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上那些人品極差的名將

2000年前,曹操寫了一篇散文,佈告天下,說自己要“唯才是舉”。

文中說:“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如果只要廉潔的人可以用,那麼齊桓公怎麼可以稱霸呢?(意思就是說管仲本身就是一個貪財好利的人)。現在天下有沒有身懷一身本領卻在江邊釣魚的呢(指像姜子牙這樣的人才)?有沒有因為曾經和嫂子通姦又私下受人錦帛財物導致沒有人舉薦他的呢(指像陳平這樣有才卻沒人品的人)?

這世界上,德才兼備的人,畢竟只是少數,所以很多懂得用人的老闆,都知道要成就大業,不能光只想著用“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這樣的人,只要能夠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天下英才還是世世代代都有的。

今天,就讓我們來八卦一下,那些人品很差很差的古代名將們。

一、殺妻求將的名將吳起

吳起的名將地位有多高?他的著作《吳子兵法》,是與《孫子兵法》齊名於世的,後世稱之為“孫吳兵法”,人稱兵家“亞聖”, 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和他位列十哲的是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這些人,同時期的范蠡、孫臏、王翦、李牧、廉頗等名將還未能與之同列。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名將,卻也因為人品極差而備受後人詬病。

首先,吳起是一個不夠仗義的人。當初,吳起娶了齊國的一位女子作為妻子,剛好齊國人攻打魯國,魯國打算讓吳起做大將,可是因為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魯國便有所懷疑猶豫。為了成為將領,以遂功成名就的志業,吳起直接把自己的齊國妻子殺了,表明自己不會站在齊國這邊。於是魯國用吳起為將,吳起帶兵打齊國,戰勝了齊國。

雖然吳起幫忙魯國帶兵打勝了齊國,可是魯國人並不感念吳起的恩德。他們說,吳起是一個猜忍的人,年輕的時候在家鄉被人嘲笑,吳起一怒之下殺了三十多個嘲笑自己的人,然後跟他母親訣別,說如果這輩子如果沒有成為卿相,就不再回到衛國。後來,吳起拜曾子為師,沒多久,吳起母親過世,吳起卻沒有回家。於是曾子很鄙視吳起的品性,和他斷絕了關係。魯國國君也因為吳起的人品,對他有所懷疑,辭退了他。

二、紈絝不恤的霍去病

作為天之驕子,霍去病不過用了四五年的時間,卻完成了別的將領可能幾輩子都沒有辦法達到的成就。

17歲的時候,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匈奴聖地祁連山;21歲,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裡,封狼居胥,兵鋒一直逼至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盪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23歲,霍去病就匆匆走完這一生。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神一般存在的將領,其生活起居,完全是一派紈絝子弟的模樣。

作為霍去病寵幸的青年將領和寵愛近臣,霍去病並沒有像衛青那樣,對士兵們彬彬有禮,安營紮寨,井未鑿通時,士兵都喝上了水,他才肯喝。軍隊出征歸來,士兵渡河已畢,他才過河;也沒有像李廣那樣,愛兵如子,凡事都身先士卒。行軍遇到缺水斷食之時,見水,見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邊;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嘗飯食。至於像吳起那樣,去給士兵吮吸傷口的事情,就更不可能了。

霍去病出徵,他的飲食起居都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服務,光是玩耍吃飯的物件,就有幾十輛車之多。霍去病還軍入塞時,這些糧車上扔掉了沒吃完的精米和肉,而士兵卻經常飢腸轆轆。在塞外行軍,士兵們缺乏糧食,霍去病卻在軍營中玩蹴鞠,踢足球。

當然,霍去病最讓人詬病的,是射殺李敢這件事情。本來,衛青不給李廣機會,導致李廣自刎而死,衛青心裡是有愧疚的,對於李敢的挑釁,他也就能躲則躲,能讓則讓。可是霍去病卻不這樣覺得,為了給舅舅出頭,他就直接在甘泉宮的射獵中射殺了李敢。

像衛青這樣小心謹慎的將領,最終日子也過得艱難。很難想象,如果活得長命,戰場得意的他,在官場上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模樣。

或許英年早逝,也是上天對他的另一種寵愛的方式吧。

三、貪好財貨的陳湯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句振聾發聵、熱血澎湃的霸氣宣言,出自於西漢名將陳湯。

作為一名西漢王朝唯一攻殺了匈奴單于的名將,陳湯不僅結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為漢朝的西北邊疆帶來了半個多世紀的安定,同時也為後來班超設定西域都護府,加強西北邊疆管理奠定了基礎,可謂是“漢元以來,征伐方外之將,未嘗有也。”

可是,在歷史上,陳湯卻名不尊位不顯,和霍去病、趙充國、衛青等人相差甚遠。歸結起來,實在是因為陳湯出身卑微,小時候家裡窮,都是靠著借貸過日子,所以很讓人看不起。

因為小時候家裡窮,被人看不起,所以後來立下不世之功的陳湯,卻常常藉機斂財。比如陳湯攻打匈奴,打得勝仗,繳獲的戰利品很多都不依法上交;同時他也不避諱收受賄賂。最終陳湯因為貪財,幾度沉浮,晚年被到處流放遷徙,最終慘淡老死長安。

