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是對我們的文化、故事、成語等題材貢獻最豐富的時期。從這些事情裡面,從這些故事裡面,我們可以學到非常多的東西。它對我們看事情、想事情、做事情都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一個故事是一個成語,它的名字叫做“澠池之會”。大家都知道在戰國中後期,有兩個國家是最為厲害的,一個就是秦國,一個就是趙國。關於“秦”大家都很清楚,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無論是經濟、軍事都得到非常飛速的發展,國力大為強盛,也通過常年不斷征戰,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不斷向東進發,染指所謂的中原地區,成為“當之無愧”的霸主,實力是最強的。而在東方實力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就是趙國。在趙國之前,齊國是最強的,但是他犯了錯誤,在吞併宋國以後招致很多國家不滿,引發了“秦燕趙魏韓”。五國聯合討伐齊國,把齊國打得一塌糊塗,最終國力大為衰敗,從此一蹶不振。
趙國取代齊國成為東方最強盛的國家。趙國的強盛起源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他大膽進行了軍事改革,並且籠絡非常多的名將、名相,有能力的大臣輔佐趙國。大家都知道“ 廉藺 和藺相如”。趙國的強大主要體現在它的軍事上面,也就成為東方當之無愧的霸主。這樣一來“秦趙爭霸”,誰當老大?這個事情就是這樣開始的,雙方誰也不服誰,都與把對方置於死地,在很長的時間裡面秦趙雙方都互有公法、互有勝負。總的來說是秦佔了一些上風,而“澠池之會”恰恰就發生在秦佔上風的這個時候。
其實我倒覺得司馬遷在寫史記的過程中,一定是帶著自己的個人偏好和感情色彩在裡面,很顯然在司馬遷的眼裡面,藺相如是一個完全正面的人物,而秦昭襄王反而是一個反面人物,但是我倒覺得在這個故事裡面,我更加欽佩秦昭襄王,而不是藺相如和趙王。大家應該還記得:秦昭襄王為什麼約趙王來澠池會談,因為秦國要穩住趙國假意結盟,這是他的一個目的,也就是這一次會談的目標。難道秦昭襄王不能任由藺相如自殺嗎?自殺就自殺唄、我躲開就行了,你濺我身上,換身袍子怕什麼呢?以死相逼我就不做,你又能拿我怎麼樣呢,你這是無理取鬧,但是如果這樣整個宴席恐怕就不歡而散,那麼和趙國結盟去議和的目標就無法達成。而秦昭襄王和藺相如的交手,這不是第1次:完璧歸趙是上邊一次,當時也是藺相如,他就是拿著這塊“和氏璧”威脅秦昭襄王,如果要白白把和氏璧吞掉又不給我們城池的話,那我乾脆就把和氏璧砸碎,自盡撞死在這塊,也是以此相逼,以碎玉相逼。當時秦昭襄王也是被這舉動給嚇住了,然後叫他停止,別把和氏璧敲碎了,隨後就是完璧歸趙。難道秦昭襄王也是怕了藺相如?其實不是這樣,他是一方面可惜那塊美玉,另外一方面也不願受天下以丙,說秦昭襄王我巧取豪奪。所以秦昭襄王是一個相當理性和務實的人,他不會在一時的感情用事壞了自己大的計謀和大戰略。為了秦國長期霸業,為了攻打楚國,非常現實戰略目標的選擇。秦昭襄王才舍了面子,嚥下這口氣兒沒有發作,這才是秦昭襄王的定力。我把它稱為“強者示弱”。因為很顯然當時秦國佔上風,面對一個戰略利益和長期的發展利益而言,面子又值幾個錢,不能夠因小失大,反倒是趙國這方面,表面上看是保全了面子,並且贏得了面子,但其實喪失的裡子,趙國在這一次的澠池之會過程中,並沒有能夠從戰略上面去看清楚秦國的意圖,也沒有能夠對於未來長遠,兩國之間的鬥爭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說是充分客觀的評估秦國和趙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反而自以為是,取得了場面上的勝利,並且非常飄飄然地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果然在回到趙國以後,對於藺相如大加褒獎。招致廉藺不服氣,後來就有將相和“負荊請罪”,不僅如此,趙國認為自己擴張的機會來了,趁著和秦國修好結盟機會,擴大自己的地盤,轉眼就把齊國幾個城市納入囊中,開始對周邊一些國家進行進攻和吞併。
