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諫逐客書》: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劉邦能以一介布衣之身份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其成功的祕訣就在這裡——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他的成功打破了長久以來束縛人們心中面對階級觀念牢固思想的枷鎖,同時也代表了廣大低層階級敢於挑戰貴族階級權威的不屈意志,更是代表了天下百姓嚮往和平共建穩定社會的一個良好開端。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劉邦就是打破常規的第一人;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劉邦體現出了要將反抗進行到底的頑強拼搏精神。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有著堅定信念+寬廣胸襟+務實精神的人,他的決策力、執行力、容忍力都會與眾不同,這樣的人才具有領袖特性,他獨具一格的氣質正是吸引眾人甘願為其效力的魅力所在。
1.思想境界的高低,可以看出一個人將來的成就
劉邦見到秦始皇時說的一句話是:大丈夫當如此也!說這句話的時候在心境視野上劉邦可以說是和秦始皇處在了同一個高度,沒有攀比、沒有妒忌、沒有不甘,有的只是被那威嚴的儀仗激起的萬丈豪情,帝王心態可見一斑!
而當項羽見到秦始皇時說的話:彼可取而代之!項羽能說出這句話倒在情理之中,身為原楚國貴族輩受王恩,可是秦皇的崛起完全侵害了本該享有的利益,怎能不為之憤怒。所以仇恨、不甘、不服,項羽的這句話便脫口而出了。像是一句氣話,倒是也表達了原六國貴族們一致的心聲。
同樣是發自他們內心的話語,一箇中正平和不顯狂妄,一個怨聲載道略顯偏執。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2.師出有名,終成霸業;多行不義,禍亂將至
始終處於道德上的制高點,做事便會事半功倍。面對項羽的分封不公,劉邦也只能是身處巴蜀而獨自憂傷,畢竟人家還給封了個漢王的名號。這個時候如果冒然起來表達不滿,就會給項羽一個攻打自己的藉口,到頭來得不償失。好在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義帝被殺!
尊卑有序,劉邦作為諸侯王,尊王攘叛在名義上來說這可是他分內之事,況且他的王位還是拜義帝的“先入關者為王”所賜。所以劉邦責無旁貸的說了一句: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此話一出收攬人心效果極佳。
隨著項羽的驕縱狂妄、肆意殺戮、一意孤行,劉邦與項羽的爭霸戰逐漸由剛開始的一觸即潰到能夠相互形成僵持不下的局面而發展。反觀劉邦則是招賢納士、廣開言路、施行仁政。用人不疑的寬廣胸懷從“封壇拜將”(危難之中封韓信)一事上最能體現出來。此消彼長,終於在202年,劉邦消滅了項羽,結束了戰亂局面。
3.生死由命,順應自然規律方是正道
面對得之不易的高位,劉邦可以坦然的面對生死,不強求、不做作,方顯真性情。既能“放得下”也能“捨得下”。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危,呂后請來了一位良醫為其看病,醫生問診後說道:“疾可治”。這時候劉邦斷然拒絕道: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漢朝建立後,劉邦並沒有改變他誅滅暴秦、穩定天下的初心;也沒有像秦始皇那樣奢欲無度、尋求長生;更沒有為報“白登之圍”而與匈奴展開激烈較量。而是像他最開始“約法三章”中說的那樣讓百姓休養生息、避免戰爭。這才有後來不得不南平黥布、北征韓王信和陳豨的事情(當然也有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的原因,這是在封建王朝中無可避免的問題)。
他把自己的生死功績歸結為天意使然,但也能看出劉邦豁達坦然的一面。
一切順利的人生那只有在夢裡才有,暫時的失利只不過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視野的高低決定了今後的成敗與否,如果忽略了團隊協作的力量,而是像唐吉訶德式的只一味追求單槍匹馬,過度的想實現其英雄主義虛幻主義,到頭來卻是無所可得的悲劇而已。就想揚雄《法言》說的那樣: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再如果要是讓你失去來之不易的高位或是放棄物質上無與倫比的享受,你是否可以能過做到像劉邦那樣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