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商鞅,本姓公孫,名鞅。原是衛國人,後到魏國公孫痤家做門客,後其主公死後,他到秦國謀職,與秦惠公一見如故,被任命為主管改革的大夫。經過十年的改革,把整個國家改變成一個路不拾遺,人人爭勇善戰的強國,為後來秦國的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

商鞅提倡的變法難免得罪權貴之人,因為他的變法就是實施法家的法制,這種法制必然對權貴產生很大的約束。《資治通鑑》記載,太子曾經犯法,商鞅真找人抓了太子,但終究國君不願意,只得把太子老師和家人主管法制了事。但這對太子而言當然是懷恨在心了。

在秦惠公在世時,商鞅才得以不死,但一旦新國君上臺,加上整個變法也有了很大的成果,新法可以正常運作了,做為變革的重臣也就成了緩和矛盾的犧牲品,死是必然的。

新法推行十年後,“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成而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國國力大增,在諸侯中地位也日益提高,新法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理想,秦孝公封給商鞅商、於等地十五個邑作為獎賞。

但變法也為商鞅樹立了強大的敵人,宗室貴戚中怨恨商鞅的人很多,《史記-商君列傳》上就說:“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有人曾勸他辭去官位,歸還封地,一旦孝公去世,後果不堪設想,商鞅沒有聽從。

果然,孝公去世後,太子即位,為秦惠文王。

惠王即位不久,公子虔等人便上告商鞅謀反,在惠王面前挑撥說:“現在百姓不論老少,知道的只有商君之法,卻不知道是大王之法,商鞅好似人主,大王為人臣,大王還記得當年商鞅對您的處罰嗎?”

惠王聽信讒言宣佈商鞅謀反,派士卒追捕商鞅,商鞅聞訊逃至邊關,晚上要住旅店,旅店主人不知他就是商鞅,說:“商君的法令規定,收留沒有證件的客人要受處罰。”商鞅聽後嘆道:“想不到變法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作為秦國以外的六國,對秦國的強大是既恨又怕的,所以當他連夜離開秦國逃到魏國,魏人怨恨他曾率秦軍攻打過魏國,不肯庇護他,商鞅便想經魏逃到其他國家,但魏國認為商鞅是秦國通緝的罪犯,如果不送回商鞅,會招來麻飯,準備把商鞅押送回秦國。

車裂-五馬分屍

商鞅聞訊後只得逃回自己的封地商邑,聚集封邑內的軍隊北攻鄭國,不久,被惠王派過來的軍隊圍攻,在鄭黽池被殺,惠王還不解恨,下令將商鞅的屍體車裂示眾,並誅滅了商鞅全家。

商鞅在任職期間肯定是忠心耿耿的,一個對國家有功勞的宰相為何會得到這樣的下場呢?其悲劇的根源是什麼?

商鞅觸動了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而遭此極刑,一代改革家命喪黃泉,留下是非功過由後人評說。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偏安皇帝司馬睿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