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把隋朝和秦朝拿在一起做比較,因為這兩個朝代都是結束了百年的諸侯混戰歷史,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都開創了新的政治制度,修築了宏大的建築工程。
比如秦朝開創了“三公九卿制”,修築了“萬里長城”,而隋朝奠定了“三省六部制”,開鑿了“京杭大運河”。除此之外,兩個朝代都是二世而亡,存在時間極短,都為後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借鑑意義。
隋朝版圖
關於秦朝的歷史的興亡,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中為大家總結出了“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結論。
那麼,隋朝的興亡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咱們今天就把隋朝的故事一次性講完,看看隋朝隋朝是怎樣建立和發展的?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隋朝走向滅亡的?
楊堅代周稱帝,掃除突厥之患
公元581年農曆2月14日,年僅七歲的北周靜帝下詔,讓位給了相國楊堅。楊堅正式代周稱帝,改元開皇,建立了隋朝,成為了後來的一代聖君——隋文帝。
隋文帝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宏大工程,除了他自身的才智和能力之外,關隴集團的認可和支援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隋文帝楊堅像
“關隴集團”這個概念是由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首先提出的,指的是從西魏、北周一直延續到隋、唐,以北周實際奠基人宇文泰和他的親信將領為核心,以北魏武川鎮的出身為主體,以血緣姻親和門生固吏為紐帶而聯絡在一起的一批門閥世家。像是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室都是出自於這個集團。
在宇文泰執掌西魏政權的時候,曾經設立了八位柱國大將軍和二十四位開府大將軍,而隋文帝的父親楊忠就是其中的一位開府大將軍,隋文帝的岳父獨孤信更是名列八柱國之一。
說到隋文帝的岳父獨孤信,咱們跑題多說兩句。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三朝元老”的少之又少,而獨孤信卻做到了“三朝國丈”。他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宇文泰的庶長子,成為北周第二代皇帝北周明帝的皇后,一個女兒嫁給了隋文帝楊堅,成為了隋朝開國國母,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唐國公李昞,生了個兒子,就是唐高祖李淵。
正是因為隋文帝出生於關隴集團的核心世家,因此隋朝取代北周被很多關隴集團的成員視作是集團內部的一次權力轉移,所以才能波瀾不驚地迅速完成這次改朝換代。
關隴集團內部關係網
隋文帝登基之後,為了徹底斷絕北周復辟的可能,隋文帝痛下狠手,殺光了宇文泰所有的直系後代,另外選擇了宇文泰的堂侄作為宇文家的繼承人。
但是,宇文泰第七子趙王宇文昭的女兒千金公主,此時早已遠嫁突厥的沙缽略可汗,因此躲過了隋文帝的屠刀。
為了給父親和家族報仇,千金公主力勸突厥對隋朝開戰。於是,在隋文帝稱帝十個月之後,沙缽略召集突厥各部南下攻隋,沙缽略自己更是盡起本部十萬騎兵,傾巢而出,突破長城,接連擊敗隋軍,在劫掠隴西陝北六郡之後才主動撤兵北返。
