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序言:

如果說“先秦時期”的人類遷徙形成了華夏民族體系中的諸多民族的話,那麼“秦漢時期”就可以說是華夏文明史上的“多民族融合交流期”,正式確立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體系”。不過按常理來講,正常的“人類遷徙”都應該是哪裡物產豐富往哪跑,可是在秦漢時期,卻出現大批中原百姓向物質貧乏的北方匈奴地區遷徙的現象,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遷徙的都是俘虜,但若是究其原因,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北遷的其實並不只是“俘虜”。

匈奴騎兵畫像插圖

秦漢時期“北方匈奴地區”物質貧乏

眾所周知,匈奴是居住在中國古代北方草原上的一個勢力強大的遊牧民族,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也正是為了抵禦匈奴以及塞外其他民族對中原的侵襲。

就好比秦漢時期的“匈奴騎兵”,就憑藉著他們那優越的機動性和戰鬥力,對秦朝和漢朝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但是匈奴的這份強大,卻是建立在他們的“軍事實力”上,與北方草原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畢竟惡劣的氣候條件就放在那裡,物產資源十分有限,故而,當時匈奴所在的北方草原地區實際上是一個物質條件十分貧乏的地區,

遊牧民族插畫

大家想啊, 什麼是“遊牧民族”,顧名思義,就是流動放牧的民族,也就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換句話來講,秦漢時期的匈奴,除了牲畜和毛皮以外,幾乎就什麼都沒有了。

否則也就不會出現漢武帝執政時期,“匈奴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用馬匹、牲畜、以及毛皮來交換衣物、食物、以及武器等物質資源的案例了。——《史記·匈奴列傳》

筆者再說的直接點,匈奴作為一個有著“馬背上的民族”稱號的民族,隔三差五就得隨著氣候以及水、草的變化而搬次家,他能有多少資產?他又能拿走多少資產?

而且古代科技水平落後,就算是北方地底下有著巨大的稀有金屬資源儲備,匈奴人同樣既不懂,又沒辦法開採不是嗎!

古代紡織業畫像插圖

秦漢時期“中原地區”的物質條件優越

但是秦漢時期的“中原地區”則不一樣,先不說別的,光是憑藉高度發展的“農耕經濟”以及“文化”所帶來的整體“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就已經將北方匈奴地區的經濟發展甩開了一大截了。

與此同時,“農耕經濟”那與生俱來的定居優勢,也讓當時中原地區的手工業迎來了長足的發展,就好比有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戴衣履天下”說法的“紡織業”,足以證明當時漢朝手工業技藝的發達程度。——《漢書·地理志下》

可是,即便是這樣,在“中原地區物質條件”要好於“北方匈奴地區物質條件”的時代大背景下,卻依舊出現了大量的中原百姓遷往北方匈奴地區的現象,屬實讓人感覺有點匪夷所思。

很多人可能就會說了,西漢初期的匈奴在“冒頓單于”的率領下正是空前強大的時期,首次統一了北方大草原不說,手底下更是“控弦之士三十餘萬”,而匈奴當時又有俘掠人口充當奴隸的習慣,如此一來,是不是說這些北遷的百姓其實都是俘虜呢?——《史記·匈奴列傳》

誠然,匈奴確實有在南下侵擾邊境掠奪財富之餘,還捎帶俘掠人口充當奴隸的習慣,但這所佔的比重雖然不小,但其實也並不算大,因為還有比它更大的,這點咱們後面會詳細說明。

畢竟奴隸也是要消耗“資源”的,一旦俘虜數量太多,恐怕短時間內的巨大消耗,冒頓單于也承擔不起,故而,造成這種現象的真正原因,屬實並非僅有“俘虜”這麼一條。

那麼接下來,筆者就以秦漢時期被匈奴劫掠的俘虜、秦漢政治舉措、以及自願北遷等多個角度為大家詳細的解說下造成秦漢時期大批中原百姓北遷的真正原因。

匈奴侵襲畫像插圖(區域性)

一、被匈奴劫掠成為俘虜

既然提到俘虜了,那麼“俘虜”這一條筆者覺得還是有必要詳細的說明一下。不過由於秦漢時期民間俘虜的特殊性,所以在資料的詳細程度上可能會略有出入,畢竟匈奴可沒工夫專門給“奴隸”再編訂一個“名單”不是嗎?

