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他是少年天子,四徵麓川,調動全國人力物力深入不毛,只為打服雲南土司及緬甸小國。連年征戰損兵折將,大軍疲憊,國庫空虛只為滿足皇帝與王振的雄心壯志。
可這一切的代價與成果相差甚遠,北方防禦空虛,土木慘敗....大明王朝對瓦剌邊患以攻轉守,精銳盡失,衰敗由此可見。
大明王朝正統年間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是揚威萬里還是白做無用之功?讓我們回到明宣德十年正月的歷史
明英宗被俘
少年天子
明宣宗一生有兩個悲哀,一是英年早逝僅38歲,二就是高看了皇太子朱祁鎮。宣德十年正月北京城飄著小雪,年輕的皇帝病重了,在彌留之際召見了內閣九卿,皇太子,太后皇后於文華殿,釋出了他一生中最後一份遺詔:
朕以菲薄,獲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懼,弗克負荷,蓋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澤未洽於天下,心恆愧之。皇太子祁鎮,天性純厚,仁明剛正,在廷文武之臣協心輔佐,務以安餋軍民為本。凡國家重務,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後施行。
明成祖與好聖孫
外戚宦官都很失望
宣德二年皇后孫若微生下朱祁鎮,宣德三年被冊封為皇太子,宣德十年繼位,次年改元正統(1436年)
宣宗駕崩的時候,朱祁鎮才九歲,大臣們請太皇太后臨朝聽政。太后不願意破壞祖宗的規定拒絕了,她把朝政交給楊榮,楊溥,楊士奇三位閣臣,時人稱之為“三楊”。自己僅保留大事處斷權。至此內閣已經由原先的秘書處,轉變為輔政機構。
太皇太后的兄弟彭城伯張昶,惠安伯張升都不允許參與朝政。太監頭子王振經常引導朱祁鎮玩耍,太皇太后非常生氣,有一次正在聽取閣臣彙報工作,專門派人將王振叫來,當著百官的面,太皇太后突然厲聲呵斥:“汝伺候皇帝不規矩,應該處死”王振嚇得渾身發軟,朱祁鎮與閣臣們跪下求情,他才逃脫一死。
誠孝皇后與丈夫朱高熾,兒子朱瞻基
“一腔熱血”的皇帝
正統初年的國家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直到正統八年太皇太后駕崩。臨死她用微弱的聲音問楊士奇:“國家可有大事?”“建文雖死,應修實錄,此一也。方孝孺牽連之人應當赦免;第三....”話未說完,太皇太后微微點頭後,一代“女中人傑”離開人世。
此前楊榮已經去世,楊士奇楊薄告老還鄉。朱祁鎮身上的所有枷鎖徹底掙脫,司禮監太監王振開始嶄露頭角,興風作浪,這時的皇帝儼然以太宗皇帝朱棣為榜樣,有滿腔安邦定國的雄心壯志,試圖大展拳腳。
明英宗
興麓川之師,西南騷動
麓川位於今雲南西南邊陲與緬甸東北部,唐朝以後從中國獨立。
洪武十四年明太祖命潁川侯傅有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領兵二十萬出師雲南。一路勢如破竹元梁王自盡,麓川酋長思倫發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朱元璋授予他平緬宣慰使,仍鎮守當地。
明軍入滇
土司摩擦頻繁,幸賴沐府彈壓
洪武三十年(1397年)思倫發手下頭目刀幹孟叛亂,思倫發逃往沐府請求朝廷出兵。於是朱元璋以沐春為徵虜前將軍、何福為左將軍、徐凱為右將軍,對刀幹孟進行征討。
朝廷出兵不是白花錢,於是將平緬宣慰司分割為兩處分別隸屬。思倫發死後兒子思行發請求襲爵,明成祖將其領地一分為三後才允許襲爵,平緬宣慰司管轄地區大幅縮水。
放棄越南後的連鎖反應
明宣宗時朝廷在越南屢次戰敗,皇帝為了休養生息,在三楊等文官的支援下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即放棄越南,大軍回撤。這一決策引發了西南地緣政治的大動盪,雲南廣西各地土司紛紛異動。
迫宜宣德初,柳升王通再敗梨利,而交趾失,中國輕矣。麓川之所以桀驁,為棄交趾也。若再失麓川則土官勢強,強而不誅,則中國在西南著無立足之地也。
思行發死後,其子思任發屢次在滇西挑起事端,與鄰近土司發生衝突,甚至劫掠南緬州,殺戮平民。鎮守雲南等處總兵官沐晟上疏請求遣諸衛馬步軍會同各土司對麓川進行清剿。正統三年朱祁鎮下詔,以右都督方政掛帥,張榮沐晟為副出兵進剿麓川。
一徵麓川王振與朱祁鎮展示實力
此時思任發一件奪取潞江殺敗當地土司並沒有向朝廷造反,沐展領兵與他隔河相望。
都督方政急迫出戰,沐晟不同意。耐不得方政是主帥一意孤行強行渡河,首戰打得不錯斬殺三千餘,可是接下來方政孤軍涉險,思發任將他引入包圍圈後出動象兵,方政意識到自己犯了兵家大忌,趕忙讓兒子方瑛突圍:“你快返營,我戰死是本分!”
