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推翻了“德川幕府”長達三個多世紀的統治,至此日本近代的“幕府統治”迎來了終結。
由於在公元1853年的“神奈川事件”之中,當時的美國被迫日本開放了箱管和下田兩個港口給美國通商,因此滋生了日本國內的“倒幕運動”同時也是此次事件讓日本徹底的“西化”,也就在“德川幕府”結束統治的那一年,日本明治天皇開啟了浩大的“明治維新”,從思想上、制度上、技術上向西方全面看齊。
公元1869年,明治天皇設定兵部省,按照歐美國家的制度創立了軍階制度。
然而在日本的軍界當時有這麼一個怪現象:日本軍官寧願當大佐,也不願意晉升少將,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戰日本的軍官制度公元1869年,明治天皇參照歐美國家的形式設立了軍階制度,將官大致分為大中少三級,在第二年又設立了佐官、士官等制度。
在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前,日本的軍官制度一直是按照明治維新的那一套方針執行的,即:將校、士官、士兵三等,共計十六級。
其中將校為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將尉、少尉;士官為準尉、曹長、軍曹、伍長;士兵分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當然,在日本軍官的特色體系之中有“元帥”軍銜,不過在當時還真沒有人願意當“元帥”,因為元帥更多的是榮譽性的象徵,當你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時候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掛了,然後根據你生前的軍功授予榮譽軍銜;另外一種是你退休了,或者你倒了,然後把你扶到一個榮譽性的位置上。
所以雖然在日本的軍階體系之中,“元帥”的等級是最高的,可是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權力,在日本武官體系之中,手握權力手柄的是大將,要晉升大將更是需要得到天皇的親任才可以。
不過日本雖然早年也學習西方的軍事制度,可是日本的軍銜和編制還是和西方有些不同,日本的大佐軍銜從級別上來看和上校相同,可是實際情況卻比上校要大得多。
因為團級幹部他指揮的部隊大致約有1000人左右,而日本一個連隊的規模已經達到了3800人左右,已經相當於旅級部隊的規模了,因此大佐的定位應該介乎於上校和准將之間。
然而無論大佐處於什麼地位,其和將官之間還是有門檻,這一點殊途同歸,世界各國也都是一樣的,有很多計程車兵終身都無法晉升至少將,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那麼為何當時流傳著“寧當大佐,不當少將”的類似話語呢?
寧當大佐,不當少將?
根據根據1874年制定的《陸軍武官晉級條例》規定了軍官要想晉升只能逐級歷進,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你要想升官,只有一級一級往上升,也就是日本軍官要想成為將官就必須先過了這道坎,然後一步一步最終成為大將,可是為何很多人只當個大佐就滿足了呢?
首先這是由日本的政治環境所決定的,在當年很多人提及西方都是什麼“民主”了,“選票”了,因為當年的網路不怎麼發達,因此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民主”,這就是“進步”。
可是當你翻看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你就會發現所謂的“民主”很多時候都是一句空話,因為西方很多國家的政治都是被大家族壟斷了,其中肯迪尼家族和布什家族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用我們中國古代的話來說,這就是所謂的“門閥”。
而事實上,日本的門閥也是根深蒂固,明治維新之後,國會議員為了保障自己家族的血統,經常以聯姻、過繼、認乾兒子等方式來維護其“政治地位”,所以這種透過裙帶關係發展起來的政治也逐漸淪為了“門閥家族”。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家族會出現“一門三首相”,“父子首相”等原因,對於門閥來說,首相只是他們的代理人,而本質還是門閥把控日本朝局。
由此普通人想要進一步晉升真的可以說是難如登天,這在軍隊之中也不外乎如是,在日本的軍隊晉升體系之中,普通人為何到大佐就無法晉級了呢?因為實在是太難了:
首先根據《陸軍武官晉級條例》你每一次晉升除了逐級晉升之外相對應的還要具備在自己任職的崗位上停留的一定年限,等年限到了你才可以晉升,其中大中少佐各2年,大尉4年、中尉2年,少尉1年,也就是說從少尉晉升到大佐起碼需要13年的時間。
而這只是最低停留年限而已,在當時很多的軍官大部分是停留年限到了實際卻還是依然無法晉升,因為在《陸軍武官晉級條例》還規定了除了停留年限需要達標之外還要根據實際能力進行選拔晉級,那些沒有能力的又沒有關係的只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了。
不同的起點註定了往後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這些中下級軍官在戰場上槍林彈雨熬過來了只能止步於大佐,而相反諸如皇族以及貴族到了年限就能夠提拔任用,日本二戰最大元兇昭和天皇就是如此,普通人晉升到大佐往往需要20多年,而他從少尉到大佐幾乎從未停留一到年限就晉升,這就是差距。
所以與其說是不想當少將,倒不如說是被現實打敗了,相比一些比較容易滿足的人來說大佐也已經不錯了。
其次雖然大佐和少將的門檻相當大,可是這少將地位著實尷尬,為何會這麼說呢?因為在日本的軍官任免體系之中,少將一般都是旅團長。
可是在1939年,日本陸軍對所有的師團幾乎進行了整編,原本一個師團下面設有兩個旅團,可是在整編之後除了少部分甲種師團有旅團這個編制之外,大部分的旅團編制被取消了,原來的步軍聯隊由師團統一指揮。
這個時候少將地位就顯得比較尷尬了,由於旅團的取消,除了少部分甲種師團的少將具備實權之外,大部分少將已經再無實權了,而他們所能做的工作也只能是師團參謀長等工作,名義上是師團二把手,可是實際手中再無實權。
而大佐呢?雖然比少將的職位低一級,可是一個步兵聯隊的一把手不比師團參謀長權力更大嗎,所以綜合比較的話還是大佐的發展空間更大一點而已,因此比起少將來說很多人也寧願當這個大佐。
當然,在現在的影視劇之中雖然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大佐”級別的日本軍官,實際上在當時能夠擊斃一個日本大佐還真的是不容易的。
你甚至都可能得到最高統帥部的嘉獎令,所以真實的抗日戰場上並沒有電視劇這般容易,擊斃一個日本士兵的背後更多的是我們中國的革命先烈付出幾倍乃至十幾倍的代價,這是當時兩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