故而,也就只能是根據後來的“人口減少資料”來判斷被俘掠的人口。但這中間就又涉及到了秦漢時期的人口統計問題,所以,筆者也就只能是參考了下現代史學界的一些相關“匈奴史”以及“秦漢史”研究學者的學術言論來跟大家解讀一下。

“當代民族史家馬長壽先生”認為:“匈奴所掠奪的漢族人口,雖然無法統計,然大體而言,至少也有二十萬左右。”——《林幹·匈奴史論文集》

而內蒙古史研究所教授“林幹”先生則認為,光是從公元前177年到公元前78年這百年的時間裡,“匈奴就劫掠了至少十萬以上的人口。”——《林幹·匈奴史》

雖然這兩位先生的言論一個說的是整個漢朝的時間段內被劫掠的漢族人口數量,一個說的是漢朝一百年時間區間內被劫掠的漢族人口數量,而且資料還不盡相同,但由於林幹先生調查的剛好是西漢與匈奴戰爭的高發期,所以此消彼長之下,資料也可以視作為基本相似。

然後,大家可以對比下漢朝人口最少的“西漢初期”的的總人口數量,按照中國秦漢研究會副會長“袁祖亮”先生的說法,西漢初期的人口資料大約在1400多萬。——《西漢人口數量變化考論》

這還不算那些沒有登記在冊的,所以,真實的西漢初期人口數只會更多,故而,與筆者後面要說的那個“秦漢政治舉措”原因相比,“俘虜”在中原百姓北遷的原因中所佔的比重真的不算大。

當然,也不算小了。

秦始皇與他的大軍劇照插圖

二、秦漢時期的政治舉措

這一條也是筆者所認為的佔中原百姓北遷原因中比重最大的一條。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曾為了解除北方草原的威脅,同時也為了能夠彰顯自己的實力,繼而獲得百姓民心的支援,所以就派遣了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匈奴,收河南”。而後,“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史記·蒙恬列傳》、《史記·匈奴列傳》

蒙恬劇照

顧名思義,就是秦始皇嬴政在派蒙恬收復“河套南北”廣大區域以後,又在這一片廣大的區域力沿河設定了44個縣,擴充邊防,由“九原郡”負責管轄,藉以用來防止那些機動性極強,神出鬼沒的“匈奴騎兵”的侵襲。

但是一次設立如此之多的縣,光是隻有兵肯定是不行的,畢竟普通士兵的家都還在“中原內地”,終究還是要回家的,而且匈奴騎兵的機動性又強,侵擾襲擊時也很分散,都是打了就跑,所以勢必就還需要一些人去邊疆安家落戶,長期駐守。

一方面可以透徹的了解“匈奴騎兵”的進攻方式,從而加以防範。預防新兵因初上戰場對匈奴進攻方式的不熟悉,從而導致打仗時手忙腳亂。另外一方面也能讓這些兵丁的家眷在邊疆開墾荒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故而,於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徙三萬家麗邑、五萬家雲陽”,而後到了始皇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11年,又額外“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拜爵一級。”,這次遷徙,還額外給這些願意遷徙過去的人“拜爵一級”,以資獎勵。——《史記·秦始皇本紀》

注意了哈,這裡的單位是“家”,而不是其“兵丁”單個人,是連帶著將其“家眷”一併搬遷過去安家落戶的,所以實際人數還得算上兵丁的妻兒父母什麼的。

漢武帝劉徹畫像插圖

之後到了漢朝,漢承秦制,所以這種“徙民實邊”的做法也就一併保留了下來,故而,在漢朝經歷了漢高祖執政時期的休養生息以及“文景之治”所營造出的盛世局面以後,國力日漸強盛,也就有了抵禦匈奴甚至開疆拓土的資本。

因此,於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劉徹在與匈奴大戰,收復黃河地區以南的河套地區以後,分別設立了一個“朔方郡”,以及一個“五原郡”,並“募貧徙朔方十萬口”,開了漢朝官方“徙民實邊”的先河。——《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

