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無疑是清朝最為出色的皇帝之一,8歲即位的康熙帝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可是到了康熙帝晚年時期,就出現了問題。由於康熙帝廢立太子,導致了九子奪嫡的出現,這就讓清朝原本太平的局面,出現了皇子爭奪皇位的現象。
這樣的情況出現後,康熙能夠體會到當年李淵的心情了。可是經過了九子奪嫡之後,最終的胤禛成為了皇帝。對於胤禛是不是康熙帝立的儲君,史學界存在爭議,不過現在看來,大概率康熙將皇位傳給了雍正。這一點從朝先的史籍資料中可以得到印證。
《李朝實錄》記載,康熙帝臨死之前,對雍正說了一段話:“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贈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又曰:“廢太子(允礽)、皇長子(胤禔)性行不順,依前拘囚,豐其衣食,以終其身。廢太子第二子朕所鍾愛,其特封為親王”。
說完這段話後不久,康熙帝就駕崩了。雖然這樣的記載不可完全相信,但是當時的北韓不受清朝的管理,因此北韓的記載完全沒有必要進行虛假的記載。這段話有三層意思,第一就是康熙將生前的念珠交給了雍正,意義就是想要雍正繼承自己的衣缽。
第二點就是關於胤礽和胤褆的,首先他倆在九子奪嫡中失敗,康熙仍然是惦記這兩個兒子的。康熙讓雍正將他們囚禁,但是不可以殺死他們,同時要保證他們衣食無憂。最後一層意思才是重點,“廢太子第二子朕所鍾愛”這句話更是康熙的心聲。
康熙這裡說的就是弘皙,也就是康熙帝的長孫,廢太子胤礽的第二子。康熙帝在駕崩前留下了這樣的話,意思很明確,就是不要讓雍正帝為難弘皙。從一點就可以說明康熙非常喜愛弘皙,當初康熙想要廢立太子的時候,出現了猶豫之心。
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弘皙的存在,康熙正是想要把江山交給弘皙,所以在廢立太子的時候產生了猶豫之心。不過權衡利弊來說,康熙仍然是將太子廢除。太子被廢之後,廢太子被囚禁,那麼弘皙沒有被囚禁,反而是自由之身。
康熙駕崩之前,對自己的兩個兒子有所擔心,更為擔心的是,他怕雍正帝即位之後,會將弘晳也“處理”掉。那麼在康熙臨終之前的這段話中,康熙想要雍正帝封弘晳為親王。那麼為何康熙帝不親自冊封王位呢?康熙不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首先康熙怕雍正迫害侄子,另一方面也害怕侄子會嫉恨雍正。因此康熙不冊封弘晳為親王,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叔侄和睦。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雍正帝對待這個侄子還是很不錯的。雍正帝登基之後,先是封了弘晳為郡王,太子胤礽病逝後,升弘皙為理親王。
雍正的眾多子侄中,弘晳是第一個被封王的。其次雍正還讓弘晳住在了康熙為胤礽所建的鄭家莊王府中。在雍正帝時期,弘晳的待遇是最高的。根據《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記載,弘皙在奏摺中稱雍正為“皇父”。由此可見,這對叔侄的關係是非常好的。
弘皙是康熙孫子輩的老大,文武雙全,也是康熙最為重視的一個孫子。假如弘皙的父親廢太子胤礽沒有被廢的話,那麼康熙肯定會將皇位傳給弘皙,這樣說來就是沒有之後的弘曆了。也就沒有了乾隆帝,不過歷史是不容假設的。假設沒有任何意義。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病重。那麼到了弘曆即位之後,弘皙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乾隆四年,乾隆帝以“心懷異志”等罪名革除弘晳理親王爵位,囚禁弘晳於景山東果園。同年時,弘皙被除去宗籍。並且改名:四十六(時年4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