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是歷史上有名的隱士,更是後世很多不得志的文人騷客的精神支柱,但是“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指的窮的吃不起飯了,而是指的一個二愣子,就是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因為他將官職辭去,歸隱山林的,陶淵明是真的剛。
熟悉陶淵明的人,都知道他出生於一個寒門家族,但是這個寒門家族很特殊,他的爺爺陶侃其實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在東晉這種門閥世家身份這麼重的時間段當中,他能以一個寒門身份坐上東晉的大司馬,這其實就是一個很理智的人生故事,就這樣陶家的命運算是從此之後開始改變了,但是很多時候就是天有不測風雲。
舊時王謝堂前燕,其實就說的魏晉時期王謝兩家,這兩家家族勢力實在是太雄厚了,簡直就成了世家大族壟斷的局面,而其中陶家能在這種情況下得以立足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時也正因為他們的寒門出身,在陶侃去世之後,他們家作為新晉貴族,沒有那麼雄厚的關係勢力,很快就在排擠之下家道中落了。
而且更加糟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陶侃的關係其實跟當時的宰相王導、還有王敦的關係很不好,於是這兩點就成了陶淵明仕途開局之時最難以跨越的障礙,連高開低走都算不上,直接可以就被他們pass出局了。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只有小官職能夠有一點他的容身之地,但是鬼知道他經歷了一些什麼東西。
剛任職到江州祭酒就碰見了自己的頂頭上司是自己的死對頭,這種死對頭還是那是世仇,根本解不開的恩怨,陶淵明是一個清高之人,肯定不願意在醜人手底下幹活,而這個王凝之可以說是王羲之的兒子當中最不出色的一個,還外加一個自大,經常那些鼻孔看人,久而久之陶淵明怎麼能受得了這樣的輕視。
因為王凝之喜歡五斗教,連敵人打進來了,他還相信有鬼兵會幫助他,這樣的人每天這麼多你,其實也是很受不了,更何況是他這樣高的氣節呢,於是就有了不為五斗米折腰,其實這個五斗米指的就是王凝之。
不願意跟著這些人在一起混了,他讓人佩服的一點其實還是後來,後來他的一個上司提拔他當上了將軍,也是實現了他仕途當中一個不小的飛躍,這個人就是劉裕。聽到劉裕想必大家應該知道,他就是亂了晉朝天下,自立為帝的那個人。
陶淵明本來可以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的仕途夢想,但是因為劉裕的稱帝,陶淵明更是辭去官職只願意,只願意作一個閒雲野鶴。這是他作為一個文人,所尊崇的只可以效忠一個皇帝,他不為了這種利益背棄東晉,這是他的情,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後世的文人將他視為了文人的最高境界,蘇軾更是為他寫了很多首詩歌。
因為他作為了文人的榜樣,有才華,更重要的是有骨氣,對於世俗權貴都能無動於衷,只為了遵守自己心中的那一片淨土,為了自己的想法而活著,這可能就是他的能成為後世這麼多的人偶像的原因吧,真的很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