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自地理大發現後,歐洲列強就按捺不住野心,迫不及待地進行殖民擴張活動。最早進行航海活動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加上英國和法國,瓜分了新大陸美洲的大部分地區。美洲大陸被瓜分完畢後,距離歐洲較近的非洲大陸成為了列強重點爭奪的物件。

19世紀末,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各路列強掀起了一股瓜分非洲的狂潮。到一戰前,非洲除了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均被列強瓜分殆盡。

在瓜分非洲的過程中,1830年才通過暴力革命脫離荷蘭獨立的比利時,竟然把大約7.7%的非洲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這一比重僅次於法國(35.6%)和英國(29%),與新興強國義大利和德國旗鼓相當,略高於老牌殖民帝國葡萄牙(7%)。

▲一戰前非洲劃分圖,紫色為比利時殖民地

比利時這個面積只有3萬平方公里的小國,是怎樣從各路列強中虎口奪食,在非洲佔有殖民地的呢?

一、獨立後的繁榮撐起擴張的野心

比利時傳統上屬於尼德蘭地區,即低地地區(包括今天的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一部分。這裡地勢比較低,水網密佈,海運發達,因此,自古以來就是歐洲各民族爭奪的地方。

▲傳統尼德蘭地區,水網稠密,人口密集

這裡最早的居民是凱爾特人。但是,凱爾特人在此居住的時間並不算久。公元前58年,羅馬人征服了尼德蘭地區。

但由於陷入多線作戰的壓力,羅馬人始終沒有控制整個尼德蘭,就以萊茵河為界將尼德蘭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以羅馬後裔為主,並命名為比利時,這就是國名的由來。羅馬人的侵入給這裡帶來了拉丁文化。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在這裡建立了政權,又帶來了日耳曼文化。

宗教改革後,基督教的兩個派別——新教和天主教從此水火不容。比利時恰恰是天主教和新教鬥爭的焦點,這裡被稱為西歐文化的十字路口。

因地理位置重要,比利時成為了英、法、德等大國爭奪的焦點,南部地區受法國的影響,當地居民以講法語為主,自稱瓦隆人。北部地區因為受德意志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與南部不同的文化,居民以講屬日耳曼語系的荷蘭語為主,稱為弗拉芒人。

拿破崙時期,志在稱霸歐洲大陸的法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拿破崙戰爭。地處十字路口的比利時自然是爭奪的焦點。

1814年,拿破崙戰爭以法國失敗而告終。為了達到削弱法國的目的,1815年,在以英國為主導的維也納會議上將比利時劃給了荷蘭。

▲1815年維也納會議,比利時被劃給荷蘭

但是,人為的統一讓矛盾更加激化。荷蘭在這裡推行獨尊荷蘭語的政策,引起了說法語的居民瓦隆人不滿。此外,荷蘭推行新教,激怒了信奉天主教徒的弗拉芒人。要求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的聲音從未停止過。

經過20多年的鬥爭,1839年,荷蘭承認比利時獨立。出於在此維繫歐洲平衡的需要,比利時的獨立也得到了歐洲列強的認可。一個獨立的比利時誕生。

▲布魯塞爾市民起義,比利時反抗荷蘭殖民統治

比利時擁有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為獨立後發展工業提供了原材料。19世紀4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影響到了歐洲其他國家。

獨立後的比利時藉助兩次科技革命的春風,修建鐵路、港口,把自己同法國、荷蘭連線起來,實現了飛速發展。經濟的發展讓比利時的國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到19世紀末期,比利時成為了“歐洲工廠”。

▲兩次工業革命後的歐洲

但是,比利時的發展卻面臨著國土面積狹窄,市場小的瓶頸。為擺脫這一桎梏,比利時決定進行對外擴張。確立在哪裡建立殖民地,成為比利時當局考慮的重要問題。

當時,美洲部分地區事實上已完成獨立,亞洲和大洋洲則大部分被主要殖民國家瓜分殆盡。距離歐洲大陸最近的非洲,成為了西方列強眼中的香餑餑。

二、縱橫捭闔,坐收漁利

即便是在非洲這一列強角逐的新舞臺,比利時同樣不具備與英、法、葡等老牌列強相抗衡的實力。為了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分得一杯羹,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收買了美國探險家斯坦利,打著考察開發的旗號,在剛果河建立殖民據點。

利奧波德二世和他的探險隊利用剛果河流域部落眾多,生產落後,彼此之間又相互猜忌的弱點,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先是通過挑起部落之間戰爭的方式坐收漁利,又是利用先進的武器逼迫當地土著屈服,在剛果河流域建立起事實上的殖民地。

▲美國探險家斯坦利的剛果河探險圖

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利奧波德二世清楚,如果比利時在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活動一定會遭到列強的群起攻之。如何夾縫求生就考驗著比利時的國王。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

西方列強間因殖民地的劃分而問題重重。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兩個大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爭奪上更是多次兵戎相見。