突厥的南侵給新生的隋朝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隋文帝徵調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去修繕長城,並且在沿途增加了崗亭碉樓。除此之外,隋文帝準備用來攻打南方陳朝的軍隊也被調往北方,防備突厥南侵。
不過,對隋文帝來說十分幸運的是,如今的突厥汗國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北起貝加爾湖,南抵長城,東起大興安嶺,西達裡海、黑海,幅員萬里的強大帝國了,此時的突厥皇室阿史那家族內部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
強盛時期的突厥汗國
早在幾年前,沙缽略就被迫承認了兩個堂兄弟和一位堂叔與自己共同治理突厥的權利。在這四位大可汗之下,還有無數的小可汗們,包括這一次突厥在戰勝了隋軍之後主動撤軍,也是因為四大可汗之間的不和,引起突厥軍心渙散,這才不得不停止了進一步南侵。
對於隋文帝來說更加幸運的是,在他的朝中還有一位文武雙全的“突厥通”——奉車都尉長孫晟。
長孫晟也出生關隴集團,他的曾祖父在北魏官居撫軍大將軍,他的父親曾經在北周擔任驃騎大將軍。此外,長孫晟另一個著名的身份是——他是唐太宗皇后長孫氏和唐初權相長孫無忌的父親。
當初北周的千金公主遠嫁突厥的時候,長孫晟是和親副使,因為長孫晟騎射水平高超,所以深受沙缽略的喜愛,“一箭雙鵰”的故事說的就是長孫晟。
長孫晟在突厥逗留一年多的時間。在此期間,他藉著與突厥貴族們一同遊獵的機會,暗中觀察突厥各地的山川形勢和各部族的實力強弱。而且還有意結交突厥貴族,瞭解他們的脾氣秉性,熟悉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
正是基於對突厥內部情況的瞭解,長孫晟向隋文帝提出了對突厥各部“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建議,在長孫晟的一系列縱橫捭闔之下,突厥汗國阿史那家族分崩離析,沙缽略面對眾叛親離的局面只得向隋朝求和。
突厥分裂
等到沙缽略死後,他的弟弟葉護可汗和達頭可汗對立,突厥分裂成了東突厥和西突厥,再不負昔日盛況。再到後來,東突厥的啟民可汗更是尊隋文帝為“聖人可汗”,甘心做了隋朝的附庸。
隋朝完成大一統,楊廣被立太子
解決了突厥的威脅之後,隋文帝一直心心念唸的中原統一再一次被提到日程上來。
隋文帝首先廢除了由南梁宗室建立的西梁政權,西梁末代皇帝蕭琮被隋文帝封為莒國公,受到隋文帝的優待,蕭琮的妹妹還嫁給了隋文帝的次子晉王楊廣。
一年之後,隋文帝任命次子楊廣為主帥,三子秦王楊俊和車騎大將軍楊素為副帥,丞相高熲為參軍,起兵50萬,兵分八路,進攻南方的陳朝。
隋滅陳進軍路線
而此時此刻,陳朝的末代皇帝陳後主陳叔寶卻還在忙著親自給陳朝第一名將蕭摩柯戴綠帽子。得知了內情的蕭摩柯面對隋軍按兵不動,因此隋軍得以長驅直入,直抵陳朝都城健康城下。
而陳軍竟然主動退回健康城內,輕易地就放棄了城外紫金山等險要。最終,建康城破,隋朝大將韓擒虎在陳朝皇宮的一口枯井裡,找到了陳叔寶和他的兩個寵妃。
據此,隋朝結束了自漢末以來延續了四個世紀的魏晉南北朝亂世,中原之地復歸一統。
在滅陳戰爭中,領銜統帥的晉王楊廣被加封為太尉,開始嶄露頭角。
陳朝滅亡之後,因為南北兩地對峙已久,南方各地仍然有很多不滿北方的勢力,所以大小叛亂時有發生。因此,隋文帝派楊廣出鎮揚州,穩定南方。
楊廣到了揚州之後,禮賢下士安撫百姓,而且在私德上也是簡樸謙虛,表現得很是謹慎有度。再加上楊廣的妻子蕭氏出身南方名門蕭氏,在江南原本就聲望極高,南朝宋、齊、梁、陳四朝中,兩朝皇室都出自蘭陵蕭氏。
