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9年8月,19歲的袁隆平高中畢業,他決定離開南京,勵志回重慶去讀農學院。到了西南農學院,他更是過得自在,期間只有一次輝煌:救過一個人。他編的考分歌謠在班上流傳:"三分好,三分好;不貪黑,不起早;不留級,不補考。"

1953年8月畢業,全班同學都被分到了全國各地,最遠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袁隆平到湖南省農業廳報到後,就坐著燒木炭的汽車一路顛簸,到了離黔陽縣城安江鎮4公里外的安江農校。

  這一呆,就是16年。

  這個從大城市來的年輕老師上的課讓學生喜歡。"他上課上得好,下課還跟學生玩,"當年的學生回憶說,"他不講究那麼多,黑板寫滿了,他把手一縮,抓起袖子就擦。"

  試驗逃過劫難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經在學校試驗田裡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稻",鶴立雞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種子播下去,結果,高的高,矮的矮,產量都很低。

  但是,這株天然雜交稻啟發了他:用人工雜交的辦法,可以培植高產的雜交稻。

  勾腰駝背埋在稻田裡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個瓦缽裡面倒騰了兩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後,1966年2月,在中國科學院的院刊《科學通報》上,他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這是中科院《科學通報》在"文化大革命"停刊前的最後一期。恰好給國家科委九局的一個領導看到了,就發函下來,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校支援袁隆平的試驗。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白專典型"袁隆平未能倖免,他的幾十個"資產階級的罈罈罐罐"被"徹底砸爛",撿回來的幾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學校後面的臭水溝裡。

  就在要被抓進"牛棚"的時候,工作組卻從學校檔案裡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險為夷,反倒成了保護物件。更令他驚訝的是,省科委還將"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課題,撥給他科研經費600元,兩名"社隊來社隊去"的學生也被同意留校當他的助手。

  但秧苗卻再次被毀。1968年5月的一天,試驗田被人踩得稀爛,秧苗被拔光。從田埂邊的汙泥裡,他又撿回了5根半埋著的秧苗。讓助手尹華奇感到驚訝的是,袁隆平繼續幹活,絲毫沒有追究是誰幹的,"他是那種摔摔打打都不記痛的"。

  等到第二年6月,他又被派往100公里外的漵浦縣低莊煤礦"宣傳毛澤東思想"。兩個月後,因為兩個助手寫信向上面反映,引起省科委和農業廳重視,專門成立了一個科研協作組,才把他調往長沙工作。

  開放的科研

  從這年10月,袁隆平他們開始到氣候炎熱的雲南和海南去南繁。

  遍尋資料,他發現海南的野生稻資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幾個人的科研小組又到了海南島崖縣的南紅農場。

  南紅農場技術員馮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課,就意識到農場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們要找的野生稻。它們一大叢匍匐著,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來就像野草。他約了袁老師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認,然後挖回了一兜雄花異常、花葯細瘦沒開裂的稻穗。

  這株被取名"野敗"的野生稻後來成了所有雜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國家科委和農業部又組織了一個全國性協作組。3月下旬,全國18個科研單位的一百多名農業科技人員都來到了南紅農場。

  此時"野敗"的雜交第一代正在抽穗,還沒有人知道其科研價值,但袁隆乎卻毫無保留,把"野敗"材料分送給大家做實驗。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個品種與"野敗"進行上萬次回交轉育後,結果,湖南組和江西組、福建組都培育出了幾個優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國第一個強優勢組合"南優2號"。經試驗種植,兩季水稻產量都比常規水稻增產30%以上。

  隨後,他又設計了父本與母本分壟間種的栽培模式,還創造出用竹竿"趕花粉"的土辦法,將種子產量從畝產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稻田邊的廣播裡,不時播出周恩來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澤東逝世等大事件。稻田裡面,稀稀疏疏的雜交水稻卻長出了粗壯飽滿的顆粒。這年,全國大面積試種,208萬畝雜交水稻,增產?熱吭?20%以上_。

  雜交稻面積開始急速推廣,到1998年,全國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種雜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個光溜溜的小平頭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領了我國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特等發明獎。

  自在隨意的老頭

  現在,他的辦公室裡面已經擺滿了各種獎牌和證書。但老頭子還是堅持在第一線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亞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擋開了,"你以為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一下,然後又在助手身上比試一下,買上一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作報告,他就紮了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1998年,湖南一個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元,楊瀾到海南去採訪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她有什麼看法?"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談。"他後來跟助手說,"我就是個過路財神。"還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給他1。5萬美元獎金,他全部拿出來,設立了一個雜交水稻基金,專門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跟人說起他曾經做過兩次的夢:田裡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

  剛開始,周圍人呵呵的笑,時間長了,才發現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儘量送出國去深造,為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說,"袁老師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個幸福的人。"

這位老人,又帶來了好訊息!