應該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沒有能夠正確評估自己所處的形勢,沒有去向周邊的這些國家進行更加緊密的外交,以團結周圍國家共同抗秦為目標去行動,反而拓展自己的領土和勢力範圍。事實也證明:這樣的一些做法為他的未來埋下深深的隱患。而秦國則是獲得了寶貴的時間窗,騰挪出自己的兵力,進攻楚國打敗楚國,在達到目的以後,轉眼之間4年就又和趙國處在了對立面,開始向趙國進攻了。不過兩強相爭絕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這是一個持久戰,沒有辦法在一瞬之間就把對方制服。在這個過程中,秦國雖然屢次去進攻趙國,但也是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礙,尤其像廉藺這些老將非常善戰,多次擊敗了秦軍,因此秦軍就是先清楚趙國的外圍,這一年就打到了趙國旁邊一個國家叫做南韓,當時已經把南韓叫做“上黨郡”的地方,大部分的領土全佔了,當時南韓的韓惠王就非常驚恐,打不過秦國怎麼辦?乾脆求和,去拜見秦王:我們把上黨地方全獻給秦國,您還是別打了,饒一命。也就是韓王是獻地求和,舍掉上黨這地方,這是南韓領土。事情中間出了岔子,因為南韓有國王,這個上黨郡還要郡首,郡首就不願降秦,不願意降秦怎麼辦呢?他琢磨著乾脆把十幾座城池都先給趙國,和趙國一同抵抗秦國的進攻,所以就派人面見當時的“趙孝成王”,乾脆我把這些城池都獻給趙國。
在這種情況下,趙王的選擇就非常之重要。在他和他的大臣商量這個事情的時候,有兩個意見:一個是不能接受,如果是貪圖便宜去接受了幾個城池,實際上就是立刻跟秦國直面,正面發生對立,所招致的禍患肯定要比獲得這幾座城池大得多,而現在趙國還不具備條件和秦國正面衝突。另外一方面的意見:打下一座城市得死多少人,費多少事,這十幾個城市白給我們不要白不要。如果秦國因為這個事打過來,那我們就派我們的大將廉藺駐守,能夠阻止秦軍的進攻。最終趙孝成王一方面貪圖便宜,另外一方面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惜與秦國徹底撕破臉面,正面衝突接受十幾座城市。果不其然秦軍當然是惱怒了,本來可以攻打下來的城池,你去把它收掉,這怎麼可以。自然就派大兵壓進進攻趙國、趙國這邊廉藺應戰,但是低檔不住,秦軍太強,因此節節敗退,敗退到了今天的山西境內(單河東岸)的地方,這個地方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廉藺守住開始不管你秦國怎麼叫,我就不出戰,你上來我就打,因此也就穩住了陣腳,但這個時候趙孝成王還不幹,他覺得自己還挺厲害,不斷命令廉藺趕快出擊,趕快擊退秦軍,但是廉藺就是堅守不出,因為廉藺很清楚,現在是打不了的,死守是最好的。趙孝成王不止是剛愎自用、自高自大,同時在戰略上面、在外交上面都犯了非常大的錯誤,自以為很了不起。一開始廉藺節節敗退的時候,趙孝成王曾經說:我親自率軍去迎戰秦軍,我如此之厲害,我要和秦軍決一死戰,一定能夠把秦軍打敗,大臣勸阻:阻止下了,說你這樣做肯定是不行的,恐怕無濟於事,最終恐怕還會失敗。那麼怎麼辦?因為有兩派意見,一派意見,咱們跟秦軍議和,這個事我們錯了,把城池歸還。另外一派不同意,他們非常清醒認為既然秦軍開始攻打趙國,我就很難得去跟人去和談,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我們帶上非常貴重的大量的金銀財寶,去哪裡??去我們的鄰國,去楚國和魏國尋求他們的幫助,一起合縱抗秦,這樣增加自己的力量。這一次的選擇趙孝成王又選擇了去秦國議和,而沒有選擇團結盟友。而秦國有非常多的高參模式,他們就出主意:趙王派的使者來了以後,我們一定要高規格接待,隆重接待,奉為上兵,好吃好喝,好好伺候,並且把風聲一定要放出去。像楚國,魏國一看這種架勢,一定認為秦趙這兩個國家議和了,所以說一定不會出兵幫助趙國抗拒秦國的。秦王採納了建議,為自己爭取了時間和鞏固陣地,增加補養,修養部隊,養精蓄銳贏得時間。咱們前面講了:廉藺在這個過程中堅守不出,秦國也沒辦法,他不出來怎麼打呀,攻也攻不進去怎麼辦?採取反間計。因為廉藺堅守不出,趙王非常惱怒,反覆催促。在這個時候秦國散佈謠言:這個廉藺對於我們來講根本就不在乎,它是非常容易對付的,我們秦國最怕誰?