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中國從周代開始,就對婚姻娶嫁制定了一套十分完備的禮儀制度,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儘管這套制度十分的繁瑣,但它卻從建立開始,就一直被後世所沿襲,雖然名目和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更改,但大體上來說,古時候的婚姻娶嫁都是依著這個路子來的。

清朝末年,國門被洋人開啟後,大量的新思潮隨著洋人一起湧入了中國,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國人在眼界大開的同時,也逐漸拋棄了一些傳統的習慣,開始接受並流行起新的生活方式來,盛行於光,宣之際的文明結婚,就是其中之一。

最先提倡文明結婚的是那些大城市的商賈,生意人嘛,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對新事物都是容易接受的。之後,文明結婚開始漸漸的普及,以至於普通的小老百姓也跟著跟風,於是就在民間盛行起來。

文明結婚和以前的婚姻相比較,最大的進步,就是結婚的男女有了自主意識,可以自己選擇結婚的物件。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

我們知道,古人在結婚的時候,是不能自己做主的,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時的人整個結婚的過程都是由父母或是長輩一手包辦了的,新人只有到了洞房時,才能見到和自己共度一生的那個“他”或是“她”。兩個完全陌生的人就這樣組成了家庭,至於這樣的家庭能否幸福,就只有可各自的造化了。

清末提倡文明結婚後,雖然還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在這之前,卻要先取得子女的同意之後,才開始走這樣的程式,這對當時的男女而言,確是一件幸事了。

當然了,文明結婚除了給未婚人士以選擇配偶的自由以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實惠”。就是婚禮提倡節儉。

我們知道,清朝康乾盛世時,國力強盛,但是,這也讓當時的人養成了一股奢侈之風。順治時,一兩銀子就可以辦的酒席,到了康乾時期,價格就翻了好幾十倍,而到了光,宣之際,雖然國力衰弱,但奢侈之風卻不減,同樣的酒席,至少也得花個二三十兩銀子不可。

可以想象,在這種風氣下,如果依著舊時的各種結婚禮儀,男方準備的彩禮和女方置辦的嫁妝,對當時的普通人家而言,會是一種多麼沉重的負擔。

而文明結婚除了置辦酒席之外,就只有在結婚當日,由雙方父母各自送出金戒指一枚,禮服一套就算了事,這樣一來,不僅程式簡單,而且也大大減輕了結婚雙方的經濟負擔。落得個雙方都皆大歡喜。

文明結婚的婚禮過程和現代人的婚禮過程有些類似,但是卻更加的莊重,更加的有儀式感。婚禮開始之前,會有樂隊奏樂,然後司儀進場,司儀入場後,就開始主持婚禮了。

先是邀請男方的嘉賓入席,然後邀請女方的嘉賓入席。嘉賓入席後,並不是立刻就座,而是要來到主席臺上面北而立。之後,男女雙方的主婚人跟著入席,面南而立。接下來,男方的全體賓客先入席,之後,才是女方的全體賓客跟著入席。男方的賓客要面西而立,而女方的賓客則要面東而立。賓客全部入席之後,介紹人才入場。

這時候,會有一個特殊人物進場,這個人物就是糾儀人。糾儀人負責監督全體來賓的禮儀是否恰當,如果有人做出不和禮儀的舉動時,就要上前制止和規勸。

所有人都入席後,樂隊就開始奏樂,新人在音樂中由伴郎伴娘陪伴出場,接下來的程式就和現代人差不多了,由證婚人讀證書,新人相互交換飾品,並相互行禮,然後證婚人致辭,新人感謝證婚人及介紹人,然後感謝所有的來賓。最後,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開始宴席。

在整個的文明結婚過程裡,有兩個環節十分的有趣。一是證婚人完成致辭後,會讓伴娘唱一首文明結婚歌。這可能是當時為了提倡文明結婚而在婚禮上進行的一項特殊活動。二是全體來賓在儀式快結束前,男方的賓客會和女方的賓客相互鞠躬,這個環節叫行相見禮,表示大家以後都是一家人了。

這兩個小環節,在現代的婚禮上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希望以後的婚禮更加的文明。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如懿傳》中的魏嬿婉 最終被一個無寵無子的嬪妃扳倒,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