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山東簡稱魯,又稱為齊魯大地,這裡的“齊魯”,指的便是先秦時期的齊、魯這兩個諸侯國。齊、魯兩國基本涵蓋了現在的山東,齊魯大地之名也就因此而來,同樣的還有吳越,荊楚,燕趙等指代地區的合稱。

不過,對歷史稍微熟悉就會知道,在先秦歷史上,齊國遠比魯國要強,不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齊國始終佔據一席之地,而地狹人少的魯國,早早就沒楚國給滅了。既然如此,為什麼山東現在的簡稱是魯,而不是更風光的齊呢?

齊魯之爭

周武王分封天下之時,姜子牙獲封齊國,宗室姬旦獲封魯國。姜子牙即使有再大的功勞,他也就是個功臣,是個外姓,而姬旦則是一脈相承的王族宗室。相比之下,魯國的政治地位比齊國要高上一級,這其中的地位差距,在禮制和封地上也得到了體現。

周王以下,爵位分公侯伯子男,齊國君主為侯爵,宗室出生的魯國君主則是實打實的公爵。齊桓公雖然稱“公”,也只是對君主的一個尊稱,魯莊公的“公”可是貨真見識的公。

爵位不同,帶來了禮制上差別。魯國源自宗室,是春秋時期唯一可以和周王朝使用同等規格禮儀的諸侯國,所謂“凡四代之器、服、官,魯皆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之傳久矣”

在封地上,魯國封底為泰山以南,是當時最肥沃的土地之一;而齊國的封地在泰山以北,這裡在夏商時期被東夷佔據,還未完全開化,也開開墾多少土地,只能從事漁鹽等工商業。好在齊國幾任君主非常給力,不僅擊敗了東夷,更是利用魚鹽之利,將齊國發展成為大國。

雖然魯國出生好,地位高,但架不住後天不努力,最終在齊楚夾擊下,亡了國。早早亡國的魯,卻並沒有像宋國、衛國那樣被人遺忘,反而因為出了孔子這樣的一位“大仙”,而被世人永遠記住。

齊桓公也好,管仲也罷,放眼整個春秋戰國,沒有一個人能比得過孔子對後世巨大的影響力。

無論怎樣改朝換代,無論是哪家哪姓當上了天子,都得把孔家供起來,封官賞地,孔子故里也就成了天下文人的聖地。僅憑孔子故里這一塊招牌,就足以讓魯這一名號流傳千年。

位於曲阜的孔廟

當然,上面說了這麼多,也只是說明“魯”作為山東簡稱的合理性。

事實上,因為齊國在先秦的巨大影響力,山東地區常被稱為“齊”,而不是“魯”。

山東簡稱為“魯”,其實並沒有什麼複雜的原因

洋務運動後,電報技術逐漸別清政府接受和使用。因為技術限制,那個時候的電報惜字如金,因此在地名上開始使用簡稱,因此朝廷讓各個省份上報自己的簡稱。

山東準備以“齊”為簡稱,但是河北卻搶先一步上報了“冀”的簡稱,因為“齊”和“冀”的讀音相近,容易混淆,山東就改用“魯”作為自己的簡稱。同樣情況的還有浙江,浙江原計劃用“越”做簡稱,但“越”與廣東的簡稱“粵”同音,因此只能用“浙”作為浙江簡稱。

楚、鄂之爭

除了山東之外,湖北簡稱“鄂”而不是“楚”,也備受人們熱議。“鄂”相比“楚”,不僅字不夠美,文化底蘊也顯得薄了幾分,其實這也是湖北的無奈。

“楚”源自先秦的楚國和楚文化,楚國雖起源於湖北,但在長期的兼併戰爭中,楚國的疆域不斷擴大,基本佔據了秦淮以南廣大南方地區,又來又將國都從郢都(今武漢)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將楚文化傳遍江南各地。

因此,如果湖北想要用“楚”做簡稱,湖南表示自己也可以,這一爭也就尷尬了,所以湖北無奈選了“鄂”做簡稱,湖南選了“湘”做簡稱。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簡述一下,約旦王室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