怕那個趙括,如果這個人出來跟我們打的話,恐怕很難對付。這個話傳到了趙王這裡,因此就把趙括派到了前線替換藺相如,而此刻秦國也在暗中換將,把“白起”派到了前線。後來的事情大家就非常清楚了,趙括紙上談兵,放棄了廉藺,堅守不出的策略,盲目出擊,盲目自大輕主力部隊去襲擊秦軍,秦軍佯裝失敗開始撤退逃離,把趙軍引入埋伏圈,最後趙軍被射死,而趙軍幾十萬大軍被俘虜,被俘虜了以後還不算,白起擔心這些人放回趙國以後,他們還會歸隊士兵,趙國的部隊比較勇猛,怎麼辦呢?假意安撫趙軍,好吃好喝、酒肉招待,讓他們放鬆警惕,繳械投降,同時命令自己的秦軍在第2天在腦袋上全蒙上白布,見到白布的全是秦軍,腦袋沒有白布全是趙軍,怎麼辦?全部殺死。殺了多少人?殺了45萬,這就是載入史冊的“長平之戰”白起大屠殺,至今在山西晉城,當時長平之戰的古戰場遺址,還有一處景點就叫做“白起臺”,白起臺下面挖出非常多人的腦袋、骷髏,拿這些骷髏堆起來的臺子叫“白起臺”,從此趙國的精銳主力被消滅了一大半,元氣大傷,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足夠的力量和秦國抗衡,再去爭霸,能守住就已經不錯。又經過幾十年的時間,秦國最終發動對趙國“殲滅戰”滅掉了趙國。隨後也滅掉了其它國家:統一六國。為什麼當時沒有藉著長平之戰?秦軍繼續乘勝追擊,滅掉趙國呢?又得說秦國人在過程中還是非常務實的,因為當時還有很多的國家需要滅掉,長平之戰雖然趙軍死了四五十萬,但是秦軍也傷亡不少,並且秦軍是長途作戰,它的給養糧草供應也不是那麼充裕。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繼續往前攻,很可能會陷入戰線拉得太長,被其他這些國家乘虛而入,有這個風險,理性冷靜、不逞一時之勇的秦軍,反而終止趙國的進攻。此後又等待了二三十年的時間才把趙國最終滅掉。秦趙爭霸看似好像在過程中有一些偶然的事情發生,其實都是必然,秦國它是通過徹底的改革和變革去增強國力。相對來講,他當時也還代表著比較先進的制度、生產力、觀念。而趙國則不然,仍然固守著奴隸那一套。除了軍事改革以外,其他沒有什麼太多的建樹,並且自己的內政比較亂,在攤上類似趙孝成王,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所以被滅掉也是一個必然。在過程中我們來總結一下:很顯然秦國的所有的謀略戰略都是為具有非常長遠的打算,它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也不是為了當時的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會為某一些非常虛的、華而不實的,沒有任何用處的面子,去逞一時之快、去逞一時之勇,對於自己的力量、對方的力量、整個的戰國七雄也好,大小國家也好,這些實力對比、外交、內政分析相當的全面,作出的籌劃相當周密。而且在整個的實施過程中,一直是不忘初心,穩紮穩打,所有的事情都做長遠打算。而趙國問題在什麼地方呢?首先對於整個的局勢,我們當時應該叫國際趨勢,戰國7雄嘛,也是各個國,做充分的評估,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更沒有對自身的力量,對自身的能力進行正確的評價。與此同時,呈一時之勇,維護一時所謂的面子,好大喜功、自以為是,不注意團結周圍的國家,沒有能夠建立自己穩固的聯盟,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形式,只被眼前打算,沒有長遠打算,這是他失敗非常重要的一些原因。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在長遠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如果希望這種強盛能夠保持、能夠長久,勢必也要犧牲一些短期的利益和短期的所謂面子,面子是不值錢的,短期利益守住它,其實也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我們要注重更長遠。所以真正的強者、真正的強國往往喜歡示弱,而真正的弱者、真正的弱國往往又容易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