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回顧春秋、戰國這一段歷史時,絕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諸子百家一類的詞彙。這段歷史,在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都是璀璨的一筆,霸主的興衰、王者的角逐令人印象深刻。在這場混戰中,除了戰國七雄,還存在一個號稱戰國第八雄的國家——中山國。從力抗魏國,獨克燕趙聯軍,到斡旋齊、趙、燕、魏、韓,參與五國相王,再到滅於趙手,這個被人忽視的古老諸侯國,經歷過一段怎樣的歷史。

中山國起源

中山國的族屬問題一直以來是存在爭議的。大部分史學家認為中山國起源於春秋的姬姓鮮虞,也有部分學者認為二者僅在疆域等方面存在重合,不存在一脈承接的關係。三眼比較認同中山國起源於春秋白狄鮮虞一脈的說法,故以下圍繞該說法行文。

鮮虞一詞首見於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在《國語·鄭語》一書中記載:“鮮虞,姬姓在狄者也。”事實上,在此話之後,太史伯在答鄭桓公問話時談到,成周四周分封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蠻、狄國家等部落。可見,鮮虞姬姓的說法並不失實。而此後戰國的中山國也為姬姓,兩者為同宗不假,但是否為前後同源?三眼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1)司馬貞在《史記索隱 》注《趙世家》“中山武公初立”這一條中有“按中山,古鮮虞,姬姓也”的記載。無獨有偶,張守節《史記正義》注《樂毅列傳》“中山復國” 這一條中也有“鮮虞子重更得國”之語。 可見戰國時的中山就是春秋的鮮虞。

(2)司馬遷史記一書在對春秋戰國進行考察時,多以《世本》為參照,,每當它和《世本》、《紀年》的有關記載出現不同時,都會分別加以註釋,唯獨對戰國時的中山與春秋時的鮮虞 ,雖然名稱不同,卻未加註釋。可見司馬遷考察下,鮮虞就是後來中山。

由此,中山國的起源基本可以確定,就是春秋時白狄的一支——鮮虞。

早期中山國建立

中山這一稱呼的由來要早於中山國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伐鮮虞。春秋中後期,鮮虞(中山國前身)的最大敵人就是晉國,由此,晉國開啟了滅鮮虞的征途。公元前530年,晉將荀吳攻入鼓(鮮虞屬國)都,破而未滅;同年八月,晉滅肥國(鮮虞屬國),吞併其疆域;公元前529年,晉昭公陳兵鮮虞邊境,破中人城;公元前527年,晉再破鼓,迫使其成為晉國屬國。

公元前507年,鮮虞展開反擊,《左轉·定公三年》記載:“秋九月,鮮虞人敗晉師於平中,獲觀虎。”此次戰役,晉軍大將觀虎被擒。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中人城建國。

《左傳》記載:“三月,劉文公合諸侯於召陵,謀伐楚也。晉荀寅求貨於蔡候弗得,言於範獻子曰:‘國家方危,諸侯方貳,將以襲敵,不亦難乎。水潦方降,疾虐方起,中山不服,棄盟取怨,無損於楚而失中山······’ ”

這是史書中第一次以中山代鮮虞,早期中山國建國基本完成,此後史書中,鮮虞、中山的稱呼並立。

公元前459年,晉進攻中山國,攻克窮魚之丘。公元前457年,晉將新稚穆子討伐中山,一日下兩城,這場戰役帶給中山國沉重的的打擊,此後二十多年,史書中基本難以再見中山、鮮虞字眼。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中山國大致還是部落狀態,封建制中山國要到戰國才會出現。