因此,在楊廣的治理下,江南亂局逐漸平息,楊廣也因此得到了隋文帝的認可和朝野的讚譽。然而,楊廣的政治野心絕不僅僅限於做一代賢王。
13版《隋唐演義》中由富大龍飾演的楊廣形象
恰在此時,楊廣留在長安的耳目傳來了一個重要訊息:獨孤皇后對太子楊勇很不滿意,有意廢太子。
說起隋文帝的這位結髮妻子,獨孤皇后在隋朝朝廷中地位極高,和隋文帝並稱為“二聖”,絕非一般皇后可比。
據說獨孤皇后當初和隋文帝結婚的時候,曾經讓隋文帝立下重誓,絕不和別的女人生孩子。後來,隋文帝的五兒五女果真都是他和獨孤皇后的孩子。
因為,獨孤皇后堅信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有著更近的血緣關係,所以會比同父異母的兄弟關係更親近,這樣家族就不會因為兄弟鬩牆而內亂。
不過後來,獨孤皇后自己家和他外甥李淵家的歷史告訴我們,這只不過是獨孤皇后自己一廂情願的遐想而已。但是獨孤皇后自己在有生之年並沒有意識到這套邏輯的侷限性,所以她只要聽說宗室諸王或者朝廷重臣,誰家有小老婆懷孕都會親自去勸告甚至斥責。
然而,偏偏獨孤皇后的長子——太子楊勇,就是一個冷落原配,寵愛小妾的“典型”。
影視劇《隋唐英雄》中的楊勇形象
楊勇的妻子,也就是太子妃元氏是北魏皇族後裔,隋文帝當初結下這門親事,就是看中了元氏的出身。可惜楊永和妻子關係並不好,他十分寵愛小妾雲氏,一連和雲氏生了三個兒子,這就讓獨孤皇后很不滿意。
而且元氏和楊勇結婚沒有多久就病死了,而楊勇對於妻子的死不僅沒有絲毫的悲痛,而且立即下令讓雲氏來主管太子內宮事務。
這就有流言傳到了獨孤皇后耳朵裡,說是楊勇和寵妾合謀害死了正室夫人,讓獨孤皇后對楊勇更加失望。
相比起長子楊勇來說,次子楊廣當時不僅和正妻蕭氏感情甚篤,育有二子一女,而且還不納姬妾,這十分符合獨孤皇后的道德標準。
每次楊廣回京拜見母后的時候,獨孤皇后總是忍不住傷感元氏早逝,雲氏得寵,這時候楊廣就會陪著母親一起長吁短嘆,替那位總共也沒見過幾面的大嫂痛心疾首。
這一番細緻入微的表演更加堅定了獨孤皇后廢除楊勇,於是把改立楊廣為太子的想法說給了隋文帝楊堅聽。
影視劇《獨孤皇后》中由陳喬恩扮演的獨孤伽羅形象
隋文帝聽了妻子的意見之後,想想還是再給大兒子一次機會。於是,隋文帝派出越國公楊素去太子府和楊廣談談,再深入瞭解一下情況。
可隋文帝不知道的是越國公楊素表面中立,看似公允,其實早就是晉王楊廣一黨的人了。所以,楊素在奉旨前往太子府的時候故意遲到,表現出對太子的輕視,故意激怒楊勇,然後楊素再把楊勇憤怒之下的抱怨和不滿添油加醋地向隋文帝回奏一番。
最終,隋文帝下詔廢楊勇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
楊廣繼位,隋朝宗室手足相殘
楊廣成為太子兩年之後,獨孤皇后就病逝了。不過獨孤皇后生前萬萬沒想到的是,她剛剛去世,他最喜愛的二兒子就開始對同父同母的嫡親弟弟下手了。
獨孤皇后過世後,楊廣和楊素一起誣陷隋文帝的四兒子蜀王楊秀,用巫蠱詛咒隋文帝和隋文帝的幼子漢王楊諒,楊秀因此被廢為庶人,囚禁在內侍省。
獨孤皇后的去世不僅改變了兒子們之間的兄弟關係,也改變了隋文帝的生活方式。
影視劇《獨孤天下》中的獨孤皇后和隋文帝楊堅
沒有獨孤皇后的約束,隋文帝開始擴大他的後宮,其中最得寵的是陳後主同父異母的妹妹宣華夫人。
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宣華夫人一直陪伴在隋文帝的身邊。有一天清晨,宣華夫人回自己的寢宮換衣服,結果遭到了楊廣的非禮,幸好這時候有人奉旨來叫宣華夫人,宣華夫人才得以脫身。
這件事被隋文帝知道之後,氣得大喊:“獨孤誤我!”
恰好此時,隋文帝的女婿兵部尚書柳述前來探病,隋文帝就讓柳述去叫他兒子來,柳述沒有多想,就讓侍衛去傳喚太子楊廣。
隋文帝在病榻上聽見,連忙拍著床沿大喊:“楊勇!”