戰後沐晟撤往永昌不久死於軍中,明英宗大怒調湖廣四川五萬大軍助戰。
正統四年五月,以沐昂為徵南將軍,吳亮馬翔張榮參軍事,再次討伐思任發。首戰潞江告捷,五年二月大軍抵達隴巴,張榮貪功,不能吸取教訓他命令大軍進攻最終重蹈覆轍,主帥沐昂因為張榮擅自行動不願意救援,以至於官軍大敗,北京震怒。
思任發不傻,他只想在土司中稱霸無意挑戰中央的權威,於是派使者入京請罪“求賜哀憐,免加誅戮”。
這位少年皇帝是一肚子氣啊,我敗了你還請降是不是羞辱朕?加上王振的挑唆,一場更大的軍事行動開始醞釀。
王振
再徵麓川,主戰派的勝利
翰林院侍講學士劉球主張“帝王駕馭四夷,宜當心其小防其大,思任發一土酋無足輕重。北方瓦剌終為邊患,需加以防備”王振此時初獲權力正想示威於四夷,極力主張出兵,兵部尚書王驥英國公張輔也表示支援“不惟示弱外邦,且貽患邊境”
正統六年大軍出征定西伯蔣貴為徵蠻將軍,曹吉祥為監軍,兵部尚書王驥提督軍務,戶部侍郎徐晞督軍餉。以副總兵李安、參將宮聚領川貴兵,副總兵劉聚、參將冉保領南京湖廣兵十五萬,並要求南方諸省籌餉。太僕寺少卿李蕢、郎中侯璉、楊寧,主事蔣琳參贊軍務。
王驥功封靖遠伯,思發任敗逃緬甸
蔣貴王驥領兵從侯州進攻金齒,破昔刺寨移師孟通,之後分兵三路聯合,匯合木邦、車裡狼兵進逼思任發大營上江。官軍連攻兩日無法破城,王驥採用火攻,正好這天颳起大風,官軍乘勢破敵斬殺五萬餘人。
思任發收拾殘部退守木籠山,列兵兩萬固守。王驥蔣貴左右夾攻,攻下木籠山,思任發又撤往馬鞍山,王驥等人追到時,思任發動用象陣,官軍用火弩猛攻,思任發又敗,王驥追擊數十里斬殺十萬,雲南土司為之一震。
正統六年十二,王驥直搗平緬宣慰司先後斬首三千三百級,將其大營全部焚燬,思任發僅和妻子從小道渡江逃往緬甸。明軍班師回朝,蔣貴因功升定西侯,王驥封靖遠伯。
思機發請降無果,明英宗三徵麓川
正統七年思任發逃往緬甸後,其子思機發請求投降,大臣們都覺得麓川之事可以點到為止了。可是王振不理會“麓川未平,不受其降”
朝廷大軍班師後,思任發再次收拾餘部,攻略各地。正統七年正月英宗命王驥“為朕再行”五月,以蔣貴為平蠻將軍發兵五萬,僉都御史程福集餉五十萬再討麓川。
正統八年二月,蔣貴王驥等人攻下金齒,敵大敗,王驥派遣使者讓緬甸交出思任發,緬甸不聽,王驥大怒“緬甸賊國,不可不討也”於是與蔣貴沐昂分兵五路,傳令當地土司出兵一萬進軍緬甸。蔣貴將敵軍船隻全部燒燬,大戰一天一夜,緬甸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思任發再次逃走,明軍俘獲其全家老小。
十月思機發請求投降,王驥不予理睬,他對都督蔣貴道“王師必當蕩平巢穴而後止也”
王驥兵發緬甸,思任發被斬雲南
正統九年二月,王驥聯合各部土司進兵緬甸,連續大勝,緬甸國內恐慌,但因氣候惡劣將士不適,王驥下令撤出。正統十年十二月,朝廷再次命令緬甸交出思任發,緬甸忌憚明軍 ,不得已將思任發等人交給明朝,千戶王政將其斬首,送抵北京。
思機發三降不許,朝廷四徵麓川
思機發此時仍佔據孟養,又上表請求原諒,王振為虛榮堅持要求思機發親自到北京跪在午門之外請罪,思機發害怕不答應。
