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二是作為謀權篡位者,朱棣也怕自己被別人謀權篡位了。而北京作為鎮守北方蒙古草原的軍事重地,遷都北京也能有效地鎮守北部邊疆那些潛在的篡權者。朱棣的顧慮很合乎道理,但是朝廷裡各股勢力錯綜複雜遷都,那也不是皇帝一拍腦門就能決定的,於是為了應付輿論,合情合理的遷都,北京朱棣便想出了一個主意,他下令讓手下在北京的南郊建立了一座神祕的建築,這座建築要巨集偉得讓世人都摸不著頭腦。朱棣的設想是,等建築修建完成後,他要在這裡舉辦一場有史以來最隆重的祭天儀式,用最震撼人心的儀式感,讓世人知道自己的權利是上天賦予的,自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其他人別有任何非分之想!

要說舉辦一場祭天活動,就能讓世人接受自己嗎?這是要放在現在肯定不行。但在當時還真管用。古時候的中國一直有祭天的傳統,在民間老百姓的祭天儀式很簡單,弄一個高臺到那裡焚香禮拜,再供上一些貢品就算完了。老百姓祭天都是為了求財或求安全,但是皇帝卻不一樣。皇帝認為自己的權力是上天賦予的,管理一個國家那是上天安排的大事,因此皇帝的祭天儀式規模就要大得多。再登機的時候祭告天地表示受命於天,只有這樣才能坐穩江山。

於是在朱棣的催促下,眾多能工巧匠於1420年將天壇修好。天壇總面積273公頃,是北京故宮面積的四倍,四周還築壇牆兩道,把天壇分成了內壇和外壇兩部分,重要的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其中包括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壇齋宮,還有充滿傳奇故事的七星石等等。祈年殿和皇穹宇從外表上看很相似,那都是圓形的尖屋頂,代表天圓地方。祈年殿是用於祈求五穀豐登,店內有28根柱子支撐,中間的四根代表1年四季,內圈代表12個月份,外圈代表12個時辰,中間利用橫樑斗拱交錯支撐,設計非常巧妙。

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以及皇室先祖牌位的場所。這座殿宇其造型乍看有點奇特,殿簷覆蓋青色琉璃瓦,將人的視線引向無限深遠的天穹,內部是磚木結構,店內沒有橫樑,全靠環繞的16根柱子支撐,柱子上的鎏金斗拱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托起天花和藻井,也就是天花板。圜丘壇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黃成宇和圜丘壇是一組建築,我們可以做一個形象比喻。如果圜丘壇是天神的辦公室,那麼皇穹宇就像是他的宿舍。在天壇裡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設計,那就是迴音壁。

迴音第是圍繞大殿的一道圓弧形的磨磚對縫的磚牆,也叫傳聲強。由於牆的弧度非常規範,表面也很光滑,所以他對聲波的折射很規則。比方說有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的後面,相距有200米,一個人挨著牆說話,另一個人的耳朵貼在牆壁上,你即使說話的聲音很小,對方也能夠聽的特別清楚,而且是迴音悠長,就好像是從牆中發出的聲音一般。這座迴音壁給人造成了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祕氣氛,它體現了古人超高的物理學技能。登上天壇會給人一種俯瞰眾生的感覺。

天壇的建築從整體來講,就是突出祭天的功能,表現天的崇高和神聖。還有一個理念就是突出天空的遼闊和高遠,表現皇帝至高無上。這應該說就是天壇設計的中心思想。公元1421年,朱棣達成了他的夙願,正式遷都北平府,朱棣在天壇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在這裡朱棣把自己降為天子,而不再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他的意圖就是告訴世人,自己的篡權是得到了皇天上帝的恩准。但有趣的是,其實這一年已經是朱棣篡位後的第18年了。所以祭天活動到底有沒有達到它最初設想的效果,我們推測。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斗轉星移,轉眼間明朝覆滅,清廷入關。這一年乾隆登上了皇位,與歷代皇帝一樣,他也將目光投向天壇。乾隆對天壇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修繕,讓天壇處處充滿了儒家文化的元素。他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一方面是因為乾隆非常相信儒學的。乾隆執政的這個時期,據清朝入關已經有百餘年,正是清朝社會發生大變化,進行滿漢文化融合的重要時期,以儒家學治國的乾隆皇帝希望來自北地的滿清政權更好地融入中華大家庭之中。

​這或許是他改建天壇的真實的原因。而乾隆重修天壇也沒白修,它本身是一個祭天活動的骨灰級的粉絲,乾隆在位60年到天壇祭祀多達59次,為歷史之最。今天的天壇是世界上儲存最完善的古代祭天建築群,這種露天的壇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特殊型別,它與歐洲的神殿建築都有巨大的差異,他不追求神靈的神祕與壓抑,而是顯示大自然的博大與廣闊。他沒有高大威嚴的神像,而是以祭祀儀式來表達人與天地的和諧。天壇的規劃設計,建築技藝和環境的營造,均足以創造一種人和天對話的理想氛圍,強烈地表現出古人對天的崇敬。

這是中國傳統建築講究效法自然,提倡天人合一宇宙觀的一種特殊註解。2000多年來,中國一直處於封建王朝統治之下,而祭天正是這些封建皇權合法性的象徵。現在神祕的皇家祭祀早已成為遙遠的往事,但是人們依舊可以通過眼前的表演,想象當年的恢弘場面。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祝賀您對世界又多了一份認知。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千萬別被古裝劇給騙了,古代平民想吃鹽,可沒有那麼簡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