之後到了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由於山東地區發大水,鬧起了饑荒,故而漢武帝也就剛好趁這個機會從山東災民中“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餘萬口”。——《資治通鑑·卷十九》

別急,還沒完,同年,漢武帝又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戍田之。”——《史記·平淮書》

“徙民實邊”示意插圖

也就是說,僅從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19年這八年的時間裡,漢武帝就向北方匈奴地區遷徙了將近140萬人口。

不過相信大家也很明顯就能看出來,這些遷徙到北方匈奴地區的漢朝百姓,都是接受了漢朝統治者的指令而去“守衛邊防”的,換句話來講,也就是接受了朝廷的安排才去到那個或許他們並不願意去的物質貧乏之地。

因此,漢朝對這些“徙民實邊”的百姓的待遇自然也是極為優渥的,比如說高價回收開墾荒地收成後的餘糧、分配耕牛、“皆賜高爵,復其家。予冬夏衣,廩食”什麼的。以便這些北遷的百姓可以更加安心的在邊疆地區開墾種田,輔助漢朝捍衛得來不易的勝利果實。——《晁錯傳》

秦漢時期與匈奴的戰爭示意插圖

三、自願北遷

再有就是一些純粹憑個人意願自願北遷的中原百姓了,這些人也多是些為生計所迫、或者是因戰爭而造成的妻離子散,故而遠赴塞外苦寒之地尋找親人的一部分中原百姓群體。

秦漢時期戰爭頻繁,故而這類似的事情雖然不多,但也絕對不會少見,如此一來,這些在戰爭中失蹤或者做了逃兵走散的“兵丁”,就得先算一部分自願北遷,而後去往匈奴苦寒之地居住的人。

就像漢武帝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張騫以及李廣二位出右北平擊匈奴,結果戰爭結束後,“廣亡失其軍四千人”,所謂“亡失”,也就是“莫名失蹤”的意思,類似的事情在《史記·匈奴列傳》中比比皆是,“亡失”人數上萬人的戰役也不止一次,基本上都是要麼投降不回來了,要麼就是直接當了逃兵,一走了之。——《漢書·武帝紀》

漢元帝劉奭畫像插圖

其次,就像西漢郎中官侯應,曾於竟寧元年,即公元前33年,向漢元帝劉奭上諫,清清楚楚的說明了一系列可能會導致百姓自願北遷,去往北方匈奴苦寒之地的原因。

諸如“往者從軍多沒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威”,又如“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赫然除了北遷尋找家人的以外,竟然還有的奴婢受不了邊疆的清苦,又聽說匈奴那邊生活條件好,所以就忍不住逃出中原,去往了北方匈奴地區定居。——《漢書·卷九十四下·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當然,在這些自願北遷的中原百姓群體中,還有一部分特殊的人群,“盜賊桀黠,群輩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則不可制”,顧名思義,一部分違反犯罪的盜賊,被官府圍捕逼得緊了,也會慌不擇路的逃出中原,北遷去往匈奴所在的苦寒之地。——《漢書·卷九十四下·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秦漢時期北方匈奴苦寒之地示意插圖

結束語

總而言之,相信大家閱讀全文後不難發現,秦漢時期百姓的北遷其實只有極少的部分是奔著“北方匈奴地區”的“美好生活”而去的,更何況這個所謂的“美好生活”還都是道聽途說。

更多的則都是因為被俘虜成了匈奴人的“奴隸”,或者是被秦漢時期的統治者刻意安排駐守在了塞外邊疆地區,被利用來為朝廷駐守邊防,開墾荒地。

再有就是為了尋找親人或者是逃亡的流民了,不過這些人一部分為了“親情”,一部分為了“活命”,也幾乎不會有誰會在意北方匈奴地區的物質有多貧乏。

故而,秦漢時期的中原百姓也就在這樣“強制”或者是“自願”的情況下北遷,之後定居在匈奴所在的北方草原之地,緊接著便由於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傳承方面的差異,從而在潛移默化間發生了民族文化、以及人口、宗教等多方面的融合與碰撞。

促進了“多民族國家體系”的發展,為我們今天的中國華夏民族分佈奠定了一個基礎的“雛形框架”,其所代表的意義不言而喻,屬實值得我們後世去研究和關注。

【end】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女諜川島芳子暗殺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