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魏徵、王珪都是太子建成的鐵桿親信,而且都曾積極鼓動太子建成火併秦王李世民。

魏徵慫恿太子建成火併李世民,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事了,所以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就斥責魏徵說,你為什麼一直挑撥我們兄弟之間的關係?

面對李世民的斥責,人們都為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並沒有直接回答李世民,而是告訴李世民,如果太子建成願意聽我的話,就不會發生這種今天的事了。

魏徵絕對是大哥氣質的人,所以在任何時候,他也不會輸掉氣場的。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背景下,魏徵的回答依然不亢不卑。

魏徵的回答,往溫和了理解,就等於說,我可從未挑撥過你們兄弟之爭,如果太子真心聽我的話,你們兄弟,就不會發生火拼了。

但是魏徵的話,往強硬了理解,就等於說,太子如果真聽我的話,現在死的人,恐怕就是你了!

看到魏徵這種氣勢,李世民自然不敢再責問魏徵了,更不敢試圖讓魏徵低頭了。因為這樣一問一答下去,李世民有可能會下不了臺的。因為魏徵這種大哥氣質的人,肯定是死,也不會輸掉自己氣場的。

所以,李世民馬上換了一種面孔,對魏徵那是極盡吹捧之詞。總而言之,仰慕先生以久,今日一見,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啊。

既然李世民不再對自己居高臨下了,魏徵自然也開始願意對李世民低頭了。

對於魏徵那種大哥氣質極強的人,他並不介意投降;但是他必須得非常有尊嚴的投降;更得非常有尊嚴的活著。

《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初,洗馬魏徵常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敗,世民召徵謂曰:“汝何為離間我兄弟!”眾為之危懼,徵舉止自若,對曰:“先太子早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禮之,引為詹事主簿。

王珪慫恿太子與秦王爭鬥,更一度因為太過露骨,所以被唐高祖李淵點名批評,並因此被流放到了邊遠的地方,因為在唐高祖李淵看來,李建成、李世民關係越來越緊張,就是因為王珪等人從中挑撥。

李世民殺死太子建成後,趕緊召回王珪,希望王珪與自己合作。當然了,為了讓王珪與自己合作,李世民也沒少說自己一直多麼仰慕王珪的話;既然李世民願意彎下腰和自己說話,王珪自然也願意和李世民合作了。

《唐書》是這記載的:惟責以兄弟不能相容,歸罪於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及天策兵曹杜淹等,並流之巂州。......建成誅後,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諫議大夫。

魏徵、王珪在唐初,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人物。

對於魏徵,實在沒有介紹的價值。如果一個人連魏徵也不知道,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這段歷史了。

王珪的歷史知名度,雖然不及魏徵,但是在李世民時代,其地位之高,一點也不遜色於魏徵,最簡單而言,王珪在貞觀二年就是大唐宰相了。更主要的是,王珪和魏徵一樣,都是以直言敢諫,剛正不阿聞名於世。

王珪在大唐帝國有多牛,我們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知道。

李世民非常寵愛魏王李泰,但是公卿將相見到魏王李泰,都沒有下拜的習慣,所以李世民非常生氣。於是李世民把公卿將相召集於一堂,並且大發雷霆。總而言之,你們不給魏王李泰的面子,就是給不我面子,不給我面子,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看到李世民這副窮兇極惡的樣子,據魏徵的回憶錄記載,以房玄齡為代表的公卿將相都嚇得滿頭大汗,並且一個勁兒磕頭認錯。

《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魏王泰有寵於上,或言三品以上多輕魏王。上怒,引三品以上,作色讓之曰:“隋文帝時,一品以下皆為諸王所顛躓,彼豈非天子兒邪!朕但不聽諸子縱橫耳,聞三品以上皆輕之,我若縱之,豈不能折辱公輩乎!”房玄齡等皆惶懼流汗拜謝。

在這種背景下,依然敢一臉牛X樣的人,據說只有東宮系出身的王珪、魏徵。王珪明確的認為,公卿將相禮敬親王,就是沒有道理的事。至於魏徵,更是硬橋硬馬的公開懟李世民,還要懟得李世民低頭認錯。

《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禮部尚書王珪奏:“三品已上遇親王於路皆降乘,非禮。”上曰:“卿輩苟自崇貴,輕我諸子。”特進魏徵曰:.........。上乃從珪奏。

關鍵是,魏王李泰見到王珪從來都是執弟子之禮的,而王珪見到魏王李泰,也總是擺足了老師的譜。而李世民也告訴魏王李泰,你對待這位王先生,應該就象對待我一樣。

《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以禮部尚書王珪為魏王泰師,上謂泰曰:“汝事珪當如事我。”泰見,輒先拜,珪亦以師道自居。

