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本文是詳解“子午谷奇謀”系列的最後一篇。在前兩篇文章 《詳解“子午谷奇謀”(一):魏延之野望》和《詳解“子午谷奇謀”(二):真正的風險是什麼?》中,我們已經介紹了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的具體內容,及其存在的戰略風險。在首次北伐的實際過程中,諸葛亮沒有采用魏延的建議,而是制定了一個與之截然相反的計劃。

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裴松之注”

諸葛亮為什麼說自己的計劃是“十全必克”之策呢?實際執行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將對此做一剖析。

一、諸葛亮首次北伐的作戰計劃

關於蜀漢第一次北伐的記載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

首先是設定有限目標——奪取隴右。其實,諸葛亮前後實施的五次北伐都是以隴右為目標,而非關中地區。所謂“隴右”,也就是“隴山(今六盤山)之西”。古人“東為左,西為右”,廣義上的隴右,可以向西延伸到青海、新疆等地,而狹義的隴右,則是指青藏高原東緣、黃河與隴山之間的區域。

更具體地講,諸葛亮北伐的目標是雍州轄區內的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安定五郡,即“隴右五郡”。

與關中地區相比,隴右五郡的戰略地位較低,蜀漢奪取隴右對曹魏造成的威脅較小,不至於引發與魏國的全面決戰(而關中則緊鄰魏都洛陽,對曹魏威脅太大)。同時,隴右兵力更空虛,距離中原更遠,魏軍增援更加困難,從而蜀軍取勝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其次是“聲東擊西”,佯裝由斜谷道出兵,掩護主力出祁山道。斜谷道也稱褒斜道,是當時漢中通往關中的主幹道,也是秦嶺古棧道中較為平坦的一條路。這一路是佯兵,由趙雲、鄧芝率領,兵力較少,任務是虛張聲勢、假裝進攻關中地區,從而牽制住魏軍主力。

祁山道從漢中勉縣開始,經略陽、成縣、西和到天水,是一條較為平坦開闊的道路。西漢水(嘉陵江上游支流)與祁山道大致並行。走這條路,既可以避免秦嶺各條棧道的曲折艱難,又可以通過水路運輸糧食。

第三是“反客為主”,先據戰地,以逸待勞。當時,魏國在關中地區的兵力較少,面對蜀國的進攻,只能從中原地區調集軍隊前來增援。儘管蜀軍走祁山道路途較遠,但是魏軍從洛陽到隴右的距離更遠。因此,蜀軍能夠搶先抵達隴右各郡,控制住最重要的戰略要地。

魏軍從關中向隴右開進,必須翻越隴山山口(即關隴古道),蜀軍可以控制隴山上的關口,或隴山西面的道路交叉點,對魏軍進行阻擊。蜀軍雖然是進攻方,卻能夠提前佔領戰場,做好作戰準備,以逸待勞;而魏軍則是遠道而來,且要在倉促間投入戰鬥,來不及掌握敵情;情況對誰有利是很明顯的。

二、為什麼說該計劃是“十全必克”之策?

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兵出祁山的計劃有著周密的考量。所謂“十全必克”,就是形容該計劃既安全穩妥,又有充分的勝利把握。

首先是安全穩妥。該計劃除了能規避魏蜀戰略決戰的風險之外,在戰術層面上也可進可退。蜀國主力大軍走祁山道,側翼有秦嶺茫茫山地作為掩護,不用擔心被魏軍抄了後路。同時,斜谷道上的一路偏師也為主力提供了掩護。另外,這一路偏師還可以藉助褒斜道險要地形來阻擊敵軍、保證漢中後方的安全。

其次是勝利把握大。這一點又可概括為兩個優勢:

一個是區域性上的兵力優勢。該計劃利用斜谷道佯兵來吸引和牽制魏軍主力,減少了增援隴右的魏軍兵力,有望在區域性上形成兵力優勢。根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

漢晉春秋曰:……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可見隴右戰場上的蜀軍兵力其實要多於前來增援的魏軍。(斜谷一路的蜀軍則不一定,《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記載“雲、芝兵弱敵強”,與上面的引文相矛盾。)

另一個是“主場作戰”的優勢。利用兩軍抵達隴右的時間差,蜀軍可以先據戰地,以逸待勞,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可以選擇有利地形,並採用設伏、誘敵等各種手段襲擊魏軍。而魏軍則經過了長途奔襲,倉促投入戰鬥,戰場情勢不明,戰鬥力必將受到一定的削弱。

綜上所述,諸葛亮的計劃本身是比較合理的,具有明顯的優點,既適應當時大的戰略環境,也為蜀軍營造了有利的戰役戰術條件。

三、諸葛亮的計劃為什麼失敗了?

雖然計劃本身是合理的,為蜀軍取勝營造了好的條件,但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實際結果卻是一場慘敗。這是為什麼呢?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㈠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合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在《三國演義》中,街亭之戰的失敗完全被歸罪於馬謖。但是,仔細看《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明顯有不可推卸的戰敗責任。(當然蜀軍戰鬥力的不足也是客觀原因。)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福斯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當時軍中都認為應由魏延或吳壹等經驗豐富的宿將擔任先鋒,而諸葛亮卻違背眾意提拔了馬謖,用人不當的責任是很明顯的。

更大的問題在於,按照諸葛亮的計劃,蜀軍原本在隴右形成了區域性上的兵力優勢,但是在實際交戰過程中,蜀軍兵力卻並不集中,馬謖、高翔、魏延、諸葛亮等各率一部,相互之間也缺乏協同和支援。這究竟是諸葛亮的部署排程失誤,還是張郃進軍速度太快,致使蜀軍來不及會合呢?

“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前軍大破,亮屯去數裡,不救;”——《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

正如毛澤東的評點:“初戰亮宜自臨陣。”街亭之戰諸葛亮應當集中蜀軍主力,親臨前線指揮,臨陣排程,而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就是在張郃斷絕汲道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也完全可以進軍街亭策應馬謖,一起夾擊張郃與之決勝。

因此,蜀漢第一次北伐的失敗原因,應當說並非整體作戰計劃的錯誤,而是戰場指揮能力上的不足。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前主要做行政、後勤和外交工作,之後只領軍打過南中蠻族,在戰場指揮方面的經驗與能力還是有欠缺的,尤其是與沙場宿將張郃相比的話。如果說魏延是“戰術能力超強而戰略意識薄弱”的話,第一次北伐時的諸葛亮則可以說是“戰略思維有餘而戰術指揮不足”吧。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奧斯曼帝國是如何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加利波利戰役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