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美國女作家李露曄在為鄭和撰寫的傳記《當中國稱霸海上》中敘述了自己在肯亞邂逅的傳奇:一個黑人告訴她,自己是中國人的子孫,是數百年前肯亞拉穆鎮帕泰島中國船遇難倖存者的後裔。1999年,美國《紐約時報》 記者吉斯德沿著李露曄指引的方向探訪了肯亞拉穆群島中的帕泰島,並撰文介紹了他在帕泰島上採訪中國人後裔的經過,還提出大膽的推想:這些自稱有中國血統的人,很可能是鄭和部下的後裔。
隨後,中國人也開始關注這件事情,前《人民日報》駐南非記者李新烽在2002年3月踏訪帕泰島,在此後的三年中他又先後三次訪問拉穆,併發回了大量的相關報道。2002年4月,《武漢晚報》 的記者範春歌到帕泰島尋訪中國人後裔,並向中國駐肯亞大使館彙報了相關情況。2002年12月份,中國駐肯亞大使館派陳延軍和陸竟春兩名外交官專程前往拉穆鎮,就有關中國與東非沿岸早期交往情況進行考察,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實地調查關於東非中國人後裔的情況。 這些考察和探訪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究竟肯亞有沒有中國人的後裔? 這究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還是確鑿無疑的歷史事實?
在國內現存史料記載中,非洲是鄭和船隊下西洋到達的最遠的地方。肯亞拉穆鎮帕泰島的上家村是這個島上最古老的村子,建立於公元8世紀。 傳說中國水手上岸後想居住在這裡。 據帕泰島當地人的說法,在1415年有一隻長頸鹿從馬林迪送給印度的國王,爾後由印度國王轉送給中國皇帝。 隨後中國船隊來到這裡, 他們要帶回更多的長頸鹿,結果有一條船在這裡迷路沉沒。 船上的人從這裡的上家海灘上了岸,爾後住在這裡和當地人開始通婚。shanga(上家)來自於 shanghai(上海)的可能性很大,在斯瓦西里語中,Shanghai(上海)中的h並不發音,因此“上家”的讀音和“上海”完全一樣。如果上家的名字真的來源於上海的話,那麼可以肯定,遇難的中國船隻來自於中國元朝後,因為元朝於1292年正式設立上海縣,這正是鄭和下西洋前一百多年前的事情。
上家村遺址旁邊的一塊墓地的形狀和中國農村最常見的那種墓地極為相似:前面一塊石碑,後面是一個土丘。一個當地人穆罕邁德認為這塊墓地極有可能就是中國水手的墓。在帕泰島的西嶼村,也有一座據當地人說約有一百年曆史的伊斯蘭墓.令人費解的是,這座墓沒有傳統伊斯蘭風格的墓柱圓頂的形式,卻跟中國墓穴有幾分類似。
在西嶼村還有一支奇特的法茂族人。據肯亞國家博物館的巴迪·亞信博士的考證,在1458年,有9艘中國船隊到肯亞貿易,因遇風暴,船隊分散,其中2艘漂流至上家附近觸礁沉沒,倖存的中國水手上岸後,請求當地酋長允許他們定居,並準其與當地女子通婚。這群中國水手後來逐漸移居內地到西嶼墾殖,他們的後代就是今天的法茂人。 在中外記者的多次採訪中,都採訪到了法茂族人中的謝氏家族,他們面板仍然比當地黑人要白許多,但與中國人的形象特徵已相差較大, 而且法茂人還有當地人所沒有的絕技,例如他們懂得中醫,據說他們能配製防蚊膏及清涼膏,其味道極似中國民間常用的清涼油,這種土製藥方為其他地方所沒有,只有法茂人知道如何配製。
在拉穆鎮,飯店的牆上掛滿了中國瓷盤,原來在這裡有收藏中國瓷器的風俗。在拉穆的幾個古老的博物館中,壁櫥裡都陳列著在附近海城打撈上來的大量中國瓷器,肯亞沿海地區陸續發現了許多中國古瓷遺址,拉穆地區是最重要的一個。那裡曾出土中國9至10世紀的瓷器,是迄今整個東非海岸發現的最早的中國瓷器。近幾年來,當地漁民多次從該海域打撈出完好的古瓷器和陶罐,有些上面刻有漢字,有些印有龍的圖案。拉穆鎮低矮的墓牆,頗似中國人的墓碑,而他們有著相同的特點,都曾用中國瓷器做裝飾。
拉穆有一個叫法基伊的人,他的家族可以說是“杏林”世家,祖輩、父輩都是醫生,他們的醫術是祖傳的,他的祖父、父親和叔父以及他們兄弟都是從家人那裡學的中醫。
在拉穆,也有人在打“麻將”。他們手中的牌與中國麻將相似,只是簡易一些。牌是骨頭做成的,白色,長方體,因較薄而不能立放,牌面上僅有“桶”而無“條”,還有“萬”和“風”之類。牌雖簡易,但在玩法上,卻與中國麻將大同小異。這大概也是當年鄭和船隊的水手們將這種中國民間的娛樂方式傳給了異域之民。
在巴狄島和巴莫島,研究人員發現,當地的手藝人會編一種籃子,手法與中國華南地區類似,而這種手藝在肯亞內地並不存在。 巴狄島的鼓,與中國的鼓也類似。當地方言裡有一些字,也可能來自中文。 較令人驚愕的是,1569年葡萄牙教士蒙克拉洛寫道,巴狄島的造船業十分發達,在肯亞這是絕無僅有的。有資料說,巴狄島上的居民曾經長期養蠶織絲,而這種技術很可能源子中國水手,五十年前因為手藝失傳,絲織業在當地消失。
拉穆鎮還盛傳著一個東非的“中國女孩”的故事,她叫瑪卡·夏瑞福。她出生在肯亞拉穆鎮帕泰島一個偏遠的小村莊。從小姥姥就說她是中國船員的後裔。 她的面板不像別的非洲人那麼黑,嘴也不那麼突出,臉部有許多亞洲人的特徵,非常漂亮。 她家的傳家之寶就是中國古碗,這碗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現在僅存一個,是由她姥姥傳給她媽媽的,這隻古碗就成了他們是中國人後裔的見證之一。在2005年7月中國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之際,夏瑞福接受邀請來到中國南京尋根,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她還得到了由中國政府特別資助的在中國讀大學的機會。
現在儘管沒有任何文字記載或直接物證來證明肯亞沿海拉穆群島上的那些居民的祖先是中國人, 但他們的一些體貌特徵和生活習慣卻與中國人非常相似。 究競他們是些什麼人,這個謎團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去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