當時,更多的國家藉助工業革命之風,增強自己的工業實力。其中,德國迅速為了世界的主要工業國家。後崛起的德國希望瓜分Sunny下的地盤。這樣,德國與傳統殖民國家之間也是矛盾重重。

▲列強瓜分世界諷刺圖

比利時的殖民地剛果河流域因地處熱帶雨林地區,十分適合橡膠樹的成長,這也成為了列強爭奪的物件。英法德都希望瓜分比利時的殖民地,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比利時國王卻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通過外交途徑不斷挑起列強矛盾和衝突。

此外,平分剛果河流域的方案也沒有被列強認同。為了緩和矛盾,預設比利時對剛果河流域的佔領是最佳方案。

比利時國王巧妙利用了列強之間的矛盾,換取列強承認了比利時對剛果河流域的佔領。1885年,比利時國王以個人名義將剛果河流域佔據,並把它命名為剛果自由邦。

然而,比利時國王的統治卻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災難。在利奧波德二世統治剛果自由邦的20年間,殖民者對當地居民採取近乎殘酷的方式鎮壓剛果自由邦的反抗。僅僅24年,剛果自由邦的人口銳減1000萬。

▲諷刺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殖民統治的漫畫

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自由邦的暴行引起了世界輿論的譁然。為平息輿論壓力,也為了保證人口增長,為殖民地提供勞動力,1908年,比利時議會以國家的名義接管了這裡,史稱比屬剛果。

三、瓜分德國殖民地,體系確立

然而,列強的殖民地競爭並沒有就此停止。比利時因自身實力不足,難以對抗世界性大國,而且比利時的殖民擴張有著自己的固有劣勢。之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比利時擴大殖民地提供了契機。

為了重新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1914年,以德國和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向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薩拉熱窩遇刺,一戰爆發導火線

在戰爭初期,比利時作為大國之間的緩衝小國,原本是個中立國家。但是,德國為了達到擊敗法國的需要,進攻比利時。比利時捲入一戰,本著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比利時站在了英法協約國一方作戰。

▲一戰地圖,比利時(紅色圈)原本作為德法緩衝國

一戰最終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作為戰爭“罪魁”,德國受到了相當嚴厲的懲罰。殖民地從來就不掌握自己的命。作為戰敗國,德國在非洲建立起來的殖民地——德屬西非、德屬西南非洲被英法瓜分。德屬東非的一小部分則劃給比利時,其餘均被英法瓜分。

1919年,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屬東非的盧旺、蒲隆地被劃給比利時、洛伏馬河以南地區被劃給葡萄牙、坦噶尼喀則交由英國託管。比利時在原有比屬剛果的基礎上,將德國的殖民地一部分劃分在自己的名下。

▲盧安達(紅色)和蒲隆地(藍色圈),一戰後劃給比利時

在奪取了德國的非洲殖民地之後,比利時在非洲殖民體系正式成立。

四、比屬非洲獨立

與其他殖民國家相似,比利時對非洲殖民地也採取了文化同化的政策。比利時獨立初期,資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瓦隆地區,說法語的瓦隆人依靠手握煤鐵等工業資源的優勢,確立了法語的地位。在比利時殖民地,殖民者極力推行法語,確立了法語在比屬非洲的地位。

與其他殖民帝國,尤其法國不同的是,比利時殖民者在剛果地區以原始奴隸制的生產方式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反抗者採取了血腥的方式鎮壓。比利時的殖民壓迫激化了自己同殖民地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英法比等國家在戰爭中損耗嚴重,已難以維繫殖民統治。此時,亞非地區民族解放意識的覺醒,激起了比屬非洲人民的獨立運動。

在這股獨立的洪流中,1960年6月30日,比利時在非洲最大的殖民地——比屬剛果獨立,即今天的民主剛果。

隨後,比利時在非洲的另外兩個殖民地盧安達(1962年獨立)和蒲隆地(1962)相繼完成了獨立,比利時在非洲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

▲非洲獨立地圖

然而,獨立後的比屬非洲並沒有迎來真正的繁榮。在殖民時期,殖民地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宗主國的手裡,經濟結構單一。獨立後,對宗主國的依賴沒有改變,使得殖民地的發展困難重重。

比其他非洲國家更糟糕的是,比利時之前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得殖民地在獨立後的民族、宗教矛盾日漸凸顯。內戰,種族屠殺不斷,更加加劇了這裡的經濟困境。

盧安達在1994年因為種族問題爆發了大屠殺事件,使原本脆弱的國民經濟雪上加霜。直到今天,大屠殺的陰影一直籠罩在盧安達的上空。

▲電影《盧安達飯店》劇照,反映出比利時殖民盧安達以後,盧安達的種族問題

比利時最大的殖民地——剛果(今天的民主剛果),在獨立後也經歷了長達5年的內戰,經濟崩潰。直到今天,民主剛果依然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可以預見的是,要想實現國家發展,他們首先要穩定好國內局勢,為國家發展提供一個安定的環境。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專家發現匈奴王陵,陪葬品令人髮指,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