柳述這才明白隋文帝的意思,趕緊去起草改立太子的詔書。
然而,訊息洩露被楊素知道後,楊素連忙通知楊廣,楊廣立即帶兵入宮逮捕了柳述,然後用自己的東宮侍衛替換了隋文帝身邊的侍衛部隊,不久之後隋文帝駕崩。
楊廣就這樣在弒父奪位的爭議聲中繼位,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典型”——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像
隋煬帝繼位之後,先是殺死了大哥楊勇和楊勇所有的兒子,然後派人假傳隋文帝遺命,詔五弟漢王楊諒入朝。
據說當年楊諒離京就藩的時候,曾經和隋文帝秘密約定:隋文帝下詔給楊諒的時候,要在“諒(諒)”字上少寫一個點。
因此,隋煬帝的假詔書立刻被識破,楊諒立即起兵攻打隋煬帝,最後因兵敗被俘,楊諒被親二哥幽禁至死。
在平定了內部之後,心中一直有一番雄圖霸業的隋煬帝立即在國內徵調民力,開造大運河。同時還立刻展開了對外戰爭,希望藉此樹立天朝上國的權威。
隋煬帝登基後第五年,出動大軍親征河西強國吐谷渾,吐谷渾全境被隋朝納入版圖,吐谷渾的布薩缽可汗慕容伏允只帶了幾十名侍衛土向南逃去了青藏高原。
吞併吐谷渾之後,隋朝拓地五千裡,聲威大震,儼然已經取代突厥成為西域各國的共主。
滅亡吐谷渾的第二年,西起洛陽,北達幽州,南抵餘杭,綿延2700多公里的大運河開鑿完成。
隋朝京杭大運河及沿線糧倉分佈情況
和當年隋文帝開鑿從淮安到揚州的運河,用來運兵運糧攻打陳朝一樣,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也是出於軍事需要,而他的目標就是東方的另一個強國——高句麗。
當年隋文帝時期,高句麗突然入侵,奪取了隋朝的營州。隋文帝派漢王楊諒和丞相高熲出征高句麗,卻遭到慘敗。
雖然高句麗考慮到自己的國力不足以和隋朝長久對抗,所以主動稱臣求和。但是,終究隋朝不能在戰場上取勝,更沒有收復失地。
因此隋煬帝登基之後,就一直打算要征服高句麗,一雪前恥,而修建大運河也是為此做的準備。
隋末民變四起,最終走向滅亡
隋煬帝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隋煬帝從全國各地徵集了一支113萬人的大軍,對外號稱200萬,海陸並進,直取高句麗,隋煬帝本人也親自趕到遼東,就近指揮戰事。
隋軍以30萬陸軍和20萬水軍包圍了高句麗的首都平壤,晝夜攻打,但不能取勝。雙方堅持了幾個月,結果隋軍中了高句麗的詐降之計,又遭遇水攻,30萬陸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數千人逃往後方。
隋徵高句麗進軍圖
就在隋煬帝還想整軍再戰的時候,一個石破天驚的訊息從後方傳來:負責留守後方總督糧草的禮部尚書楊玄感發動叛亂,佔據黎陽,兵圍洛陽,後方局勢岌岌可危。隋煬帝迫不得已,不得不退軍回國平定內亂。
起兵造反的這位楊玄感,就是越國公楊素的兒子。楊素當初為了隋煬帝登基,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也因此遭到隋煬帝的猜忌。後來楊素生重病,隋煬帝每天召見太醫就問楊素這回能不能病死?楊素聽說這件事之後,開始拒絕吃藥,最終病逝。因此,楊玄感對隋煬帝自然是滿懷怨恨。
再後來,隋煬帝遠征高句麗期間,楊玄感聽人說隋煬帝有意要誅殺楊素全族。因此,楊玄感心中很是不安,最終決定起兵叛亂。
另外,在楊玄感起兵後,另一位出身關隴集團世家的李密也募集了一支軍隊,從長安趕到黎陽來投奔楊玄感。
李密的曾祖父是西魏的太師,身居八柱國之一,和隋煬帝的姥爺獨孤信是平級的同僚,李密的父親也是隋朝的上柱國,後來父親去世,李密就繼承了父親蒲山郡王的爵位。
關於李密和楊玄感的結識,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就是李密的“牛角掛書”。說是李密有一次騎牛外出,把《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恰好遇見了當朝宰相越國公楊素,楊素見李密牛角掛書很是奇怪,因此主動和他攀談了一番,感嘆李密勤奮好學,因此囑咐兒子楊玄感要多跟李密交往。從此之後,兩人便成為了好友。
