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芬蘭被俄羅斯吞併開始,芬蘭和俄國就有深仇大恨,雙方的零星戰鬥,最終演變了芬蘭的獨立。然而這種仇恨卻莫名其妙的,轉移到了蘇聯身上。雙方零零散散從1920年算起,一直打到1944年。但長達24年的爭鬥,到底從何而來呢?其結果又如何呢?
一、芬蘭和蘇聯數世紀以來,芬蘭一直是瑞典王國的東部領土。直到1700年爆發了大北方戰爭,瑞典被新興的俄羅斯帝國打敗,其強權地位被後者所取代。1809年,俄羅斯為保護其首都聖彼得堡的安全,對瑞典再度出兵,爆發了“芬蘭戰爭”。俄羅斯再度獲勝,取得了大片領土賠償,建立了“芬蘭大公國”,為瑞典至俄國間的緩衝國。
俄國的這個做法,本質上無可厚非。畢竟當時瑞典是個強國,如果沒有一個緩衝帶,對於俄國的北方邊疆是個威脅。但是芬蘭人,並不滿意加入俄國,只不過俄國人對他們提供了一些優待,所以當時芬蘭人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反抗。當然,不如說是無法反抗而導致的。何況說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還給了芬蘭相當高的主權呢?
然而到了19世紀末,由於民族主義興起和泛斯拉夫主義的高漲,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收回了芬蘭的自主權,還要對芬蘭從語言與政治上加以同化,目的是提升帝國中央之實力。
儘管該政策終因俄國內部的衝突而失效,但已嚴重破壞了俄芬兩方的關係,芬蘭的知識分子也深切體察到自己文化受到威脅,獨立意識大為增強。差不多就是從1905年開始,芬蘭地區有各種起義行為,反抗沙皇統治,並且日漸高漲。
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芬蘭民族主義者在德國的支援下在德國祕密展開軍事訓練。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後,沙皇政權被推翻,新成立的臨時政府對沙皇時代派遣到芬蘭的官員進行了整肅,廢止了俄羅斯化時期的專制法令、解除芬蘭地區的新聞審查,並且釋放了政治犯。這一系列舉措暫時緩解了芬蘭大公國與俄國的矛盾。
不過在臨時政府被布林什維克推翻後,芬蘭和布林什維克政府的關係急轉直下。1917年12月6日,就在帝國中央政府正因為“十月革命”一片混亂時,政府芬蘭參議院正式宣佈芬蘭獨立。
然而尷尬的問題在於,雖然布林什維克政府表面認同了芬蘭的獨立,但實際上卻計劃組織工人政府取代目前的政權,將芬蘭以加盟國的形式重新併入蘇聯,自芬蘭宣佈獨立後僅三週的時間,蘇維埃俄國就已組織了新的芬蘭政府。
事實上站在當時布林什維克的角度,這個不算錯。因為你在孟什維克臨時政府時期,沒有獨立。現在布林什維克政府時期,你就獨立了。這個事,布林什維克政府實在不能接受。當然你要是站在芬蘭的角度,它是對的,因為芬蘭謀求獨立很多年了。
而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就是在1918年初芬蘭爆發內戰,芬蘭政府軍和芬蘭紅軍交鋒,這場短暫而激烈的內戰,也成了後來,芬蘭將仇恨轉移到蘇聯身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芬蘭對蘇聯的政策事實上,芬蘭內戰結束後,芬蘭迅速就將矛頭轉向了蘇聯。儘管雙方在1920年10月24日,與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的塔爾圖市,簽署了蘇聯和芬蘭兩個新生國家的第一份條約《塔爾圖條約》,用以平息兩國之間的紛爭。但是很不幸的是,這份條約,根本就沒能解決蘇聯和芬蘭之間的矛盾。
