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原的大業。
從公元前230年出兵韓國開始,六國滅亡只用了9年時間。這其中除了秦始皇的遠見卓識外,也離不開一支無敵的軍隊,戰國策裡面說秦國帶甲百萬,可以在北滅燕趙的同時,組織60萬大軍滅楚,這是一支蕩平宇內的無敵力量,然而秦始皇怎麼也沒有想到就在14年後由他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國轟然倒塌,為何那支橫掃六國的大軍沒能挽救帝國滅亡的命運?
國家已經統一,舉國皆兵的狀態不再存在
戰國時期天下皆曰戰,各國為了圖雄爭霸,大多采用了動員兵制度,其中秦國做得最徹底,透過耕戰國策,秦王牢牢抓住了進行冷兵器戰爭兩個最關鍵的因素,人和糧食,透過軍功和耕田授爵,讓全國男人要麼成為士兵要麼成為農夫,要麼在戰場殺敵要麼為殺敵貢獻糧食。這一切就意味著,我們想象中的常備軍狀態枕戈待旦的百萬雄師是不存在的。秦軍正常的狀態是除了部分中央衛戍部隊和軍官團,大部分的郡縣兵卒和邊境戍卒都是被動員起來服短期兵役的平民,秦軍不是一支以職業化軍人為主體的常備軍。
需要說明的是,秦國對匈奴和南方諸越的戰爭中,史記上記載的都是從全國各地徵發若干萬兵卒,而不是我們在後世王朝看到的調動某支軍隊。陳勝吳廣所帶領的戍卒就是秦國動員兵全民服兵役制度下,被徵發去守衛長城計程車卒,也就是可以說他們就是秦軍,或者說他們是秦軍徵發的壯丁。六國群雄並起,各地的郡縣有的背叛朝廷,有的依然忠誠於秦廷,所以出現了史記上劉邦項羽等群雄圍攻城邑不下,破城屠城的記載。群雄並起的一個災難性後果就是秦軍中的郡縣兵,要麼反叛要麼被分割於各個戰場,逐漸地被各地反秦軍殲滅。
處於帝國混亂中的軍團,不復當年的榮光
除了各地郡縣的守備軍外,秦軍另有三支軍團,分別是蒙恬統領的抵禦匈奴的長城軍團、平息“百越”叛亂的南征軍團以及關中留守軍團。
南征軍團號稱五十萬人,當然這裡麵包括了大量原楚國降軍,在征討百越的戰爭中,損失數十萬人,剩餘軍隊在中原陷入混亂時期據地為王,由趙陀建立南越國。關中留守軍團的數十萬預備役軍在劉邦率領2萬楚軍逼近關中時都投降了劉邦,後來成為楚漢戰爭中劉邦的漢軍主力。長城軍團主帥蒙恬和公子扶蘇一起被李斯、趙高殺害,然後由王翦的孫子王離繼任主帥。秦末時期王離奉命率領二十萬北方軍團南下和章邯臨時組建的囚徒軍團會師。結果就是在鉅鹿之戰中被項羽和幾十萬六國聯軍擊敗,最後王離軍團全軍覆沒,章邯囚徒軍團在關中政治混亂,後勤無法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向項羽投降,被坑殺於新安。
至此,縱橫六國的秦國大軍亦是土崩瓦解,無力挽救帝國隕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