝賣命,卻引得漢景帝的猜疑。所以有人說,即使沒有吳楚七國之亂,最後漢景帝也有可能殺掉晁錯。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最終也被腹黑的漢景帝整死,立下戰功的魏其侯竇嬰也間接被漢景帝的權謀害死,就連皇長子劉榮也被漢景帝直接害死。吳楚七國之亂給了漢景帝提前殺死晁錯的理由,漢景帝在深知晁錯無罪的情況下殘忍的殺害了晁錯。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來,漢景帝確有殺晁錯之心。如果漢景帝殺晁錯真的是為了讓吳楚七國撤軍,完全可以降低殺晁錯的範圍。但是,漢景帝在殺晁錯的時候卻下了兩條命令。第一條腰斬晁錯,第二條誅殺晁錯全家。腰斬是一個非常殘忍的死法,如果漢景帝真的是被逼得不得不殺晁錯,完全可以給晁錯一個體面的、不那麼痛苦的死法。如果只是為了打倒“清君側”的旗幟,斬殺晁錯一人即可,沒有必要誅殺晁錯全家。一般得是犯了滔天大罪的人才能“享受”這種待遇,顯然晁錯不應該“享受”這樣的待遇。

晁錯的死也和晁錯自己的性格有關係。晁錯崇尚法家,而且晁錯本人性格“峭直刻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冷峻耿直、苛刻、不世故圓滑。這樣的性格使得晁錯樹敵太多,得罪了不少人。晁錯曾經為了自己方便把太廟的牆挖了一個大洞,結果引得丞相申屠嘉大怒。由於漢景帝的包庇,申屠嘉沒有殺掉晁錯,最終氣得吐血而死。晁錯除了得罪申屠嘉之外,還得罪了魏其侯竇嬰、袁盎等人。當然由於漢景帝過度恩寵晁錯,也引得不少嫉妒。許多大臣或者出於私恨,或者出於嫉妒,把矛頭全都指向了晁錯。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以後,漢景帝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漢景帝只有團結朝堂大多數人,才能集中力量對付吳楚七國。怎麼樣才能把人心集中起來呢,漢景帝想到的辦法是殺掉引起公憤的晁錯。殺掉晁錯一是可以拔出大家的“公敵”;二是讓大臣清楚晁錯死了以後,大家都有機會。

造成晁錯死因的直接原因則是袁盎的讒言。晁錯和袁盎兩個人是死對頭,晁錯曾經大力打壓過袁盎。當時晁錯正在勢頭上,面對晁錯的打壓,袁盎也只能忍氣吞聲。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以後,漢景帝重新啟用袁盎,袁盎有了報復的機會。於是袁盎建議漢景帝說:“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謫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漢景帝接受了袁盎的建議,讓袁盎祕密行事。十天後,莊青翟、張歐等人上書彈劾晁錯,晁錯最終被腰斬於東市。

晁錯之死其實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晁錯是典型的法家代表人物,晁錯行事方式也和法家一樣。當時社會主流的指導思想是“黃老思想”,朝堂上大部分大臣也都是黃老思想的堅決維護者。雖然這個時候儒家、法家思想也開始抬頭,但是仍是黃老思想一統天下的局面。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經挑戰黃老思想,結果被逼得鬱鬱而終。漢景帝時期,黃老思想已經開始勢微,但是其他思想想佔據主導地位也絕不可能。漢景帝登基之後,晁錯開始使用法家的一套思想治理國家。眾多大臣反對晁錯,一方面固然由於晁錯的性格,另一方面源於治國理念的不同。保守的黃老思想派,看不慣事事有為的法家。漢武帝登基之時,也希望立即改變無為而治的狀態,實行大有為政治。一直到秉持黃老思想的竇太后去世之後,漢武帝才得以實行大有為。

智囊晁錯一生忠於大漢,忠於漢景帝。如此忠於漢景帝的晁錯,最終卻被漢景帝以殘忍的方式殺害不免令人唏噓。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在清朝被封為“貝勒”的都是些什麼人?貝勒的權力地位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