雖然說這份條約,劃分了兩國邊境線,同時規定了蘇聯不再介入芬蘭內戰,芬蘭也從俄屬東卡累利阿收回自己的部隊。但是這裡存在一個問題,條約簽署時,芬蘭境內的芬蘭紅軍已經被芬蘭政府軍消滅殆盡,而且芬蘭部隊此時已經深入蘇聯境內,就在列寧格勒北部郊區活動。換句話說,這份條約其實換來的不是蘇聯和芬蘭之間的和平,而是換來芬蘭暫時不對蘇聯動手。
所以在這個前提下籤訂的條約,對於當時還在進行內戰,而且要和各國干涉軍對抗的蘇聯而言,幾乎沒有太多的保障可言。而對於芬蘭,其實也一樣沒有多少約束力可言,因為芬蘭想揍蘇聯就能揍蘇聯。
事實上,在當時而言,蘇聯隨時都會遭受芬蘭的攻擊。芬蘭的獵兵部隊,往往會越過邊境線,攻佔蘇聯邊境哨所,或是突襲蘇聯村莊。而當時內憂外患的蘇聯,對於芬蘭,幾乎沒有任何辦法。除了口頭上,將芬蘭當做“邪惡的法西斯集團”之外,沒有任何方案了。
但是反過來說得承認,芬蘭人已經把蘇聯人,或者說把俄國人摸透了,你如果打疼了俄國人,俄國人是不敢來找你的麻煩。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芬蘭人把俄國人打的非常疼。所以蘇聯一方面因為面臨內戰,一方面又因為懼怕芬蘭從北部殺過來,所以不敢對芬蘭如何。
畢竟此時列寧格勒作為蘇聯的大本營,距離邊境線只有32公里,一旦芬蘭軍隊越境突襲,恐怕列寧格勒就沒了。
因此在這個情況下,芬蘭人採取的行為,反而把蘇聯給遏制住了,防止了蘇聯對芬蘭有任何非分之想。而蘇聯則徹底怕了芬蘭,之所以沒有把首都從莫斯科,再遷回列寧格勒,很大程度上還真是因為,這裡非常有可能被芬蘭打下來,被打下來的機率一度是高達百分之百,因此首都改為了莫斯科。
但是對於芬蘭不利的一面在於,這種階段性的勝利,助長了國內的法西斯主義風氣,這些民族主義者想取得更多的卡累利阿領土來構築其“大芬蘭”的目標。
而芬蘭民族主義者的觀點,是一個傳承了大概近千年,由莫斯科大公國和諾夫哥羅德大公國的領土矛盾,以及基輔羅斯大公國滅亡後,莫斯科大公國和諾夫哥羅德大公國爭奪基輔羅斯大公國的法理繼承權所引發的問題。在歐洲,因為這種法理權的戰爭數不勝數,但是傳承了這麼久,還在持續的,就非常少見。(時至今日,俄羅斯和芬蘭還因為這個法理權吵嘴架呢。)
但是這些民族主義者所引發的矛盾,大約是在20世紀三十年代,隨著蘇聯的日益強大,而逐漸消退。所以雙方在1932年簽訂了一個《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其目的是緩和這種尷尬的局面。
然而很不幸的是,因為民族主義者的舉動,和芬蘭傳統的對俄國的敵視所引發的,對蘇聯的敵視,造成了這份條約,很難徹底執行。因為在芬蘭政府的民族主義者官員領導下,邊境摩擦日常出現,雙方每年都有為此進行小規模衝突,這就大大減低了條約的效果。
三、蘇芬戰爭和其後果不過芬蘭政府倒也不是傻子,雖然芬蘭士兵驍勇善戰,一個芬蘭兵打十個蘇聯兵。但畢竟如果比體量的話,那芬蘭和蘇聯差不多就是老鼠和大象的對比吧。
所以芬蘭自然要早做準備,防止哪天遭到來自蘇聯的攻擊。而這些防線,普遍是依託於舊俄國時代的防線和碉堡,所以建造的十分堅固,也就是後來的曼納海姆防線。
根據資料,“曼納海姆防線”的縱深為80至90千米,其工事結構方面;有350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其鋼筋混凝土板可承受俄軍203毫米炮彈之直接命中。另有2,400座工事為土木結構,而且都經過周密之偽裝。