15日,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15日在河北省矽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範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該示範基地,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是全國第六期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範工程示範點之一。該地區全面無霜期達205天,活動積溫達4371.4攝氏度,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屬輕度鹽鹼土地。

據瞭解,測產專家組,由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省土壤肥料總站、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市農牧局土壤肥料站等單位的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該基地種植面積達102畝的“湘兩優900”百畝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專家組在現場考察基礎上,隨機抽取了3塊地進行人工收割、機器脫粒、實打實收,總收面積3.126畝,三塊地畝產分別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畝產1149.02公斤。

記者連線了在現場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春芳。他介紹,品種整個生育期表現良好,10月5日初步實收測產資料顯示,畝穗數19.5萬,成穗率78.6%,每穗粒總數304粒,結實率90% ,千粒重25.5克,穗粒數273.6粒,預測畝產理論產量在1357.4公斤。

水稻親本去鎘技術取得突破!

還是在近日,

在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

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上,

(以下簡稱“雙新會”)

袁隆平宣佈了一項重大成果:

“近期我們在水稻育種上

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

可以把親本中的含鎘

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

親本乾淨了,種子自然就乾淨了。”

水稻親本去鎘技術取得突破,意味著什麼?

袁隆平“敲掉”水稻含鎘基因,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許對於很多非專業人士這個概念可能不易理解,但是卻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此項鎘元素剔除技術將扭轉我國部分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趨勢!

鎘被認為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環境汙染元素,自20世紀初以來,由於鎘以及其化合物被廣泛應用於鎳鎘電池、顏料以及電鍍等製造環節。鎘的產量及用途在不斷增加。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向環境中釋放的鎘高達30000噸左右。其中82%-94%的鎘會進入到土壤中。在人體中積存,會導致軟骨症,最嚴重的還會引發癌症。

鎘汙染常見嗎?嚴重嗎?

說到大米的重金屬鎘汙染,不得不說1931年震驚世界的日本富山縣“痛痛病”鎘米事件。

自20世紀初期開始,人們發現這裡的水稻普遍生長不良。1931年開始,又出現了一種怪病,患者大多是婦女,病症表現為腰、手、腳等關節疼痛。病症持續幾年後,患者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現象,行動困難,甚至呼吸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

到了患病後期,患者骨骼軟化、萎縮,四肢彎曲,脊柱變形,骨質鬆脆,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進食,疼痛無比,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有的人因無法忍受痛苦而自殺。

這種病由此得名為“骨癌病”或“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1946-1960年,日本醫學界從事綜合臨床、病理、流行病學、動物實驗和分析化學的人員經過長期研究後發現,“骨痛病”是由於神通川上游的神岡礦山廢水引起的鎘(Cd)中毒,用這種含鎘的水澆灌農田,生產出來的稻米成為“鎘米”。“鎘米”和“鎘水”把這裡的人們帶進了“痛痛病”的陰霾中。

因為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穀類作物,其籽粒鎘水平僅次於生菜。可以說,水稻重金屬汙染型別中,鎘汙染是最嚴重的一種。

有分析認為假如此次水稻親本“去鎘”成功,那袁隆平院士對人類糧食的貢獻將是空前絕後的。他不僅解決了人類的“吃的飽”問題,還解決了人類的“吃的安全”這一大難題。

袁隆平“海水稻”測產

2.8億畝鹽鹼地未來將能種莊稼

不光是水稻親本去鎘技術,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專案又傳來另一則喜訊。

9月28日,由袁隆平掛帥的“海水稻”專案將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和金口鎮海水稻稻作改良國家示範基地進行實地測產。

袁隆平在今年的一次主題演講中曾表示,將在3-5年內選育出在鹽分濃度3-8‰海水灌溉種植條件下,產量達300公斤/畝以上的耐鹽鹼水稻新品種。“為了使海水雜交稻能夠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我本人和本研究中心均十分樂意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水稻,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促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全球有9.5億公頃鹽鹼地,其中1億公頃(15億畝)在中國,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袁隆平希望透過耐鹽鹼雜交水稻(俗稱“海水稻”)的研發和推廣讓鹽鹼地像普通耕地那樣造福人類。

海水稻試種、推廣成功後

按照每畝鹽鹼地產值200-300公斤計算

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

多養活約2億中國人!

這不僅對我國糧食安全影響巨大

甚至將深刻改變人類的命運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8億飢餓人口

如果全球143億畝鹽鹼地都能種上海水稻

意義不言而喻!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你知道國士無雙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