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勸,吃飽飯,剛愎自用之人,終究會自食其果,歷史上許多牛人的結局,都驗證了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商紂王被妲己迷惑,不聽忠臣比干的諫言,並且把比干殺掉,令群臣寒心,最後身死國滅;項羽不聽范增的勸說,在鴻門宴放走劉邦,導致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悲劇;呂布一意孤行,把謀士陳宮的話當耳旁風,直到臨死前才追悔莫及。
相反,善於採納大臣建議和意見的皇帝,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決定,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理江山更加得心應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把魏徵當成鏡子,不管魏徵如何指責他,唐太宗都虛心納諫,從而開創貞觀盛世。漢高祖劉邦也是,承認自己打仗不如韓信,謀略不如張良,後勤工作不如蕭何,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全憑三人的功勞。
再看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之家,最終成就帝業,除了本身能力和運氣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虛心納諫。進攻婺源時,聽聞隱士朱升居住在此地,親自登門拜訪,朱升給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9字建議,朱元璋銘記於心,並把這個計策定為創基立國的戰略。
後來,朱元璋又請劉伯溫出山,把他當成心腹謀臣,幾乎對劉伯溫言聽計從,凡軍國大事,都會詢問劉伯溫的看法。但是,在一件事情上,劉伯溫與朱元璋持有相反的觀點,並且極力勸說他不要這麼做,朱元璋卻不聽勸,結果釀成大禍,還差點斷送大明江山,究竟怎麼回事呢?
《明史》:及善長罷,帝欲相楊憲。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己無與者也,憲則不然。”帝問汪廣洋,曰:“此褊淺殆甚於憲。”
李善長功勞顯著,被朱元璋列為功臣之手,明朝建立後,他官居左丞相。俗話說,樹大招風,高處不勝寒,朱元璋疑心很重,找個理由罷免了李善長,丞相的位子空了出來。朱元璋召見劉伯溫,讓他推薦丞相的人選,劉伯溫太了解皇帝的心思,不敢正面回答,而是說:“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
朱元璋主動說出兩個人的名字,分別是楊憲和汪廣洋,並以此詢問劉伯溫的意見。劉伯溫認為,楊憲雖有丞相之才華,但缺少丞相的胸懷,升任不了如此重要的職位。汪廣洋更不行,不僅心胸狹隘,嫉賢妒能,而且才能平庸,還不如楊憲靠譜。也就是說,他把楊憲和汪廣洋都否定了。
緊接著,朱元璋又問道:“依愛卿之見,胡惟庸如何?”胡惟庸很早就跟隨朱元璋,辦事能力不錯,做人謹慎小心,深得朱元璋的寵信,加上他跟李善長關係匪淺,當丞相只是時間的問題。劉伯溫清楚地知道,如果否定胡惟庸,等同於否定朱元璋識人用人的眼光,但他還是直言不諱道:“譬之駕,懼其僨轅也。”
翻譯過來就是:胡惟庸就像一匹桀驁不馴的烈馬,千萬不能讓他當丞相,否認日後肯定會謀反。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劉伯溫一片赤膽忠心,朱元璋卻聽不進去,覺得劉伯溫有私心,才故意貶低胡惟庸。
不久後,胡惟庸升任左丞相,其野心逐漸暴露,到處安插親信,招募許多亡命之徒,準備篡位自立。幸虧朱元璋提前得到訊息,將胡惟庸及其同黨一網打盡,如若不然,後果不堪設想。由此可見,劉伯溫有先見之明,可與諸葛亮相提並論,所以世人稱讚:“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