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趙雲還很年輕,在群眾的呼聲中,他帶領一幫小弟,投奔了公孫瓚。當時,公孫瓚正在與袁紹打仗,由於袁紹勢大,常山郡的人多投奔袁紹,公孫瓚問趙雲:你們州郡的人大多投奔袁紹,為何你會來投奔我呢?趙雲說道:“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雖然趙雲並不是拍馬屁,但公孫瓚聽了卻很舒服,於是,他任命趙雲為騎將。
趙雲剛去不久,便被劉備註意到了,他當時在公孫瓚手底下做事,和趙雲是同事關係。眾所周知,劉備交際能力很強,據《雲別傳》記載:“時先主亦依託瓚,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托。”後來,公孫瓚派劉備支援青州刺史田楷,而趙雲,便是他的騎兵主將(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本來這是一次加深感情的機會,不曾想,趙雲的哥哥卻意外去世,他不得不請假回鄉,劉備知道他極有可能一去不回,於是極力挽留。
詭異的是,趙雲卻說了這麼一句話:“終不背德也。”不道德的事,他一輩子都不會做。很多人說,趙雲早就看出了劉備的用意,他之所以一個勁地套近乎,不過是為了把他從公孫瓚身邊挖走,即使到了奔喪關頭,他也不願放人,這個行為已經趨近於自私自利了。正因如此,趙雲才會暗示劉備:不要為了利益,做一個不講道德的人。當然,關於趙雲的態度還有另一個說法,由於公孫瓚擊殺了老上級劉虞,導致失去了人心,就連劉備都與其劃清界限,藉機脫身,趙雲此言,很明顯是在暗示什麼。
公元200年,劉備投奔袁紹,好巧不巧的是,趙雲也在這個時候找到了劉備,從此不離不棄。常言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為了掩人耳目,武藝超凡的趙雲一直在劉備身邊默默做事,他擔任的是侍衛隊長一職,多年來恪盡職守,深得信賴。不可否認的是,凡是趙雲出現的場合,就沒人敢對劉備出手,一是他武功高強,二是安保措施嚴密,他寵辱不驚,智勇兼備,統兵退而不亂,空城有勇有謀,儼然大將之風,遠非許褚、典韋、周泰之流可比。
還有一點,趙雲沒有背景,他不是最早追隨劉備的一批人,沒有關羽、張飛的顯赫地位;他不像諸葛亮,即使身在隆中,也有人到處宣揚,不斷為其造勢。說白了,沒有士大夫階級的人脈,就永遠沒機會站在舞臺中央,趙雲孤身一人,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劉備之所以會無條件信任他,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不過,趙雲卻憑藉能力一步步走向巔峰,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即便是一個出身平凡的將士,也絲毫不遜色於士族子弟。
儘管如此,可趙雲在蜀國的境遇卻好不到哪去,蜀國內部計程車大夫階層分為兩個團體: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劉備的發展策略,是打著皇家旗號尋求士大夫階級的支援,如今當了皇帝,他更加不能過河拆橋了。於是,無所依靠的趙雲自然成了被打壓的物件,就算他一直謹小慎微,劉備也不能多重視他。說到底,趙雲只是一個盡心盡力的打工仔罷了,按照今天的話說,他是公司資格最老的員工,而且還是個專業人才,只不過,他永遠進不了核心層。
有句話說得好:知人優劣(劉備)可與曹操為伯仲,得人死力更勝曹操,但用人得宜比起曹操就差遠了。正因如此,劉備臨終前才會一再強調“不可重用趙雲”,關羽、張飛已經死了,趙雲是蜀國最有實力的老將,他一旦去世,趙雲便再無依靠。在沒有靠山的前提下,趙雲一旦得到重用,勢必會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排擠,他無力反抗,說不定會落個什麼下場。所以說,為了讓趙雲安度晚年,劉備只能這麼說了,他並不是忌憚趙雲,而是在保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