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交織著腐朽、出賣、捱打、失敗的晚清歷史上,有著“大刀王五”美譽的清末豪俠王正誼,卻讓多少後世讀史者,讀到了鐵骨錚錚的浩然正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他的故事還被改編成多部影視作品,在銀幕上火爆一時。那影視劇裡“鋼刀翻飛”的英雄形象,承包了多少“80後”“90後”的童年英雄夢。

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大刀王五”王正誼(下面簡稱王五),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誼,1844年出生在滄州一個窮人家庭。為生活所迫,他少年曾在燒餅鋪做過學徒工,青年時又在當地武師李鳳崗門下,經過數年磨練,終於練出了一手好刀法。至於為什麼他叫“王五”,一種說法是他在李鳳崗的徒弟裡排行老五,也有說他在盟兄弟裡排行第五。

但不管哪種說法是真,學成後就開始“走鏢”的王五,很快在江湖上打出了名堂,成了一個頗有名氣的鏢師。在大約28歲左右時,王五從家鄉來到北京,在朋友開的鏢局裡走鏢。在清末的北京,“鏢師”這個職業,屬於門檻極高的“特殊人才”,那年月兵荒馬亂,各地山賊土匪扎推,想每次“走鏢”都順利,僅僅能打還不夠,還必須要人脈廣夠機靈,多窮山惡水的地方都能吃得開,這才能在“業界”站住腳。

性格豪爽且武藝高強的王五,堪稱這行業裡的頂級人才。隨著幾次“走鏢”的順利完成,王五賺了些錢,名氣也越來越響,乾脆自立門戶,開了“源順鏢局”,很快就成了京城裡的“金字招牌”,北京城的許多達官貴人,都成了“源順鏢局”的“固定客戶”。生意越做越大的王五,朋友也越交越多,外加他出手闊綽,最喜歡濟困扶危,在京城的名氣也越來越響,成了當時頗有名氣的豪俠。

但和許多豪俠不同的是,王五除了關心“江湖大事”,還關心另一樁大事:國家大事。

以平江不肖生的《俠義英雄傳》裡記載,1895年清王朝在甲午戰爭裡戰敗,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御史安維峻憤然上書抨擊,疾呼嚴懲相關大臣,反而被清政府發配充軍。安御史離京時,他昔日那些“朝中同僚朋友”為求自保,竟然連吭聲的都沒有,卻是王五慷慨站出來,一路護送安御史離開。其滿腔熱血,從此傳遍京城。

類似的事情做得多了,王五的聲望也越來越高。很多老百姓也給他送來了“尚武”“濟貧”等匾額,江湖上的朋友也送他“德容感化”匾額。但比起這些美名來,王五更在乎的,卻是國家的前途命運:那世道民生的艱辛苦難,他多年來耳聞目睹,晚清王朝的落後捱打,也讓他心頭悲憤。好些“豪俠”說到這裡,至多不過拍案大罵一番。王五雖然讀書不多,卻比他們想的更深,他一直在想的,就是“怎麼辦”。

也正因如此,王五結識了他的“忘年交”——“維新派”領導人譚嗣同。以王五後人的說法,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曾是王五鏢局的“大客戶”,譚嗣同也就因為這機緣,與他成了好友。也有史料說,王五是透過京城武術界的把兄弟,在瀏陽會館與譚嗣同結交。不管哪種說法是真,他們都從此開始,結下了真誠的友誼。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王五的“源順鏢局”,就常是維新黨人聚會的地方。

這一段友誼,也變成了戊戌變法失敗,包括譚嗣同在內的“戊戌六君子”受刑時,北京城裡的又一壯烈場景:梁啟超的《飲冰室詩話》記載,就是那一天,王五不怕牽連,在菜市口伏屍大哭,並親自料理了譚嗣同的後事。這一場憂國憂民的情懷,不計生死的友誼,也變成了後來武俠影視劇裡,多少悲情的故事。

而比這更悲情的,卻是王五自己的結局:“庚子國難”後,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曾經參與保衛京城的王五,就成了侵略者的眼中釘。1985年《體育文化導刊》雜誌曾採訪王五後人,得知了王五遇難的真實經過——1900年9月下旬,在德國侵略者的指使下,清兵將王五從家中抓走。當時已提前知道訊息的王五卻拒絕逃走,選擇了慨然赴死。不久後,王五被槍殺在位於老北京火車站的德軍司令部裡,時年五十六歲。

比起野史裡,他那傳奇的武功,以及多少“行俠仗義”的往事來,重新簡單梳理他的人生,我們更清晰看到的,卻是一個近代中國人樸素的愛國心。看懂他的豪邁與悲情,也許就看懂了中國人世代傳承的一個信念:位卑未敢忘憂國!

參考資料:古柏《英雄身後事:訪大刀王五的後代》、質如《大刀王五和源順鏢局》、張寶申《大刀王五與聚茂奎》、袁鋒《晚清義士大刀王五的武術貢獻》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二世胡亥慘無人道,殺光兄弟姐妹,為何獨留扶蘇兒子子嬰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