中山國復立與初滅

中山國復立的說法並不嚴謹,一方面,春秋鮮虞中山國並非完全滅國;另一方面,戰國初期的中山國已經脫離部落制。此處為方便概括,故採取復立這一說法。

戰國中山國第一任君主為中山武公。武公,姬姓,名窟。武公自幼生長於中山王宮,見證了趙魏兩國對中山國的操縱,所以自小有富國之志。文公(武公之父)死後,武公繼位,公元前425年,趙襄子逝,其子浣繼位,是為趙獻候;次年趙獻候為其叔趙桓子驅逐,又一年,趙桓子死,趙國大臣興兵殺死趙桓子之子,迎回趙獻候,幾番內鬥之下,趙國國力日衰,對中山的控制不斷削弱。公元前414年,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鬥爭,武公帶領鮮虞族走出太行山,定都顧,建立獨立的政權。

復國的鮮虞人逐漸在復國喜悅中喪失了警惕,晉太史屠黍如此形容中山國:“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康樂歌謠好悲,其主弗知惡,此亡國之風也。 ” 沉醉的君臣不知道,暴風雨將襲。一方面,武公復國後日益親齊讓魏國感到不安;另一方面,此時魏國國力蒸蒸日上,西邊受到秦人激烈抵抗,南有楚國東有齊國,三個方向的擴張之路都被阻擋,魏文侯將眼光落在了中山國。拿下這個戰略重地,北可向廣袤的胡地擴張,南可夾擊趙國,東可威懾齊國,中山國——必須捏在魏國手中。

公元前408年,厲兵秣馬的魏國以樂羊為將,拜西門豹為先鋒,借道趙國,向中山國發起進攻。同年,中山武公去世,年幼的桓公繼位,或許是過於幼稚,早期的桓公不恤國政,在面臨強大的魏國時惶恐不安,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老將鼓須身上。受命的鼓須帶領精銳奔赴前線,雙方以慈河為界,安營紮寨僵持不下。終於,樂羊在三個月後發動奇襲,大敗中山軍。隨後桓公以樂舒(樂羊之子)為將,樂舒三入魏軍營寨勸父親退兵不得,一邊是忠,一邊是孝,巨大的壓力將這位年輕人逼向自殺的深淵。樂舒死後,桓公接受臣下建議,將其做成肉羹送給樂羊,想要一次擊潰樂羊的心理防線。此舉激怒了樂羊,他當即下令發起猛攻。公元前406年,在魏國伐中山三年後,中山國亡。

桓公復國

在中山國都告破後,年幼的中山桓公消失了。有人認為他被魏軍羈押,有人認為他城破時刻突圍,率領殘部重回太行山。無論如何,桓公未死,但國土失陷已成事實。今後的二十多年裡,魏國名士到過中山國,治理此地;中山桓公也躲在某處,籌劃著自己的復國夢。

公元前383年,戰國局勢迎來了一次大改變。趙國舉兵攻打衛國,衛不敵,向魏國求助;魏軍開赴戰場,將趙國痛打一頓,無奈之下,趙國向楚國求援,楚軍進攻魏國,此時魏國國內軍力空虛,遭遇了迎頭痛擊。此番事件過後,魏國一蹶不振,密謀的中山桓公看到了復國的曙光,大戰導致中山國內魏軍兵力空虛,這是天賜的良機。消失了二十多年的桓公再度出現,帶領中山國的民眾反抗魏國的統治。公元前380年左右,桓公帶領中山國人成功復國。

強盛之路

復國的桓公一改幼時的昏庸,同時作為中山國的亡國之君和“開國”之君,二十多年的韜光養晦讓他想明白一些道理——國家必須要強盛。

不幸的是,尚不等中山國站穩腳跟,趙國就不請自來。公元前377年,中山、趙兩國的軍隊於房子展開激戰,公元前376年,中山、趙兩國軍隊於中人開戰。兩次戰鬥均以中山國的險勝告終,但桓公很清醒,他清晰的認識到,在這燕趙環伺之地,中山國的綜合國力遠遠不夠。為保證國家安全,桓公決定遷都,原都城顧雖經濟發達,但地勢平坦,稍有攻勢便可能覆滅;而靈壽此地,背靠太行山,面朝平原,前有大河,群眾基礎豐富,是新都的不二之選。桓公大筆揮下,中山國遷到新的國都——靈壽。