平均每道鐵絲網障礙物都有30道,鹿砦達12列,無論哪個居民點都是一座工事樞紐部,設有無線電和電話通訊,還有醫院、廚房、彈藥庫和燃料庫。特別的是芬軍在1938年至1939年在“曼納海姆防線”的構築工事上具有1至2個火炮射擊孔和3至4個機槍射擊孔之永備火力點。
它們由住在地下室的1個排至1個連的守備隊使用。在地面上只露出具有環形視界的火炮和機槍射孔之工事。在地下室則有作戰室、庫房、廚房、走廊、士兵大通鋪、軍官宿舍、機器房、炮塔入口和備用出口等。
顯然這道防線對於阻止蘇聯對芬蘭可能的攻擊,有莫大的幫助。為此芬蘭人從1920年一路建設到1939年。而在1939年,蘇聯為了解決北部蘇芬兩國國境線的問題,尤其是北部態勢造成的國防安全問題,而與芬蘭進行了談判,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是,與芬蘭進行土地交換,並在芬蘭境內建設一些軍事基地。
此舉在芬蘭政府內造成了軒然大波,其政府內部分為兩個觀點。芬蘭政府以外長厄爾科和國防部長尤霍·紐卡寧兩人為首,強硬地拒絕所有要求。而財政部長唐納和曼納海姆則持相反意見,認為可以接受此交易。曼納海姆的意見是,認為蘇方的要求實際上不會給芬蘭的安危有太大的威脅,在地峽上反倒是使較危險的狹窄突出處放寬了不少,也不影響“曼納海姆防線”的完整性。
事實上,曼納海姆的想法是正確的,他是希望與蘇聯做出商談,換取更為有利的軍事態勢和利益交換。這樣既能避免與蘇聯交惡,又能保證芬蘭的國防力量不受影響。但是在當時芬蘭民族主義者和強硬派的影響下,顯然曼納海姆的主張不會被採納。
最終談判徹底破裂,蘇芬雙方展開了冬季戰爭。這場戰爭很難說有勝利者,因為芬蘭雖然失敗,並割讓了領土,但卻遠遠小於蘇聯的預期。而反觀蘇聯,雖然得到了領土,但目的卻遠遠沒有達成,而且損失慘重。
如果從短期來看,其實蘇軍完成了一些目標,首先來說北部防禦態勢,達成了較好的結果。其次是,其交通樞紐城市列寧格勒的安全得到了保證。同時在軍事態勢上,可以對芬蘭形成了優勢,因為堅固的曼納海姆防線已經被鐵木辛哥砸的粉碎了。所以此時蘇軍對芬軍,形成了優勢。
但如果從長期來看,這其實給蘇聯帶來了過大的麻煩。首先來說,暴露了蘇軍的諸多問題,比如後勤能力差,指揮能力差,作戰能力不足等問題。
其次是,這讓芬蘭怒火中燒,感覺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因為冬季戰爭的失敗,芬蘭喪失了10%的領土、20%的工業、11%的耕地和12%的人口被迫遷徙。這就導致了芬蘭非常渴望對蘇聯進行復仇,奪回自己的國土。
所以在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芬蘭也選擇了參戰。當然芬蘭不是軸心國的一員,而是獨立參戰。而芬蘭參與這次戰爭的目的是要奪回冬季戰爭失去的土地。當時的芬蘭社會流行著一句口號:“縮短的邊界,長久的和平”。在這個階段所進行的戰爭,也就被稱為,繼續戰爭。
雙方一直戰鬥到1944年9月末為止。戰爭的結果,當然還是芬蘭戰敗,並對蘇聯做出賠償。但是從長遠來看,芬蘭通過這次戰爭,也算是徹底斷了蘇聯對芬蘭的念想。所以在之後錯綜複雜的世界局勢裡,芬蘭得到了來之不易的和平。
結語總觀芬蘭和蘇聯長達24年的交戰歷史,芬蘭對蘇聯的態勢,雖然從優勢,陷入劣勢。但是其芬蘭軍隊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成功的給蘇聯人留下了深刻影響。
從而讓芬蘭,在間戰時期和二戰中,都保持國家獨立和領土較為完整。所以可以說,在當時的小國中,在軍事政策和外交政策上,芬蘭都是唯一成功的那個。
參考文獻:《蘇芬戰爭1939-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