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袁世凱從天津小站練兵開始,逐漸步入晚清政治舞臺的中心。武昌起義後,為換取大總統職位逼迫宣統帝退位。1912年2月宣統帝溥儀宣佈退位,袁世凱在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隨後袁世凱真實面目逐漸暴露,展開了一步步獨攬大權的活動。1912年12月製造了“宋教仁案”,隨即國民黨掀起了“二次革命”,由於國民黨力量渙散最終革命失敗。1913年1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1914年5月頒佈《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製為總統制。為了獲得日本的支援,袁世凱於1915年5月和日本簽訂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條約”。大權獨攬的袁世凱,很快走上覆闢帝制之路。袁世凱的倒行逆施,引起了革命黨人的反抗,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袁世凱的稱帝,更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915年底,唐繼堯、蔡鍔等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1916年3月,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下,被迫宣佈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年號,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死。

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1916-1928)

軍閥割據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群龍無首。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出現軍閥混戰和割據局面。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援下,控制了直隸及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援下,據有皖、浙、閩、魯、陝各省;奉系的張作霖,在日本的支援下,佔據東北三省。各軍閥憑藉自己手中的軍隊,爭奪權利和地盤,先後爆發了直皖戰爭、直奉混戰,民不聊生。

北洋時期各方面的發展和提高

1、北洋軍閥時期已經具備了現代國家的象徵,有國旗、國歌、國徽。

2、民族企業的興起:北洋時期民營企業、華資銀行大量興起,尤其是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這一時期的民族工業在紡織業和麵粉業尤其發展迅速。1912年至1916年,北洋政府頒佈的發展實業的條例、章程、細則、法規等達八十多項,如《暫行工廠通則》、《公司條例》、《商人條例》、《礦業條例》等。這些法令和條例儘管大多仍停留在紙面上,但畢竟意味著中國資本主義得到了合法地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工商業的發展。 根據《歐戰前後農商部註冊工業公司年別表》,戰前(1914年8月)註冊的工業公司,共計146個,資本總額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註冊的公司就有272個,資本額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業眾多,尤以紡織業和麵粉業這兩個關係民眾衣食住行的行業發展得最快。

3、去除舊習俗:北洋軍閥時期民眾日常生活也出現了很多新氣象。隨著剪辮易服、廢止纏足等法律、法令的頒佈,人們的逐漸接受文明開化的新風俗、新風尚。

北洋時期教育部

4、文化、教育新發展:北洋政府時期,新文化運動得到發展,新文化運動是從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開始的,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旗幟,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等,他們把矛頭指向了封建禮教,動搖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統地位。同時近現代幾乎所有的文化大師如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胡適、梁實秋、辜鴻銘、傅斯年、魯迅都湧現於這個時期,當代幾乎所有的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都是在北洋政府時期奠基的。北洋政府注重傳統文化建設,北洋政府時期中華民國的國歌、國徽充分體現傳統文化。另外,袁世凱曾頒佈一系列尊崇倫常、尊崇孔聖文,設立的春節影響至今。教育方面,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初小、師範、高等師範免收學費,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定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1927年公佈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

5、外交上在舉步維艱中發展:當時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加上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北洋時期的外交政策無一不顯得舉步維艱。但是當時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北洋政府先後挫敗了企圖分裂西藏的“西姆拉條約”和“麥克馬洪線”,“二十一條”也未被此後的歷屆政府所承認。一戰後,北洋政府以戰勝國的名義先後收回了德國在漢口、天津租界和奧匈帝國在天津租界,開創了近代主動收回租界的先河。1922年,北洋政府正式收回青島和膠州灣。十月革命爆發後,北洋政府趁俄內亂之際,果斷決定隨國際出兵俄國,並廢除《中俄蒙協約》趁機收回了俄國在天津、漢口租界,同時短暫控制外蒙古。1925年,英國巡捕開槍打死示威學生,釀成五卅慘案,北洋政府以保護英國僑民的名義接管廈門英租界,至1930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正式完成交接手續。1927年,北洋政府開始與比利時談判,至19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簽約,1931年3月,中國正式收回天津比利時租界。

6、現代軍隊軍種出現。北洋時期軍隊建立了陸軍、海軍、空軍。

陸軍(北洋政府直轄和依附的軍隊共計33個陸軍師、97個混成旅(含部分步、騎兵旅)、33個混成團(含部分獨立步、騎兵團),總兵力達120萬人,其中一半以上為北洋嫡系部隊。

海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海軍受命前往漢口鎮壓革命,但海軍官兵大都同情革命,準備發動起義,海軍提督薩鎮冰默認了起義行為,11月晚11時薩鎮冰發出“我去矣,以後軍事,爾等各艦艇好自為之”的訊號,黯然離開艦隊,11月15日海軍九江易幟,宣告了晚清海軍滅亡,在晚清時期海軍的基礎上誕生了中華民國海軍。

空軍是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傾注心血、苦心營建的航空作戰力量。全盛時期(即張作霖統治時期)裝備飛機近300架,共5個航空兵隊。東北空軍的飛機全為購買和列強贈送,或是戰場繳獲的,產地主要為法國和捷克兩國。東北易幟前,東北空軍還有200架左右,其中戰鬥機150架。

北洋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是近代一個軍事獨裁政權,它對內鎮壓革命和人民運動,進行軍閥混戰;對外依靠帝國主義出賣國家主權,但是在北洋政府統治的十六年中,中國無論是在經濟、文化還是軍事、外交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以對這一時期我們要用歷史唯物觀去審視,既要看到它反動的一面,又要肯定它在近代化歷程中作用。

參考資料:

1、中外歷史綱要

2、北洋軍閥興衰史

3、《中國年鑑 第一回》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詳解“子午谷奇謀”(三):諸葛亮的“十全必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