李密“牛角掛書”的卡通畫
在楊玄感起兵後,李密為幫助好友,也帶兵趕到黎陽給楊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立刻發兵佔領幽州,阻斷隋煬帝的回國之路。
中策是進兵長安。因為長安是關隴集團的大本營,自從宇文泰開始,歷朝歷代都一直奉行關中本位的政策,全國的人才和資源都集中在長安,因此奪取長安有利於獲得關隴集團的支援和認可,後來唐高祖李淵正是以此奠定了李唐300年的基業。
下策就是就近奪取洛陽。
最後,楊玄感覺得上策太急,中策太慢,於是選擇了下策。
在楊玄感大軍困於洛陽堅城之下,進退兩難之際。隋朝遠征高句麗的大軍回援,楊玄感最終兵敗自殺,而李密僥倖逃脫去投奔了附近的一支農民軍——瓦崗寨。
其實,早在楊玄感叛亂以前,中原大地早已是民變迭起,除了著名的瓦岡寨之外,還有山東章丘的王薄,河北漳南的竇建德等等。用小說隋唐演義裡的說法,就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
後來,李密在瓦崗寨壯大之後,自稱魏公,對外公佈了隋煬帝的十大罪狀,麾下的大軍更是幾次逼近洛陽。
隋煬帝也趁機藉口避亂,造龍舟,下江南,去了他當年做藩王時候的封地揚州。
隋末群雄割據圖
不過和官逼民反的農民軍相比,出身關隴集團核心世家的楊玄感和李密的叛亂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對隋煬帝的深刻不滿,這對隋朝統治的打擊其實更大。
那麼關隴集團為何會對隋煬帝的統治感到不滿呢?
隋煬帝雖然是一個暴君,但是絕非一個昏君,他自己也深知關隴集團力量強大,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的皇帝權威。就比如自己能繼承大統也是因為有楊素、宇文化及這些關隴世家的幫助,自己才能成功登基。
隋煬帝的政治野心不允許自己受到關隴集團的威脅和控制,於是在其登基的第三年便設立了進士科,用考試來取代關隴世家世襲官位的權利。另外,隋煬帝的妻子蕭氏出生於江南士族,隋煬帝登基之後也是大力提拔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員,有意疏遠關隴集團。
而且,在隋煬帝登基之後,長期遠離關隴集團的大本營長安,一直住在東都洛陽,後來更是南下揚州,一去不回。
雖然從加強皇帝權威,扼制世家豪族的角度來說,隋煬帝的做法非常可以理解,但是問題在於:隋朝的建立從本質上來說不是楊氏一家浴血搏殺、聲威所至帶來的,而是基於關隴集團共同的認可和支援獲得的。
關隴集團之間的權力交接
這和之後同樣出身關隴集團的李淵建立唐朝有著很大的區別。雖然李淵也是獲得許多關隴士族的支援,但李唐王朝的建立更多的是靠李氏一家用戰爭洗禮的方式換來的。
同時,在戰爭中誕生了許多新的軍功貴族,比如草莽出身的程咬金、秦瓊等人,隋唐戰爭重新在貴族集團內部進行了一次大洗牌,大大削弱了舊的貴族勢力。
而隋文帝楊堅兵不血刃地改朝換代,更像是關隴集團選出的一個代言人,天下是關隴集團的天下,不是楊氏一門的天下。
其實客觀地說,從個人才幹的角度,隋煬帝確實是文武雙全,才華橫溢,只是他自以為身居皇位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權傾天下,肆意打壓關隴集團,妄圖憑藉自己的個人才智,就將關隴集團的天下變成楊家的天下,甚至是楊廣一人的天下,那最終只有眾叛親離,身死國滅。
公元618年4月11日,隋煬帝在揚州荒淫無度兩年之後,出身關隴集團的右屯衛大將軍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勒死了隋煬帝。
13班《隋唐演義》中的隋煬帝形象
撼動了隋煬帝江山的是關隴集團出身的楊玄感和李密,最終結束了隋煬帝性命的是關隴集團出身的宇文化及,最終接手了隋朝江山的還是出身關隴貴族的唐國公李淵。
可以說,隋朝是因為關隴集團的支援才得以建立的,也是因為關隴集團的不滿而被拋棄,走向覆滅的。