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日:衢地要衝,兵家必爭,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以色列的地緣戰略。)
中東乃“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為交通樞紐,是兵聖孫武所謂的“衢地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以色列孤懸於伊斯蘭世界,一面靠海,三面皆敵,乃兵法所云之“死地及圍地”。
以色列處死地則敢於死戰,處圍地乃出奇謀。
以死戰求生存,以奇謀(戰略+外交;中東戰爭從來不全是是阿以之間問題,中東每一件重大事情都有世界超級力量的影子。)求發展。
(以色列的擴張。)
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慘勝,雖然從搶佔了阿拉國6700平方公里,面積擴充套件到了2萬多平方公里。但缺少戰略縱深的窘境依然沒有去除,四面皆敵,一次大敗便面臨滅國的風險。
第二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解除了埃及對蒂朗海峽的封鎖,亞喀巴灣的航行不再受阻。
第三次中東戰爭是阿以戰爭中的轉折之戰,此戰後以色列獲得了與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均勢。
以色列佔領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六日戰爭後以色列控制的區域。)
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同埃及簽訂了和平協議,以色列雖然歸還了西奈半島,但來自埃及的威脅也消失,阿拉伯國家一盤散沙,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採取戰略進攻態勢。
第五次中東戰爭(黎巴嫩戰爭)
以色列通過四次中東戰爭,來自埃及和外約旦最直接的威脅被解除。
以色列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是為了解除來自北部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的威脅。
(第五次中東戰爭形勢圖。)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動陸海空軍10萬人先發制人發動進攻,以軍僅用了8天時間(6月6日—13日),向前推進了90餘公里,佔領黎巴嫩領土約3000平方公里,摧毀了巴解游擊隊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滅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繳獲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倉庫,同時,給敘軍以沉重的打擊。9月29日經過聯合國的斡旋戰爭結束。
以色列雖獲勝,但以阿戰爭一向是有限戰爭,同樣經過聯合國的斡旋,以阿停火;巴解總部和游擊隊被迫全部撤至約旦、伊拉克、突尼西亞、蘇丹、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南葉門和北葉門8個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軍隊也全部撤出黎巴嫩。
在這場戰爭中,巴解組織傷亡3000餘人,被擊毀坦克100餘輛,火炮500門,400多座祕密倉庫被佔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餘人,損失坦克400餘輛,飛機58架。以色列軍隊傷亡2000餘人,損失坦克140臺,武裝車輛135輛,飛機10餘架
猶太人經過與阿拉伯人五次極其慘烈的戰爭,不斷移民和擴張建立了其對以色列乃至西岸和戈蘭高地的統治,成功建立了猶太國家。
很顯然,以阿五次戰爭都是有限戰爭,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並不能完全決定自己的命運。
但在今天這個聯絡非常緊密的世界,一個國家要生存和發展,不僅需要發展經濟,還有有非常明智的外交策略和大戰略。
以色列人能夠在四面皆敵的中東生存下來並越戰越強,不僅取決取決於以色列人艱苦卓絕的奮鬥,還在於以色列人執行了非常正確的大戰略和明智的外交策略。
“死地則戰,圍地則謀”以色列人在五次中東戰爭中詮釋的很好。
但以色列位於中東這一塊兵家必爭之地再加上黑金石油,在火藥桶般的中東。
以色列雖然已經成為中東唯一的發達國家,中東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甚至可能擁有核武器,但以色列依舊危機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