四、陰存篡位的竇憲

匈奴最終滅亡,不是因為衛青、霍去病,不是因為趙充國、陳湯,也不是因為班超,而是因為竇憲。

成語“燕然勒功”是與“封狼居胥”一樣彪炳青史的成語,成為華夏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而這個成語的主角,就是竇憲。竇憲第一次北擊北匈奴,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殲敵一萬三千,俘虜無數。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如同霍去病故事。竇憲第二次北擊匈奴,直接把北匈奴主力徹底殲滅。至於其殘部的去向,《後漢書》說是“不知所終”。

傳說,北匈奴被迫西遷,結果在歐洲大發神威,征服了大半個歐洲,被歐洲人稱之為“上帝執鞭”。當然,這是題外話。

可是,功高蓋世的竇憲,既沒有像衛青一樣,功成名就之後,低調小心,謙遜和氣過榮華富貴的下半輩子;也沒有像霍去病一樣,英年早逝,像長空的流星一樣,發出最耀眼的光芒之後,就消失在浩瀚的宙宇中。

自認為有大功於漢的竇憲,回來之後跋扈恣肆,到處安排心腹佔據重要城池和據點,而竇憲哪些在洛陽首都的親戚甚至是門客都非常驕縱,在東漢朝的首都依仗勢力,為非作歹。他們動不動就到街上欺負老百姓,直接強搶別人的財產貨物,看到哪些女子長得漂亮也要搶奪回去,有一些人因為犯罪被關進監獄,他們也敢直接跑去獄所把他們私放出來。因為這些惡霸太囂張,京都洛陽的商人們都不敢上街做買賣,大家看到竇憲家族的人,都像見到了強盜仇寇一般。

最後,竇憲自食惡果,被朝廷誅殺。而他的許多歷史功績,被古今文人墨客視為是東漢外戚專權的禍首,因備受貶斥而被掩蓋了。

王君廊

五、敗在人品的王君廓

隋唐演義中,有一位“冷麵寒槍俏羅成",是賈家樓四十六友之一,隋唐好漢英雄榜第七位。他的原型,是隋唐時期的羅士信,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名將。在洺水之戰中,羅士信代替了守城大將王君廓,最後城破被殺。

那麼歷史上,王君廓又是怎樣的一位將領呢?可以搞得李世民願意用羅士信的命來換王君廓的命?

如果不是因為人品太差,歷史上的王君廓,肯定有機會躋身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甚至還可以比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這些人排位還靠前,因為歷史上的王君廓,比這些人還猛。

他曾經只帶著十三個人,就打敗了敵軍上萬之人,被李淵稱讚說,這是從古到今,以少制眾的名將中,都沒有過的事情;他有一次要去攻擊竇建德,因為太猛,李績怕他有閃失阻止了他,王君廓“發憤大呼,鼻耳皆流血,”被李淵說是比古代的那些勇將還猛;所以每次都王君廓的賞賜,李淵他們都不會按照常例去處理。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雄猛能戰的將領,卻是一個品行不端的人。王君廓小時候就常常偷盜,隋朝末年,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馬為盜,叔叔卻不同意。王君廓便誣陷鄰居與叔母私通,與叔叔一同殺死鄰居,從此亡命江湖。

後來,李淵的堂侄李瑗出任幽州大都督,李淵認為他不是將帥之才,便命王君廓輔佐他,結果李瑗是太子黨,玄武門之變後,李瑗把王君廓當作知心人,問他怎麼辦,王君廓反而想要通過捉取李璦,攫取功名,便假裝獻策讓李瑗擁兵自重,回頭又跟士兵說李瑗要造反,把李瑗勒死了。

後來,因為做鬼心虛,王君廓想要逃亡突厥,路上被鄉民殺死了。

通過上面的幾個事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人品差的名將,最終下場都不大好。

其實,有時候,也不能怪這些將領人品差,有的時候,也跟領導怎麼用有關係。

比如劉邦時期,有個大臣叫做叔孫通的,在秦朝的時候,陳勝吳廣造反,他卻跟秦二世說現在天下太平,讓秦二世不用擔心,這是典型的佞臣嘴臉,可是在漢初的時候,他卻幫劉邦制定了禮儀,從禮義的角度幫忙保住了太子劉盈的地位,被司馬遷尊其為漢家儒宗,可以說又是一個大忠臣的角色。

和王君廓同一時期的裴矩,在隋朝的時候,為了取悅隋煬帝,不惜勞民傷財,幫忙導演了洛陽城假富裕的大戲;在唐朝的時候,卻能夠當廷諍諫,敢於為帝王糾錯。在隋末表現為奸佞,在唐初表現為忠良,前後竟然判若兩人。

倘若當初春秋諸侯對於吳起的無情能有所批評,倘若漢武帝對霍去病的狂傲能有所勸說,而不是縱容寵愛;倘若漢元帝能夠勸誡陳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倘若漢和帝對竇憲能有所警告;倘若李淵能像李世民告誡尉遲敬德那樣告誡王君廓。這些名將們的餘生,是不是會好一些呢?

所以,一個好的老闆,可以讓壞人變好,讓好人變得更好;一個壞的老闆可以讓好人變壞,讓壞人變得更壞。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北宋的司天監,為宋代天文學大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