當然了,史書中關於王珪剛直不阿、直言敢諫的內容還有很多。因為這離主比較遠,所以只舉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其它就不多說了。

說到這裡,我們再說一些題外話。

東宮出身的魏徵、王珪,面對李世民,從來都是牛X哄哄,而且不可一世(用褒義詞形容,那就是直言敢諫、剛直不阿)。相比而言,秦王府出身的房玄齡等人,面對李世民,從來都是唯唯懦懦,有理沒理就是習慣性的向李世民低頭認錯。

具體情況是不是如此?我們很難說,但是傳統史書都是這樣記載的。

在魏王李泰的事件中,房玄齡等人都嚇得滿頭大汗,啥話也不敢多說。而魏徵卻是一副剛直不阿、不畏強權的樣子,我們不多說了。

有一次,李世民的後宮營建、裝修的非常過分。房玄齡等重臣有點看不下眼,遇到宮中的主管,就詢問了一下相關事情。

李世民一看房玄齡等重臣想幹涉自己的私生活,當時就火了。總而言之,我在後宮想幹什麼,關你們屁事來著!你們把你自己的心操好就可以了!

房玄齡等重臣一看李世民大怒,當時就嚇得又是磕頭又是認錯。

魏徵就對李世民說,我實在不知道房玄齡等人做錯了什麼,也不知道您為什麼會發這樣大的火,更不明白房玄齡等人,為什麼還要認錯。關鍵是,我希望您注意點形象,您現在的所作所為,被史官記在史書上,您覺得後人會怎麼看您。

面對魏徵的直言,李世民當時又認慫了。總而言之,是我錯了,是我失言了。

《唐書》是這樣記載的:房玄齡、高士廉遇少府少監竇德素於路,問:“北門近何營繕?”德素奏之。上怒,讓玄齡等拜曰:“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門小營繕,何預君事!”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責玄齡等,而玄齡等亦何所謝!........!”上甚愧之。

在眾多類似的故事裡,東宮系統出身的官員,那就是直言敢諫、剛直不阿;而秦王府出身的官員呢,怎麼看,好像也是一副奴才樣啊。

我前面說據魏徵回憶錄記載云云,難免會被一些有識之士嘲笑說。

世上還有魏徵回憶錄一書,實在聞所未聞啊;淚痕春雨發明歷史,又創新高峰了。

對此,我只想說,有點幽默感好不好?

魏徵寫的東西,當時並不叫魏徵回憶錄,但用現代的眼光看,它就是魏徵回憶錄!

因為魏徵曾把自己勸諫李世民的內容、具體場景,全部整理出來,並且送到了史館;魏徵所寫的相關內容,大多是類似前面的小故事。

總而言之,李世民犯錯了,秦王府出身的重臣都唯唯諾諾,甚至只會磕頭檢討自己,只有魏徵直言敢諫,並且成功阻止了李世民繼續犯錯。

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推翻魏徵的墓碑(上面有李世民親筆書寫的碑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李世民發現魏徵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習慣性的美化自己、醜化別人。在魏徵的回憶錄中,秦王府出身的重臣,好像都是一臉的奴才樣,關鍵是,把李世民的各種錯誤也是極盡添油加醋之能。

當然了,李世民推翻魏徵的墓碑並不是因為這樣一個原因,但是這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及正倫以罪黜,君集謀反誅,上始疑徵阿黨。又有言徵自錄前後諫辭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上愈不悅,乃罷叔玉尚玉,而踣所撰碑。

如果事情就此結束,我們在歷史書上看到的魏徵,形象估計就有點慘了。

因為這意味著,大唐官方徹底否定了魏徵;既然如此,魏徵的回憶錄,自然就是禁書,也很難流傳了。

幸運的在於,李世民後來攻打高麗狼狽而回,實在沒面子到了極點,於是就又把魏徵扛了出來。總而言之,如果魏徵在,魏徵肯定不會讓我這樣做的;如果我不這樣做,就不會有今天的狼狽局面。

在這種背景下,大唐帝國又重新給魏徵蓋棺定論;於是李世民又給魏徵翻案了。

《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嘆曰:“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命馳驛祀徵以少牢,復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詣行在,勞賜之。

我們上面所說的內容,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李建成的實際影響力、東宮的整體實力,遠不是靠薛萬徹、魏徵幾個人撐起來的。

1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因為牙疼一年吃掉135人?草叢中的暗夜幽靈,臭名昭著的食人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