桓公知道,僅僅依靠遷都並不能真正確保自己的安全,中山國需要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公元前369年,經歷了十年的休養生息,中山國的國力迅速上升,桓公派人在中山國與趙國邊境修築長城,據目前遺蹟來看,這座長城南北綿延89公里,與新國都靈壽遙相呼應。政治上,桓公全面倒向齊國,藉助大國的政治影響力庇護自己;外交上,中山國女子善舞,被諸侯國所喜好,因此,桓公將這些善舞的女子送往諸侯的後宮,交好強國;經濟上,受政治影響,中山國復國早期,齊國盡心盡力的為其提供經濟援助。在桓公的“不露鋒芒,韜光養晦”國策下,中山國日漸繁榮。

公元前353年,操勞一生的桓公病逝,其子中山成公即位。桓公臨死前,告誡成公:“韜光養晦,招賢納士,不入大國之爭。”成公謹遵桓公教誨,在位期間以秦為師,頒佈招賢令,一時間,中山國賢才濟濟。成公即位後,中山國國力蒸蒸日上,公元前332年,秦在雕陰之戰重創魏國,同樣受到楚國重創的齊國和魏國聯手伐趙,趙軍以決堤的黃河水淹齊魏聯軍。丟臉的兩個大國四處尋找盟友,中山國心動了,成公對鄗邑覬覦已久,這裡曾是中山國的領土。在齊魏聯軍伐趙時,成公率中山國軍對長驅直入,引槐水水攻鄗邑,幾乎把趙國打殘,自此,鄗邑迴歸中山國,但中山國與趙國的矛盾日益激化。經此一役,中山國嶄露頭角,躋身大國之流。

公元前323年,公孫衍為抗衡張良,在中原發起五國相王,即燕、趙、魏、韓、中山。此次稱王中山雖廢了一番功夫,但以千乘之國稱王中原,可見其實力已然能夠和大國掰手腕,同時,稱王一事也標誌著中山“韜光養晦”國策的破滅。

盛極而衰

成公後期,中山國衰敗之像已然顯露,稱王固然彰顯了國力,卻實實在在得罪了盟友齊國,喪失大國支援的中山危機暗藏;在政治上,成公錯用司馬喜為相,排擠走賢臣公孫弘,為後世繼位者埋下了隱患。公元前314年中山王厝(姬厝)趁齊國伐燕之際,興兵攻打燕國,掠取大片國土,此次攻燕固然增加了國土,卻在中山和燕之間造成了無法彌補的裂痕。

自中山王厝始,此後繼位者中山王妾雌、中山王尙沉迷於國內虛幻的昇平,在各國此起彼伏的改革中固步自封。此時的,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軍事力量急劇提高,為了報仇,也為了自身發展,趙國再一次向中山國舉起屠刀。面對趙國的強大攻勢,中山國失去了往日的堅決,前後五次割地求和。公元前296年,這個曾經以小博大的中山國,永久退出歷史舞臺。

中山國的衰敗存在很多原因。對內,成公晚期誤用小人,在生死之爭的年代,統治者過分推崇儒學,導致軍事荒廢,戰鬥力日漸衰頹;對外強行稱王,不注意韜光養晦,失去齊國的支援,投機伐趙、伐燕,耗費國力,加深仇恨。多方面的原因下,中山國第三次走向滅亡。

中山國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兩度復國,以彈丸之地發展成為二線強國,在諸侯之間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最終稱王中原,可見頑強和韌性;而在晚期,過分驕縱,不思進取,固步自封,將祖宗基業斷送,多少又令人感慨。中山國的國史比任何一個諸侯國都要精彩,其歷史揭露了一個歷史規律:不論國土大小,勤政進取必然強國,鬆懈享樂終究滅亡。

資料參考:百度百科、《左傳》、《戰國策·中山策》、論文《中山國始末考述》等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美軍打了十幾年狼狽撤退,越南人萬人大逃亡,開槍互殺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