不答應?接著打,正統十三年三月英宗再次命王驥總督軍務,張軌、田禮、方瑛、張銳為參將盡出十三萬大軍,籌響八十萬。十月大軍抵達金沙江,王驥造浮橋渡江,進攻孟養,思機發死於亂軍之中。孟養離漢地已經非常遙遠,且地勢崎嶇環境惡劣。
王驥終於認識到無法徹底蕩平麓川,只好接受思機發次子思碌發的請降。思碌發表示願為大明藩籬,永世不叛。前後歷時十二年,發兵三十餘萬,耗費近三百萬的麓川戰役終於結束了。
四徵麓川功過如何讓後人評?
麓川是不得不討的,但四徵麓川所消耗的國力與取得成果相差甚遠。歸根結底是明英宗與王振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加之王驥蔣貴等主戰派的鼎力相助。
以維護國家統治鞏固統治秩序為目的,發兵麓川讓明宣宗放棄越南以後引發西南土司的離心離德情況有所遏制。
有明一代雲南及緣邊各土司擁護中央政府,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叛亂,直到明末西南各族人民也與漢族同心協力一起抗擊滿清。這是四徵麓川所帶來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值得肯定與讚賞。
“夫振之惡雖不可殫述,然其主麓川一事,於國體、於利害、於忠臣義士之寃、於久遠之計,自今觀之,殊為有得。不然,則歷今七十餘年,為中外所壞,不知群夷變亂幾番矣,何以能帖然如此!”
傣族
但是麓川戰役所帶來的後果,作者以為是遠遠大於好處。
我軍前後十二年發兵數十萬,耗費三百萬就為了打擊雲南土司與緬甸小國嗎?宣德以來國家休養生息所積累的財富被這位少年天子揮霍一空。
明朝在西南實行土司制度,基本上不會干預少數民族的地方事務,平緬宣慰司思任發雖然作亂,但並沒有打出挑戰中央政府的大旗,只侷限於地方擴充。此後在多次征討過程中,他都請降謝罪。明英宗王振為了揚名完全沒有大的國防戰略觀念,每次都不允許投降,直到蕩平為止。
執政者沒有看清主次矛盾,當時北方瓦剌才是國家的心頭大患,不去解決他們,反而徵調全國兵馬討伐麓川,讓北方防務空虛,糧餉不濟。
總的來說四討麓川更多是帶有明英宗王振示威的個人情緒考量,沒有大局概念。西南土司的戰鬥力本身不強,我們很多將士都死在了惡劣的環境上面,地形崎嶇又讓糧餉的損耗極大,用巨大的代價換來土司臣服,有傷國本。
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七月,明英宗不顧群臣反對,在王振的力勸下親征。又是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私念下的決策,可這次就沒那麼好運。
大軍在土木堡遭遇瓦剌,二十萬精銳全軍覆沒,功臣宿將死傷無數,明英宗自己也一掃此前的揚國威於四方,成了瓦剌人的俘虜。這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戰,從此失去了對北方戰場的主動權。
昔日漢軍出塞,馳騁草原的光景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